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3篇
  10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前饲料行业发展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在饲料业所处的产业链中,利润分配结构不合理.往上游看,原料供应商把价格抬得很高,每吨利润达到四五百元;往下游看,经销商和养殖户利润不菲,经销商每吨饲料比厂家赚得多,养殖户养一头猪可以赚几百元.我们行业夹在中间,利润微薄,惨淡经营.而原料价格的不断攀升,又具有长远性和国际性.因此,饲料行业这种"高进不高出"的格局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82.
不同时期修剪对攀西枇杷开花结果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钟6号枇杷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修剪对攀西枇杷开花结果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适期短截修剪是一种有效调节该地区枇杷花期和果期的重要技术措施。修剪时期的早晚对枝梢成花和果实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提早修剪或推迟修剪都不利于该地区枇杷的开花结实;2月中下旬至4月初是该生态区域内枇杷的最适修剪时期。适期短截修剪能有效地调节花期,避免早花,提高枝梢成花比例,实现花穗在秋季相对集中开放,果实在淡季集中上市。  相似文献   
83.
攀西枇杷早花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脉的东南侧,是攀枝花市和西昌市两地的简称。该地区年均温16~20℃,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降雨量900~1500mm,年日照时数2100~2500小时,≥10℃年有效积温5300~7000℃,极端低温-3.0~-3.5℃。攀西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冬暖现象突出,枇杷生长发育快,生长量大,树冠形成快,且物候期早,各级枝梢都易于成花,开花结实期早,果实上市季节早,比我国枇杷主产区福建莆田、成都龙泉等地早20~30天,优势明显,极具市场竞争力,目前是我国无需任何设施即能生产反季节早熟优质枇杷的地域之一。  相似文献   
84.
陈栋 《中国果树》2006,(5):70-70,I0002
川甜柿1号是从日本甜柿品种次郎优选单株培育的大果型优质新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5.
1冬春枇杷生长的生态气候特点攀西地区(四川攀枝花和西昌市部分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南北冷暖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光热气候区,是四川省惟一的南亚热带生态区,年均温16~23℃,最冷月均温10~13℃,≥10℃年积温达5300~7000℃,年日照时数2100~2500小时,年降雨量800~1500m m。旱季长,雨季短,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且旱湿季节分明。冬季逆温效应明显,中高山区冬季最冷月的气温反而比河谷地区高,冬春气候温暖干燥,枇杷花期、幼果期没有或很少有低温霜冻为害,果实发育期气温日较差大,白天光照充足,气温高,夜间温度低,光合产物积累多,对果…  相似文献   
86.
漫谈广东古今茶产业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福  陈栋 《茶业通报》2001,23(3):47-47,F003
1 广东茶产业茶文化之起源广东早在西汉时期 (公元前 2 0 6~前 2 5年 )以前 ,先民就已利用茶叶 ,西汉末年便有少量茶叶由海路销往南洋诸国。南朝梁武帝时 (50 2 -54 9年 )东莞僧人在铁炉岭 (今茶山镇境内 )建雁塔寺沿山种茶 ,这是见诸文献广东人工种茶开端。直至唐代饮茶之风兴起 ,茶叶内需和外销增加 ,唐代诗人曹松寓居南海西樵山 ,移植顾诸茶其上 ,教民种茶、制茶 ,较大规模发展商品茶园 ,茶区扩大至 1 1个县 ,其时广州已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出口茶埠。汉末至隋唐期间 ,中原人民大批南迁 ,部分进入广东 ,带来中原生产技术和文化 ,促进了广…  相似文献   
87.
利用滴灌技术在沙漠种植生态林及套种经济作物,在治理沙漠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连续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上种植生态林是今后开发利用沙漠实现沙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
四川地区李树根瘤病发生普遍,影响了李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李根瘤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包括严格苗木检测与消毒,从源头控制病原菌以及合理栽培,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繁殖与传播的环境条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四川地区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9.
陈栋 《广东茶业》1997,(2):12-20
(二)世界茶叶需求结构的演变 世界茶叶消费有三类:一是茶叶纯进口国消费,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抄特阿拉伯等;二是生产国兼进口国的消费,如巴墓斯坦、埃及、前苏联、日本、伊朗、土耳其等;三是生产国内市场的消费(内销),如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下面从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进口国进口消费量和产茶国内消量,以及茶类结构的需求变化三方面来探讨世界茶叶需求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