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黄土高原流域坡面土壤水分特征,进一步指导该地区生态建设,本研究选择该区一西南朝向、相对平缓的典型坡面,对不同坡位下的土壤含水率进行定位监测,并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相对差分等方法分析其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平均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率变异性在上坡位及中坡位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优化施肥方式对黄土高原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优化施肥对黄土高原地区新增耕地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新增耕地土壤建立合理的优化施肥处理和区域新造土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盆栽种植试验,评估有机肥处理(OF)、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NP)、常规施肥处理(CF)对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结构稳定性、有机质含量和玉米产量的改良效应。[结果] CF处理下新整治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为7.08 g/kg,土壤水稳性大团聚含量低,结构稳定性差。与CF处理相比,优化施肥方式下的OF和NP处理显著提高了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玉米产量(p<0.05),>0.25 mm粒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升,其中OF处理对新整治耕地土壤团聚体数量和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最佳。在0—10 cm土层,OF和NP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2.67,11.79 g/kg,比CF处理分别提高了46.2%和36.1%。OF处理下水稳性团聚体MWD,GMD,R0.25值分别比CF处理高了62.5%,21.4%和148.3%,分形维数比CF处理降低了1.7%;NP处理下水稳性团聚体MWD,GMD,R0.25值分别比CF处理高了18.8%,3.6%和40.9%,分形维数比CF处理降低了0.4%。在10—20 cm土层,OF和NP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团聚体数量和结构稳定性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 优化施肥是有利于提升新整治耕地土壤结构稳定性、保肥特性和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碳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碳效应,运用IPCC碳排放测算方法以及国家地质调查总局制定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中的采样方法实地采样,分析治沟造地工程中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工程及工程实施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导致的碳排放。结果表明:延安市南泥湾镇治沟造地工程施工导致的碳排放量为3.76 t·hm-2,表现为碳源效应。其中对碳排放贡献最大的是土地平整工程,碳排放量为2 335.50 t,农田防护工程碳排放最小,不产生碳排放。治沟造地工程实施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使碳储量增加95.34 t·hm-2,表现为碳汇效应。其中耕地面积增加使碳储量增加了1 119.72 t·hm-2,水田的碳储量增加量最多,为716.54 t·hm-2;园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面积减少导致碳储量减少了1 024.38 t·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碳储量减少量最多,为807.50 t·hm-2。治沟造地工程实施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碳储量抵消了工程施工产生的碳排放,碳储量为91.58 t·hm-2。研究表明,治沟造地工程总体上表现为碳汇效应,有利于区域碳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面条品质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小麦品种的面条加工特性,测定了29个北方小麦品种的面粉品质和鲜湿面条的制作品质,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面粉品质指标与鲜面条加工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拉伸强度、拉断力、延伸率与面条综合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944、0.796和0.398,相关性很强,可以用作面条品质的辅助评价指标,即辅助综合得分来评价面条品质;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弱化度与面条的综合得分和蒸煮损失率均呈极显著相关,面粉中的总淀粉含量与面条的综合得分呈显著相关,并且面粉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直链淀粉比等12项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面条的上述5个品质评价指标的回归方程,进一步说明用这5个指标来综合评价面条品质是可取的.根据面条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推出各品质指标在面条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再将利用回归方程算出的5个面条品质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后,即可计算出某个小麦品种所生产面条的综合评价分数.本研究即通过这一方法从29个供试小麦品种中优选出了6个优质面条用小麦品种,它们分别是洛展1号、泰山23、温麦4号、太空6号、淮麦16、温麦8号. 相似文献
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2017年6月初在秦岭野外监测中心站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的种植试验,试验共设置免耕(NT)、翻耕(MT)和深松(ST)3种耕作方式,测定了3种耕作方式下不同土层的温度、紧实度和作物株高与叶绿素值。试验结果表明,与MT耕作方式相比,NT和ST耕作方式可以更好地缓冲土壤温度的变化,NT和ST处理下作物叶绿素值分别比MT处理增加了22.6%和10.6%,NT和ST处理下作物株高分别比MT处理增加了40.7%和20.0%,土壤紧实度的整体变换幅度大小顺序为NTSTMT,NT处理下在20 cm土层紧实度值最大为931 kPa。综上所述,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使用NT和ST耕作方式来改善土壤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有助于土壤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乡居民消费方式不断变革,随之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不断转变,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碰撞为休闲农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交融增添了新方式。分析休闲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耦合性关联对于更科学合理地推动两者间的双赢双收意义重大。文章基于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相关理论、结合陕南地区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探讨两者之间耦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陕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休闲农业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体育教学与中华茶文化精神相融合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中华茶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运用茶文化推动体育教学革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庆地处黑龙江西北部,冬季寒冷,为保障温室的冬季生产,内部采用多层塑料膜覆盖是一种有效保温方式,为研究双膜对日光温室的保温和增温效果。采用新型温室双层覆盖,并以同型号的单层为对照,对冬季时期温度(2016年12月~2017年3月)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最冷时间段,双膜日光温室内部平均气温较单膜日光温室平均提升7.9℃,单日最冷温度较单膜日光温室提升3.6℃,南北方向温度差异值小于单膜日光温室。并且在夜晚时段双膜日光温室气温降低速率低于单膜日光温室,各监测点温差均较小。双膜日光温室的良好保温蓄热能力为大庆地区冬季正常生产提供了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9.
哈白5号大白菜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86-6-4和自交系v-2-6杂交培育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结球紧实、整齐,长势旺盛,叶色深绿,净菜率76.0%以上;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同时耐软腐病;生育期76 d左右,每667 m2平均产量8857.91 kg,适宜在黑龙江省作早秋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0.
林业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林业产权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把森林资产产权界定为多种行为权利,明确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个人的权、责、利关系。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加强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的对策作出了详细的论述,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