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对于由冷压陶瓷技术所开发的纯六方Ba(Ti0.95Fe0.05)O3-δ陶瓷,采用变温XRD技术测量该陶瓷在不同温度下的XRD谱,鉴定晶体结构.澄清了六方钛酸钡(BaTiO3)介电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是否在BaTiO3的居里温度(n=130℃)发生结构相变,并验证开发的变温X射线衍射(XRD)技术在无机粉体材料结构监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BaTiO3陶瓷在Tc发生四方-立方的结构相变,以45°附近两个分立的(002)/(200)衍射峰演变为单一对称的(200)衍射峰为标志;而六方Ba(Ti0.95Fe0.05)O3-δ陶瓷直到300℃都不发生结构相变.对于六方Ba(Ti0.95Fe0.05)O3-δ陶瓷,升高温度并不能导致吸附环境氧来填充氧空位,Fe3+Vo-Fe3+缺陷复合体所维持的晶格电中性仍占据统治地位,六方-立方结构相变不发生.该项研究为变温XRD技术在工业生产上对无机粉体材料的监控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2.
采用厌氧罐培养,对乳酸粪肠球菌进行筛选、富硒效果及富硒条件的研究,结果乳酸粪肠球菌具有较强的耐受硒和富集硒的能力,其富集硒的效果受培养发酵液中的硒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影响.获得乳酸粪肠球菌最佳发酵产量和富硒量的条件,考虑到试验中的菌体红色因素,确定硒添加量35 mg/L、接种量10%、发酵时间28 h、pH4.5~6.3,是比较理想的乳酸粪肠球菌富硒发酵增殖培养条件.其发酵产量和最佳富硒量为:菌体产量404.10 mg/100ml,干物质产量683.14 mg/100 ml,菌体富硒量248.56 μg/100 ml,干物质富硒量393.21 μg/100 ml,发酵液环境硒量31.07 mg/L,干物质非有机硒量147.65 μg/100 ml.  相似文献   
43.
<正>1发病情况黑龙江某猪场存栏基础母猪80头,育肥猪356头,仔猪128头。2009年10月20日发现有8头育肥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个别有鼻炎,体温在40.5℃~42.0℃之间。畜主当时怀疑是感冒,  相似文献   
44.
收获期红花丝力学特性与形态特性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花不仅是重要的中药材,还是理想的食用色素。随着红花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红花收获机械代替人工采收。在设计红花采收机械时,红花丝收获期物料特性可以为设计者提供必须的基础理论数据。由于红花在品种、土壤条件、气候及其他方面的差异,其物料特性也有较大的差别。为此,主要针对新疆广泛种植的裕民无刺红花进行收获期生物力学特性的测定与分析,获得了红花盛开后不同开花天数花丝的力学特性与形态特性参数,统计分析了花丝含水率-分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花丝的含水率与红花丝的成熟度直接相关;而分离力和悬浮速度均与含水率相关;随着红花丝成熟度的增加,分离力和悬浮速度都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5.
