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4篇
  17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通过猪链球菌2型分解代谢控制蛋白A(catabolite control protein A,ccpA)原核表达蛋白对巨噬细胞RAW264.7进行刺激,结果发现,猪链球菌2型ccpA蛋白可以调节巨噬细胞NO产生,另外该蛋白质可通过对iNOS、NF-κB、p38 和 ERK 1/2 MAPK等的调节,从而影响巨噬细胞RAW264.7对细胞因子IL-6、TNF-α和IFN-γ的分泌。该研究为类似蛋白质对免疫细胞NF-κB/MAPK等通路调节影响及细胞因子产生条件探索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2.
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对揭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选取1982-2005年的GIMMS NDVI遥感数据,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物候信息,包括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及生长季长度,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多年均值的空间分布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青藏高原从东南向西北,植被返青期逐渐推迟、枯黄期逐渐提前,生长季长度因受到植被返青和枯黄的影响,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2)植被返青期和枯黄期的年际变化整体上呈提前的趋势,生长季长度呈增长趋势;3)高原地区的植被物候易受到海拔的影响,但存在3400 m的分界线,在3400 m以下,物候随海拔变化的波动较大,而在3400 m以上,物候与海拔的关系密切;4)气象因子是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物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降水相比,植被物候期与温度相关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3.
利用玛曲县尼玛镇研究区2009年8月30日的RapidEye影像和2011年8月27日的WorldView-2影像及同时段的MOD09GA产品,计算分析了基于高分影像的NDVI与基于MOD09GA的NDVI的相关关系,对基于MOD09GA NDVI的甘南州草地生物量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修正后模型的估产精度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MOD09GA NDVI(x)的甘南州草地生物量最优模型为指数模型(Y=1026.027e1.466x),其R2为0.571,高于其线性、乘幂、对数等模型;研究区内MOD09GA NDVI与依据RapidEye和WorldView-2计算的NDVI(分别记作Nr和Nw)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后者略优于前者,回归方程分别为Nr=1.2713x-0.2183和Nw=0.9559x+0.0679;结合MOD09GA NDVI与WorldView-2NDVI回归方程对甘南州MOD09GA NDVI与草地生物量模型进行修正后,得到的生物量更接近实测值,在研究区内平均估产精度可达84.73%,比未修正的估算模型精度提高1.08%。说明利用高分遥感影像修正的MODIS估产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4.
研究一种新的硝唑尼特的合成方法。以邻乙酰水杨酸和2-氨基-5-硝基噻唑为原料,通过共沸带水的方法使原料发生酰胺化反应,仅通过一步反应合成硝唑尼特,反应收率58.2%。  相似文献   
175.
本文以贵州省金沙县马路、太平、箐门、平坝、西洛、城关、禹漠、安底、后山等乡镇为例进行研究,测定连续几年内各地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全氮等养分指标来了解金沙县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为当地科学施肥,实行养分的分区管理和有效控制农田养分流失提供一定理论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6.
基于旋转设计的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对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为番茄生育期精确灌溉及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第1穗果的发育动态,将番茄全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5个阶段,各阶段均设置5个不同的土壤含水率(12.0%~14.4%,14.4%~16.8%,16.8%~19.2%,19.2%~21.6%,21.6%~24.0%)进行水分控制,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用NaOH滴定法测定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建立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不同阶段土壤含水率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因子主效应、单因子效应、耦合效应分析及模型寻优。【结果】在快速膨大期进行土壤水分调控对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最大,品质形成期土壤水分调控的影响次之,苗期土壤水分调控的影响最小。其他生长阶段土壤含水率控制在16.8%~19.2%时,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随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和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随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但不受苗期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耦合效应分析表明,品质形成期与苗期、始花结果期土壤含水率对番茄可滴定酸的积累有正交互作用;苗期和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之间,以及快速膨大期与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之间有负交互作用。【结论】番茄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依次控制在18.6%~19.1%,18.8%~19.3%,18.5%~19.0%,18.7%~19.2%和18.4%~18.9%时,番茄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7.
为研究砧木对皂荚嫁接的影响,选择不同粗度、不同高度、不同类型的砧木进行皂荚嫁接对比试验,从嫁接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方面,砧木粗度在2~3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0%;砧木高度为15~25 cm,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2.22%;皂荚、野皂荚作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高于山皂荚;生长量方面,砧木越粗、高度越高,嫁接苗生长量越大,但砧木过低、过高或过粗嫁接成活率有一定下降趋势;皂荚作为砧木时,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8.
武夷水仙是武夷岩茶的主要品类.本文概述了武夷水仙茶的品质化学特征,其嫩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42.35%、茶多酚33.42%、氨基酸总量2.76%、儿茶素总量19.50%、茶氨酸15.73 mg·g-1.武夷水仙成品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33.6%、氨基酸总量2.9%、儿茶素总量59.24 mg·g-1、生物碱总量34.53 mg·g-1、茶氨酸3954.6 mg·kg-1,挥发成分主要是萜烯类、醛类及醇类,主要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顺-己酸-3-己烯酯、α-法尼烯、β-紫罗兰酮等.随着烘焙温度提高和贮藏年份的递增,武夷水仙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9.
通过综述克氏原螯虾的营养需求与主体饲料配方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蛋比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旨在为主体饲料配方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本文以山东省棕壤为例,从耕层污染情况、土壤质量、土层条件以及经济因素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表土剥离适宜性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基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采用隶属度函数量化单因子评价指数,通过模糊集加权综合方法获得综合性适宜指数,并对适宜性指数划分了非常适宜、适宜、较适宜、不适宜、极不适宜共5个优劣等级指数段。非常适宜表示该耕地土壤肥力好,农业资源丰富,土层较厚,坡度平缓,地块面积大且集中成片,剥离成本费用少;适宜表示土壤肥力整体水平较好,有机质较丰富,剥离成本较少,土层较厚;较适宜表示评价指标值一般或某些指标值稍差,土壤质量中等,有机质全氮含量不高;不适宜表示某些评价指标值极差或总体评价指标值不高;极不适宜分为三种情况:(1)受重金属污染,不适宜进行剥离;(2)各评价指标值低,土壤质量差,剥离成本高;(3)某些限制性因素如坡度超过了临界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