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引水渠坡的膨胀土做试样,利用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T机配套使用的土工三轴仪,对圆柱孔破损重塑膨胀土样进行控制吸力为100kPa、200kPa和净围压为50kPa、100kPa、200kPa的CT-三轴压缩试验,通过CT扫描设备获得试验过程中土样内部破损结构的实时演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净围压在孔洞结构演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净围压越大,CT数均值ME越大,破损孔洞面积缩小越明显,试样整体被压密;方差值SD越小,试样结构性趋于均匀.从ME值和SD值的变化可以看出,试验过程中试样逐渐被压密,破损结构有一定的修复.  相似文献   
52.
温光条件对冬茬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冬茬黄瓜生育期间的温度、光照变化以及黄瓜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形成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受低温弱光影响,冬茬黄瓜植株节间长,叶片分布稀疏,叶面积受人为落蔓作用,呈波动式变化;结果期间叶面积指数为1~2.40。12月中旬至元月中旬黄反果实长成时间平均27.9天,日增长量仅4.81g,至4月上旬果实生长量为深冬的3位。投影寻踪回归(PPR)分析表明,日照时数、日总辐射量和有效积温对冬茬黄瓜产量影响最大,地温大于气温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瓜新鲜雄花和花蕾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25℃范围内,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黄瓜花粉寿命延长,5、10、15℃分别较常温(25℃)的花粉寿命长60、44、34h;低温贮藏花蕾能有效地延长花粉寿命,以在傍晚(约18:00)采摘第2天将开放的大花蕾为贮藏材料较好;5℃低温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最长,但因低温不利于雄花开放和散粉,所以在授粉前将5℃低温贮藏的花蕾放在常温(25℃)下1~2h以加速雄花的开放和散粉。  相似文献   
54.
‘津优409’黄瓜是采用未受精子房培养结合传统育种技术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瓜色深绿、光泽度好,瓜把短,商品瓜率高,瓜条长36 cm左右。抗病、丰产性好,春露地栽培产量可达90 t·hm~(-2)以上,适合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5.
不同剂型啶虫脒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分析大田和盆栽条件下5%啶虫脒乳油和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为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和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0.01、0.05、0.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啶虫脒在鲜烟叶、干烟叶、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8.4%~96.9%,相对标准偏差为3.86%~6.74%,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5%啶虫脒乳油和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在烟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5%啶虫脒乳油在烟叶中的半衰期为1.92~2.8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54~5.44 d,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在烟叶中的半衰期为3.26~5.2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4~4.47 d,二者在烟叶和土壤中降解均较快,属于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表明,5%啶虫脒乳油和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360、540 g/hm2和有效成分60、90 g/hm2施药2~3次,末次施药后14 d烟叶中啶虫脒的残留量最高为0.54 mg/kg,土壤中的残留量最高为0.027 mg/kg,远低于啶虫脒在烟草中的指导性限量(2.5 mg/kg),表明该农药残留风险低,建议使用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56.
温室黄瓜早熟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温室黄瓜20个品系的早期产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个品系之间的早期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对与早熟性相关的6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雌花节位、播种至第一雌花开放日数、播种至始收日数与早期产量呈负相关,并都达到显著水平,而且前二者与早期产量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采瓜数和雌花节率与早期产量呈正相关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单瓜质量与早期产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7.
利用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育成黄瓜新品种‘津美3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津美3 号’是采用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技术育成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瓜长13 ~ 15 cm,表面光滑、亮绿,清香可口,耐低温弱光能力强,丰产性好,越冬温室栽培总产量15 kg · m-2 以上。  相似文献   
58.
从黄瓜离体体细胞再生体系、遗传转化方法、目的基因、转基因植株安全性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黄瓜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分析了我国黄瓜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黄瓜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离体培养的黄瓜未受精子房为试材,测定了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培养的0~9d,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氧化酶(NADHPOD)和生长素氧化酶(IAA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则先升后降。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尤其是NADHPOD和GSH-Px活性的急剧升高是雌核发育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0.
黄瓜倍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的再生植株群体为材料, 研究和比较了几种倍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体细胞染色体计数法是最可靠的直接方法; 体细胞染色中心大小、异染色质数目以及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黄瓜倍性密切相关, 是有效的间接方法; 不同倍性植株在长势、花冠形态、花粉粒及结籽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也能间接确定植株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