内充气吹式玉米排种器工作性能EDEM-CFD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内充气吹式排种器组合气嘴低位安装对供气系统气流稳定性要求高、田间作业适应性差的问题,为优化内充气吹式排种器结构、改善工作性能,运用EDEM-CFD耦合分析方法,采用玉米籽粒粘结颗粒模型,以气嘴安装位置、工作压强和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仿真,提取关键参数充种极限速度和充种时长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嘴安装位置、工作压强和前进速度对充种极限速度影响显著而对充种时长影响不显著,充种极限速度和充种时长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较大充种极限速度和较短充种时长有利于提高排种器充种性能;对不同作业状态下的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等作业指标进行分析表明气嘴安装位置在中位时合格率和充种极限速度呈显著正相关,低位和高位时因清种效果不佳导致合格率和充种极限速度呈负相关,中位时排种效果较佳。为验证仿真结果,进行气嘴安装位置和工作压强的全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气嘴安装位置为中位时作业效果最佳,合格率大于90%,明显优于低位、高位状态,与仿真结果一致;在确定组合气嘴中位安装结构参数下,进行工作压强、前进速度的全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前进速度为5~10 km/h、工作压强为4.5~5.5 k Pa时,排种器合格率较高,均为90%以上,该区间各工作参数下对合格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通过在生长猪上测定辣木叶和辣木枝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旨在评定辣木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选择24头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的“杜×长×大”去势公猪,平均体重为(39.80±1.06)kg,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无氮饲粮、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辣木叶饲粮和辣木枝饲粮,每组6个重复。预饲7 d后,进行4 d消化代谢试验,收集全部粪尿,用于测定消化能和代谢能。消化代谢试验结束后,继续2 d收集回肠食糜用于测定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标准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与辣木枝相比,辣木叶含有较高含量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粗蛋白质、粗脂肪和钙,含量分别为26.29%、6.25%和2.70%。辣木叶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35、8.24 MJ/kg和49.26%,辣木枝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51、6.03 MJ/kg和40.81%,辣木叶的有效能值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辣木枝(P<0.05)。辣木叶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粗蛋白质标准回肠消化率分别为42.05%、42.59%和49.03%,而辣木枝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粗蛋白质标准回肠消化率分别为35.13%、37.31%和40.15%,辣木叶的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粗蛋白质标准回肠消化率显著高于辣木枝(P<0.05)。综上所述,辣木叶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总必需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分别为9.35、8.24 MJ/kg和42.05%,而辣木枝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总必需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分别为辣木叶的80.3%、73.3%和83.5%。因此,辣木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更适合作为生长猪的蛋白质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47.
豆类杂粮作物种子物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豆类杂粮作物相关播种装备的设计依据,选取大豆、绿豆、豌豆、红豆和蚕豆5种典型豆类杂粮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称重法、量筒法、低温烘干法等进行三轴尺寸、千粒重、含水率、密度、休止角、堆积角、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刚度系数、破碎力、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等相应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测杂豆种子三轴尺寸的长、宽、高和球度范围分别为4.78~21.11 mm、3.58~15.63 mm、3.61~8.33 mm和0.66~ 0.97;千粒重、含水率和密度范围分别为51.9~1 548.4 g、11.5%~14.4%和1.067~1.323 g·cm-3;所测杂豆种子休止角和堆积角的范围分别为21.840~35.199°和22.579~33.530°;杂豆种子在PVC板上的静摩擦系数最小,除蚕豆外,其他种子与种子间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最大。5种杂豆种子中,蚕豆的抗挤压能力最大,绿豆的抗挤压能力最小;豌豆的刚度系数、弹性模量及剪切模量均最大,大豆均最小。杂豆种子物性参数的测量可为杂豆排种器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为提高排种器在小株距密植条件下的播种单粒性和均匀性,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设计一种具有双重清种作用的小株距密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通过分析排种器工作原理及确定关键部件结构参数,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以排种盘型孔数、外清种距离和内清种距离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试验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优水平;通过中心组合试验对试验因素及水平进行优化和验证。结果显示:排种盘型孔数和内外清种距离对排种性能均影响显著;玉米排种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型孔数35个、外清种距离6.2 mm、内清种距离1.6 mm;大豆排种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型孔数62个、外清种距离4.1 mm、内清种距离1.6 mm。对该参数组合下的排种性能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玉米排种合格指数为95.40%,重播指数为1.50%,漏播指数为3.10%;大豆排种合格指数为97.78%,重播指数为0.32%,漏播指数为1.90%,与优化预测结果相吻合,且各项指标均满足播种需求。  相似文献   
49.
以切花月季‘红色恋曲’为试材,使用草炭、珍珠岩、碳化稻壳3种基质进行不同比例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草炭∶珍珠岩比例为2∶1时愈伤组织出现率最高,根系数最多,成活率最高,是月季扦插繁殖的适宜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