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以郑州地区野生贼小豆为材料,阐述了野生贼小豆的部分特性,采用国标方法和传统方法对其籽粒形状、千粒重、容重、果荚出果率、粒度变幅、自流角、含水量、酸度等15项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期为贼小豆自然野生资源的种植、加工和开发利用提供最基本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贼小豆籽粒为椭圆型褐色小粒,千粒重为27.1176~28.1799 g,不完善粒小于2%,酸度为每10 g贼小豆样品中含H+ 8.0~8.6 mmol,容重为807.5~809.5 g/L,相对密度在1.25~1.28之间,水分含量范围为9.43%~9.60%,平均净度为95.09%,自流角平均值为14.3°,静止角为31.9°,果荚平均出果率为66.72%,果荚比率平均为2.00.贼小豆在我国传统食品领域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根据坡地整治项目的特点,从微地形地貌、土壤、水分、景观因素等方面建立坡地整治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以北票市坡地整治项目区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用来评价坡地整治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一个新的玉米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自交系81647中发现了一个叶色突变体,该突变体在苗期叶片表现出黄绿色,随后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短时间内植株萎蔫死亡。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命名为nec-t(necrotic-temporary)。以玉米自交系B73与nec-t突变体的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第2条染色体的K2和K14之间(SSR标记),其物理距离约为2.52 Mb。  相似文献   
54.
对2011年最早在德国发现的一种新病毒—施马伦贝格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综述。该病毒可引起牛、山羊、绵羊、野牛等动物发病,表现发热、腹泻、乏力、死胎和畸形胎、产奶量下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牲畜生产性能,对畜牧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威胁。  相似文献   
55.
若要对秦汉的赋税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杂税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研究课题。笔者在对秦汉时期的杂税进行了大致的分析之后,由杂税体现国家的抑商政策、杂税的征收与吏治腐败的关系、“亩敛税钱”体现了我国古代赋税体系的演进方向、从“私奉养”到国家经费等四个方面,尝试着通过杂税透视秦汉历史,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调查发现四川省汶川县当地辣椒的病毒病严重且症状多样,病样粗提液摩擦接种辣椒、矮牵牛和三生烟,出现辣椒系统性花叶焦枯和茎尖坏死,指示植物表现局部枯斑。对3个不同症状的病果进行sRNA深度测序鉴定,发现均含有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和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通过RT-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有病样的果皮和部分新鲜种子以及回接寄主的病叶均检测到TSWV和PMMoV,表明该地辣椒病毒病是由TSWV和PMMoV复合侵染引起。这是TSWV侵染四川辣椒的首次报道。分别基于TSWV N基因序列和PMMoV CP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汶川分离物TSWV-WC(MK468469)与贵州分离物(KP684518)亲缘关系最近,PMMoV-WC(MK408614)与北京分离物(AY859497)亲缘关系最近。推测该地辣椒病毒病可能与品种引进有关。  相似文献   
57.
韩帅  吴婕  张河庆  席亚东 《园艺学报》2022,(9):2007-2016
为明确引起四川彭州莴笋病毒病的病毒种类,通过生物接种和电子显微镜方法,结合小RNA测序技术和反转录PCR对采集病样进行鉴定和分析。摩擦接种试验表明回接莴笋的发病症状与田间相似,矮牵牛叶片出现局部枯斑;利用电镜可观察到叶肉细胞中有大量病毒粒体聚集于内质网池,其形态特征与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相似;通过小RNA测序技术获得了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接近全长的序列,表明侵染该批次莴笋样品的病原物可能是TSWV。利用RT-PCR方法确定田间和回接莴笋及枯斑寄主中均存在TSWV,进一步证明四川彭州莴笋病毒病是由TSWV侵染引起的,这是四川首次发现TSWV为害莴笋。对拼接序列和N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可知,彭州分离物TSWV-SCPZ分别与韩国分离物(YY和K)和美国分离物(MR-01)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8.
针对现有的取苗装置难以满足新疆辣椒、番茄穴盘苗高速、自动化移栽需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整排取苗机械臂。介绍了自动取投苗系统和整排取苗机械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取苗作业过程。由整排取苗机械臂工作空间包容目标工作空间得到整排取苗机械臂关节尺寸参数优化的约束条件,以结构尺寸和工作所占空间最小为优化目标,使用遗传算法求出最优关节参数为大臂关节长321mm、中臂关节长678mm、小臂关节长403mm。使用Adams软件建立了整排取苗机械臂虚拟样机模型,对其取苗作业进行运动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运动平顺,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能够达到取苗极限位置。搭建样机试验平台,分析样机取苗性能,结果表明:对72孔穴盘的取苗速率为60株/min,取苗成功率为93.06%;对128孔穴盘的取苗速率为90株/min,取苗成功率为88.02%。装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自动化取苗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为评价神东矿区植被恢复治理成效,选取治理年限分别为5、10、15 a的典型乔木植物群落——樟子松群落,从群落物种组成、指标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方面分析了群落随治理年限增加而呈现出的发展变化趋势。从分析结果来看,樟子松群落随治理年限增加表现出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后期基本无需人为干预,能表现出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在5、10、15 a三个治理年限的樟子松群落中,治理年限为10 a的樟子松群落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0.
为减少取苗机械手研制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解决机械手在作业过程中控制精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采用SolidWorks建立机械手的模型,并导入ADAMS中;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机械手夹持角度进行实时动态联合仿真分析,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及模糊规则。利用MATLAB/Simulink和ADAMS建立联合仿真模型,以阶跃信号为激励,模糊PID控制和PID控制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的响应时间为1.1 s,模糊PID的响应时间为0.33 s且响应速度更快,说明模糊PID优于经典PID控制,设计的取苗机械手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轨迹跟踪特性,理论上能够满足实际作业要求。取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取苗频率为50、60和70株/min时,采用PID算法和模糊PID算法取苗成功率分别为9609%、93.75%、92.96%和98.43%、95.31%、93.75%,采用模糊PID算法的取苗成功率更高,能够满足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