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270篇
基础科学   171篇
  158篇
综合类   1327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582篇
园艺   292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非洲王子(Labidochromis caeruleus)原产于非洲马拉威湖,属慈鲷科唇色鲷属。目前在水族市场上属于中低档热带观赏鱼,市场销量较大,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生存极限低温为10℃,但当温度降至17℃就停止摄食,一年可多次繁殖,为卵生口孵鱼。成鱼体长7~13cm,体色纯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出售的商品鱼原来系从台湾、新加坡等地引进,九十年代中期,有专业人士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在广东与海南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养殖,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其养殖技术方面的文章,本人亦对非洲王子的大规模生产繁育技术做了初步研究,现写成文与同行交流,希抛砖引玉以推动其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2.
苹果园的污染和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山东省苹果主产区土壤,灌溉水和果品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明确了保护利用和释放天敌,果实套袋以及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对苹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常用杀虫剂对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83.
阮华林  陶杰 《浙江柑橘》2000,17(2):40-40
矢尖蚧是我区柑橘的主要害虫之一,橘果受害后,商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老农药因多年连续使用防治效果有所下降,迫切需要开发出高效低毒新农药。因此,选择浙江台州市椒江东海植物激素厂研制的“以杀手”乳油,对夫尖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获得的防治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园地设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镇石柱村矢尖蚧危害严重的温州密柑橘园,树势一般。试验设20%故杀手800倍液、1000倍液、1200倍液和对照药剂40%速扑杀(瑞士汽巴嘉基有限公司产品)1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江苏淮阴电化厂…  相似文献   
84.
对分离自玉米植株的内生细菌R-4进行鉴定,测试其对玉米南方锈病(SCR)的防病增产效果。用盆栽方法测定菌株R-4对玉米植株的促生效果,根据16S r DNA序列对菌株R-4进行鉴定,采用自然发病方式测试其对SCR的防病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菌株R-4处理玉米的发芽率、播种后18 d株高、播种后28 d株高、植株地上部干重及根干重比对照分别增加17.19%、32.03%、41.80%、92.53%和37.03%。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R-4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R-4在先玉335、银糯1号、浚单20上对SCR的防效达39.2%~92.1%(平均为65.7%),经该菌处理后玉米增产2.58%~9.02%(平均为6.66%)。  相似文献   
85.
【目的】叶片是水稻理想株型的重要内容,叶片适度卷曲可以提高光合效率。对卷叶相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初步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EMS诱变雄性不育保持系宜香1B获得一份稳定遗传的叶片向内卷曲突变体,暂命名为rl(t)。在成熟期,测定野生型和rl(t)的主要农艺性状;在分蘖期,取野生型和rl(t)叶片用FAA固定液固定进行石蜡切片,同时,用野生型和rl(t)剑叶测定叶绿素含量;在抽穗期,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10株抽穗期的野生型和rl(t)的光合参数;将rl(t)与野生型及日本晴杂交,观察F_1植株表型,对F_2表型分离进行χ~2测验,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以rl(t)/日本晴的F_2群体为材料,利用BSA法进行定位。【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向内卷曲明显,叶片更加直立,叶色变深,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光合特性分析表明,突变体比野生型具有更高的光合色素含量,但光合效率没有明显差异。叶片组织切片观察表明,突变体中泡状细胞变小可能是导致叶片卷曲的主要原因。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突变体与日本晴的F_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长臂InDel标记Ind3和Ind4间610 kb的物理区间。【结论】rl(t)叶片内卷是由于近轴面泡状细胞面积减小。RL(t)定位区间内未见卷叶相关基因报道,推测RL(t)可能是一对新基因。  相似文献   
86.
以宁夏盐池典型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选择围栏封育区和围栏外放牧区的芨芨草群落和沙蒿群落,研究围封与放牧区2种群落草地的含水量、pH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和pH均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沙蒿群落土壤含水量各层在放牧干扰下比围栏区相应高12.0%、12.3%和16.6%,芨芨草群落各层均表现为围封区含水量大于放牧区,放牧区土壤pH明显低于围封区;除速效磷(AP)以外,其它养分元素含量均呈现为围封区大于放牧区,围封内外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的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对全磷(TP)、全钾(TK)的影响不明显;芨芨草群落各层土壤各指标含量均比沙蒿高,同时相对增幅也大。  相似文献   
87.
选用澳砧1 号、澳砧2 号番茄类砧木嫁 接栽培香瓜茄(人参果),嫁接亲和性好,嫁 接苗综合抗病能力强,可有效解决日光温室人 参果连作障碍,每667 m2 产量6 000 kg,增 收2 000 元以上。  相似文献   
88.
泰优553是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泰丰A与强优恢复系R553配组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粒形细长、垩白少、整精米率高、食味佳、适应性广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9.
为了阐明不同沟灌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开展大田分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交替隔沟(AFI)和常规沟灌(CFI)方式下不同位置处(沟位、坡位、垄位)土壤水热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灌水周期内,AFI的根区土壤水分以向下和侧向入渗为主,土壤水分有利于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CFI的根区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促进土壤水分向根区以下移动,容易发生渗漏损失;沟灌方式引起剖面土壤温度的变化,高水分区域引起低土温,1个灌水周期内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56~1.78℃,但不同点位之间根区平均土温差异较CFI小。在玉米生长期间,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05~2.16℃,根区平均土壤含水量比CFI低3.31%左右。土温与土壤含水量存在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当土壤含水量X=37.30%时,土壤温度出现最低值。因此,与常规沟灌相比,交替隔沟灌溉具有控墒调温的作用,有利于根区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促进根区土温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0.
耕作方式对豫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豫东地区夏玉米生长季恰逢雨季,季节性强降水经常导致农田积水,使玉米生长受到涝渍灾害威胁,为探索当地夏玉米的适宜栽培管理模式,试验设置播前翻耕、深松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并以当地种植习惯的免耕贴茬播种为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夏玉米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贴茬播种处理相比,翻耕和深松处理均能在强降雨后有效降低表层土壤含水率,增加夏玉米生长中后期的株高和叶面积;翻耕和深松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6.55%和19.67%;翻耕和深松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5.37%和9.69%,旋耕处理降低了3.45%。综合考虑夏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翻耕和深松措施是适宜于豫东地区夏玉米高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