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7篇
  26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荔枝柔性疏花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荔枝机械疏花的高效作业,设计了1种机械柔性疏花器.通过开展不同处理方式的试验研究,发现胶条转速和胶条间距对疏花时间、疏花率有显著影响,而对坐果数、单果质量以及果实大小没有影响.胶条转速越大、胶条间距越小,疏花时间越短,疏花率越高.不同机械疏花处理后的单果质量、果实大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比较一致,而对照的果实大小差异较大.平均果质量与单穗坐果数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2.
采用分析法建立高校校园车辆与交通管理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通达性、生态性及主观满意度。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根据重要性确定9个可定量或定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9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简单的线性加权综合法对高校车辆与交通管理具体水平进行评价。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对华南农业大学校园车辆与交通管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良好。  相似文献   
93.
刀豆脱壳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实现刀豆的机械化脱壳,设计了一种齿形轧辊式脱壳机构。该机构利用挤压和剪切复合产生撕搓效应的原理进行脱壳,通过调整脱壳轧辊对的轴心距,可适应不同品种、形状和尺寸荚果的加工。为确定脱壳机构的最佳工作参数,在分析其结构特点和脱壳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研制样机进行了四因素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根据因素的不同搭配对脱净率和损伤率的综合影响效果,采用综合评分法得出影响指标的主次因素排列顺序为刀豆品种、双辊间隙、双辊转速、辊面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作业参数条件:刀豆品种为矮生刀豆、双辊转速为25r/min、双辊间隙为18mm、辊面材料为橡胶。研究结果可为刀豆脱壳机的整体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
果蔬贮藏环境中适当的湿度可以抑制果蔬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果蔬的干耗并保持果蔬的鲜脆,延长保鲜周期。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加湿原理,对现有加湿技术进行分类,分析在果蔬贮藏领域常用加湿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同时对各种加湿方式的性能进行对比,提出了加湿方式的展望,以促进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5.
香蕉园电动滑车式索道运送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香蕉园电动滑车式索道系统进行研究,将系统中滑车位置、滑车速度、蕉穗摆角、摆角角速度作为广义坐标状态量,采用拉格朗日方程进行推导并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理论和试验分析了系统动力学特性.虚拟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在挂钩点到各蕉穗质心距离相同的前提下,可将多运动质量串联式的蕉穗运送系统等效为单运动质量的吊重系统进行研究.由同工况的试验结果可知,采用建立的动力学解析模型、虚拟样机模型,与实际系统在蕉穗摆动角速度的频率、幅值结果基本一致,虚拟样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值接近.说明建立的系统动力学解析模型正确,虚拟样机模型能真实反映系统动力学特征,可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6.
利用高效率的热电材料,设计出一套小型内燃机尾气发电系统.通过尾气集热器收集内燃机尾气的余热,利用高效率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将尾气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利用散热装置给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冷端散热,以增大冷、热端的温差,提高发电效率.发出的电由控制系统控制,先经过允电电路充人中转蓄电池,再经过升压模块升至14 V,给小型内燃机上的蓄电池充电及电气设备供电.经过计算.安装该系统的内燃机如果每天工作6 h,现在中国的小型内燃机按6000万辆计算,那么1 d就可以节省汽油428 000 L.  相似文献   
97.
基于理化指标和电子鼻的果园荔枝成熟度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化指标和电子鼻识别2种方法分别对6个成熟度(p1~p6)的果园荔枝进行识别。理化指标采样数据显示,荔枝果实直径、果核直径和果实净质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增大。p1—p4阶段,荔枝果皮绿色和黄色不断加深,亮度不断增大。p4—p6阶段,荔枝果皮亮度先增大后减小,颜色迅速变红,黄色成分先增加后减少。提取特征值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BP神经网络(BPNN)、简单相关分析(SCA)、典型相关分析(CCA)进行数据处理。理化指标识别法结合PCA和LDA对果园荔枝成熟度识别的正确率均为100%,能够较好地进行识别。但PCA识别结果中p1、p2和p3的距离较近,实际应用中易发生混淆。电子鼻识别法结合PCA和LDA分析均无法较好地对果园荔枝成熟度进行识别,电子鼻识别法结合BPNN对果园荔枝识别训练集的回判正确率为100%,测试集的识别正确率为92%,识别效果较好。SCA分析结果表明,在荔枝成熟过程中,除色差L*值外,其他各项理化指标均与电子鼻部分传感器的响应信号显著相关。CCA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响应信号与理化指标整体相关性显著,电子鼻整体信号与部分理化指标相关性显著。证明了理化指标和电子鼻均能有效地识别水果品质信息变化,并为电子鼻替代理化指标识别法在水果品质信息监测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东农业科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办刊宗旨,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为"三农"事业发展效力,自1965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五十余个春秋.  相似文献   
99.
陆华忠  李君  李灿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1):226-235
近年来,随着果园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果园生产技术普遍存在水果栽培方式与机械化作业不配套,农艺与农机结合不完善,呈现各自发展态势上升,标准化技术短缺、人工成本增高、劳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水果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果园大部分环节仍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制造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果园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人工作业已无法满足现代果园的发展需求,果园机械化问题亟待解决,而生产作业机械化已发展成为支撑现代水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根源。对国内外水果生产管理及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化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围绕果园土壤与植被管理、病虫害防治、冠层花果管理、水果采收及智能信息管控等技术进行综述,展望了水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未来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将逐渐向智能化、标准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果园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仓储除湿系统的工作性能,改善仓储环境中相对湿度的均匀性,设计了管道式转轮除湿系统,并对改造后系统的除湿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增加了管道式干空气通路,气流组织方式由原来的箱体中部送风、底部回风改为管道开孔送风、底部回风。研究了管道位置、管道直径、管道开孔数对除湿效果的影响。根据不同因素对除湿效果的整体影响效果,综合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除湿效果因素的排序为管道开孔数、管道直径、管道位置。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除湿效果组合为管道位于箱体中部0.65 m处、管道直径为40 mm、管道开孔数为20个时,除湿能力达71.74 g/(kg?h),除湿效率达0.090 6 g/(kg?h?k J),综合效果好。研究结果对仓储除湿系统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