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5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低等真菌的玻片制作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多数低等真菌的菌丝较粗,而且菌丝又没有隔膜,菌体较为脆弱,在制片过程中很容易被压破,造成菌体的原生质向外溢出,使菌体的原有的形态发生改变,失去玻片的使用价值。同时,由于这些低等真菌的含水量较大,这  相似文献   
82.
陈立杰  陈旭晖 《耕作与栽培》1997,(3):64-64,F003,F004
该文通过试验示范和调查后,提出贵州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适于茶树的生长,是茶叶原产地和我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但目前单产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数四分之一以上。调查与试验结果表明,低产茶园面积大,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经营不善是影响茶叶增产的主要原因;今后茶叶生产的重点应放在地提高现有茶园单产和茶叶品质上。深耕改土、培肥茶园是提高茶园单产的基础;在此同时采用更新树冠,复壮树势、增施肥料、合理定型修剪、适时采摘、  相似文献   
83.
大豆毛口壳叶斑病菌产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生产上新发现的大豆毛口壳叶斑病菌(Aristastoma sp.)产生的毒素进行了研究。该病菌的Czapek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可获得毒素粗提物。通过对该菌产毒条件的研究表明,pH 7的改良Richard培养液产生毒素生物活性最强,培养温度25℃、黑暗条件下持续振荡培养20 d最有利于该病菌毒素的产生。毒素活性测定表明,毒素对大豆叶片产生与病菌作用相同的褪绿症状,对种子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幼苗有致萎作用,说明毒素是大豆毛口壳叶斑病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84.
从中国各地2773份植物根际土壤线虫标本中鉴定出半轮属线虫5个种,描述了其中的3个新记录种:加利福尼亚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califronianus)头部唇盘略突出,尾圆锥形,尾末端钝圈,尾端双层体鞘分离充分,口针较短(72—78μm),v=90.2%—94.2%;拟台湾半轮线虫(H.parataiwanentis)头部唇盘突出,头环2条后翻,尾圆锥形,尾竭急剧缢缩,末端钝尖且环纹不清,口针较长(76—80μm),V=89%—90.3%;变环半轮线虫(H.varionodus)头部平截,唇区不突出,尾圆锥形、末端逐渐钝尖,双体鞘分离不充分,口针相对最长(78—88μm),V=81.4%—91.5%。  相似文献   
85.
通过生物信息学及RT-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的方法对水稻OsUCH-L5基因进行探究。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OsUCH-L 5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64 kDa,等电点为5.66,为亲水性蛋白,具备Peptidase_C 12及UCH_C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BdUCH-L 5亲缘关系最近。RT-qPCR结果显示,OsUCH-L5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表达最佳;在不同干旱脱落酸(200μmol·L-1)、D-甘露醇(1 mmol·L-1)及氯化钠盐胁迫(250 mmol·L-1)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并分别在0.5 h、6 h、12 h时表达水平最佳;在油菜素内酯(200μmol·L-1)处理下,在3 h时OsUCH-L5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同时,OsUCH-L5基因还受4℃低温和40℃高温的诱导表达,即分别在3 h和1 h时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因此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水稻UCH家族在调节水稻抗性、信号转导、营养以及盐分胁迫调控等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6.
放线菌Snea49的种类鉴定及对胞囊线虫的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分离法从辽宁沈阳市土壤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Snea49.对Snea49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初步鉴定为环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利用离体测试法,研究了Snea49菌株代谢物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倍稀释液浓度下,该菌株对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达82.60%,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处理24h后,在1倍稀释液浓度下, 该菌株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是89.66%,各稀释浓度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该菌株有较高的杀线活性.  相似文献   
87.
放线菌Snea253代谢产物杀线虫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稀释分离法室内测定了放线菌Snea253的发酵代谢产物对北方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水稻干尖线虫和小杆线虫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nea253的代谢物对北方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对水稻干尖线虫毒力较弱,对小杆线虫毒力最弱,即对不同种类线虫存在选择性毒力差异,而且随稀释倍数增加毒力减弱.  相似文献   
88.
6种植物源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性和温室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室内离体测定和温室防效测定方法,研究6种植物源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防治作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草酸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102.183 4 mg/L,6种化合物按抑制作用由大到小顺序为:草酸>巴豆酸>酒石酸>扁桃酸>苹果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89.
聚多曲霉Snef210对南方根结线虫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我国乃至世界危害日益严重,安全防控该病害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农业生产问题。本研究筛选到一株可毒杀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生防真菌Snef210,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Bain.et Sart.) Thom et Church。该菌株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J_2)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原液处理24 h后校正死亡率达90.1%,处理3 d后对卵孵化的抑制率达92.8%。盆栽试验中,与对照相比,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土壤处理对番茄根部的根结减退率为66.7%。聚多曲霉代谢产物丰富,多用于抗菌和抗肿瘤的研究,本文首次发现其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效,是一类潜在的控制植物线虫病害的新型生防因子。  相似文献   
90.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防治该病害主要采用抗病品种和喷施化学农药,而探索生物防治是防治该病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使用3株细菌菌悬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于小麦一叶期接种叶锈病菌10d后调查其发病率和严重度。结果表明,在盆栽试验中,Sneb1462菌株菌悬液诱导小麦抗叶锈病的效果最好,可使发病率和严重度比对照分别降低27.54%和49.90%;Sneb1462还可促进小麦根部生长,施用后小麦根长和地下部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30.19%和29.03%。在大田试验中,用Sneb1462菌悬液处理小麦种子后叶锈病的严重度降低38.60%,小麦株高和穗重分别提高16.44%和34.98%,表明该菌株是一株优良的抗病促生菌。经透射电镜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的检测,鉴定该菌株为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利用生防细菌Sneb1462进行种子处理防控小麦叶锈病将是一种新型的植保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