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78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62篇
  62篇
综合类   417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24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东  郭海强  候德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88-17090
以四川省为例,设计调查问卷,以四川各地市州的317个农户为样本,对影响农户增收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政策因素、农户年龄因素、健康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受教育年限、距离城镇距离等因素是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显著因素。最后,在以上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大对农户增收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落实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对大田玉米生长、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作物高效施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设置了3种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尿素缓释肥3∶7掺混(SU))和4个施氮水平(N1(9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N4(240 kg·hm~(-2))),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共13个处理。生育期内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行观测,并统计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类型与施氮量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玉米生长指标、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都有显著的影响。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玉米最大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吸收量分别为17 927.9 kg·hm~(-2)和156.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16.0%—61.7%和8.1%—45.2%。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产量达到最高,为6 200 kg·hm~(-2),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9.8%和20.7%;其中,缓释氮肥处理(S)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2施氮量下比尿素处理施氮量减少30%时,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玉米的产量并不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U)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3施氮量时玉米产量比N4施氮量分别增加了19.7%和19.0%,缓释氮肥处理(S)中N2施氮量的玉米产量比N3和N4施氮量分别提高10.9%和26.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N3处理玉米吐丝期后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大,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分别增加了14.7%和8.2%,有利于促进籽粒的增产。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比尿素(U)处理和缓释氮肥(S)处理分别平均减少21.2%和9.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不仅促进玉米的吸收,更减少土壤氮素向更深土层的淋失,提高耕作层的土壤养分。【结论】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施氮量180 kg·hm~(-2)是试验区玉米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993.
在桂中南柑橘园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市(县、区)选取104个具代表性的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柑橘园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微酸性土壤(5.5≤pH<6.5)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市(县、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用分子改造的方法改造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1,提高其纤维素酶活力,为工业化生产纤维素酶提供参考.[方法]用DNaseI消化里氏木霉cbh1,回收100 bp左右的片段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以连接产物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改造的cbh1基因转化里氏木霉原生质体,使改造的cbh1基因与里氏木霉原有的cbh1基因发生同源重组.通过比较滤纸酶活力的方法筛选纤维素酶活力提高的突变菌株,在NCBI上比对分析突变菌株的cbh1序列.[结果]经克隆测序获得基因片段大小为637 bp,与里氏木霉同属菌株cbh1基因的相似性在88‰98%,确定为里氏木霉cbh1的基因片段.经DNaseI消化15 min、T4 DNA连接酶连接、经PCR扩增获得改造后的cbh1基因.将改造cbh1基因片段转化里氏木霉原生质体,得到cbh1基因突变体库.从cbh1基因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株纤维素酶滤纸酶活比出发菌株高1.7518倍的突变菌株E2-1.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菌株E2-1的cbh1基因有14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5个碱基为置换突变,8个碱基为缺失突变,1个碱基为插入突变,分布于cbh1基因的9个位置.[结论]改造后的cbhl因能与里氏木霉的染色体DNA发生同源重组,进而提高突变菌株的纤维素滤纸酶活力.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的两个恢复系Cms-El 87-1(Rf4Rf4),Cms-C 6233(Rf5Rf5)与3个转座子材料杂交的F1群体进行田间鉴定,在74 549株的F1群体中找到表型明显的插入突变体329个,涉及到的性状有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穗分化、穗部性状、子粒性状以及植株矮化、叶片宽窄、叶皱等农艺性状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的获得为玉米重要农艺性状候选基因的克隆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为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和改善施肥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双流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时空演变。[结果]1982年双流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比较零乱,分类等级较多,区域性差异较大。2007年双流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较均匀,区域性差异较小,与1982年相比更为简单。2007年双流县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与1982年相比呈现降低的趋势;有效磷含量较1982年总体上略有升高,但仍以中等或缺乏为主。[结论]在农业生产中,对氮肥和钾肥的使用量不够,应提倡增施氮肥和钾肥,注意平衡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997.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SS,TM和ETM+三期遥感影像,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结合地形图、植被图和外业调查资料,选取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定量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1972-2000年的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荒漠植被一直是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的景观基质;28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9.62%,荒漠面积减少了11.75%,居民地面积增加了0.15%,河漫滩林地和湿地类型面积分别减少了0.44%和1.06%;景观格局分析表明,整个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斑块数增加了,平均斑块面积减少了,与1972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相比,2000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变得零散、破碎.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的增加,揭示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斑块形状呈复杂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增加,表明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景观类型异质性程度减弱,各景观类型分布趋于均匀化;从不同时期各类型转移概率矩阵看,河漫滩林地是28年间保持率最低的景观类型,主要转化方向是草地,其次是耕地,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牲畜数目增加、林牧政策及引水截流等.  相似文献   
998.
北美地区景观情景分析探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以来, 景观情景分析探索技术在北美地区就被作为景观动态模拟工具, 广泛应用于森林植被恢复与管理过程。其能够模拟森林景观在不同演替阶段、自然干扰和森林经营管理措施下的动态变化情况, 进而评价和预测各模拟因子对森林景观的影响程度。着重介绍了景观情景分析探索技术的应用范围、组成体系、输入数据要求和进行景观情景分析的主要步骤。最后, 通过实例说明该技术体系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用0.3%甲基磺酸乙酯(EMS)和0.325%叠氮化钠(NaN3)复合诱变剂处理四棱豆种子,在M1代中获得了不育、晚熟、矮化、茎色、叶色等突变性状.田间试验表明:矮化突变体的主蔓长、一级分枝数、百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ISSR分子标记表明,9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50个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具有差异的条带数22个,遗传相似度为0.541~0.868,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719.  相似文献   
1000.
苹果矮化砧木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抗寒性强的矮化砧木是我国渤海湾苹果产区发展矮化密植栽培的关键。应用电导法,测定9个矮化砧木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利用SPSS软件,应用Logistic方程求得各砧木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根据枝条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和各砧木品种的LT50,将所测砧木抗寒性分为3个等级:抗寒性较强的砧木为GM256、辽砧2号、77-34和GM310,抗寒性居中的砧木为SH6、SH38和Mark,抗寒性稍差的砧木为SH18和SH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