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418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253篇
  226篇
综合类   1495篇
农作物   113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802篇
园艺   358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沙枣是落叶灌木或乔木,作为新疆北疆地区的乡土树种,本身就具备荒山绿化的潜在条件,此次选择它作为荒山绿化的首选树种,就是利用它喜光、抗寒、耐旱、耐盐碱等生理特性,结合荒山绿化的困难程度,采用相应的整地、栽植等技术手段,将它成功地种植在了荒山上,成为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02.
以CNKI为数据平台,借助Citespace计量工具、Spss与Excel统计分析工具,对1998年—2018年发表的空间句法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剖析近20 a中国空间句法研究的知识结构热点与发展态势,为我国空间句法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分析内容涵盖了文献数量与研究趋势、研究机构态势、知识结构热点与趋向分析等方面。分析显示:1998年—2002年学术研究空白为停滞阶段,自2003年开始至2018年空间句法研究经历了借鉴与探索、初步发展与深化发展3个阶段;知识结构热点为空间形态、空间结构、可达性。随着信息时代、智慧城市的发展,空间句法将向更微观、更理性化发展,逐步构建时间-空间-经济的动态关系,规划、地理、建筑乃至景观等各学科将与计算机学科共建合作交流平台,形成空间句法实证性研究与理论体系研究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讨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2015-2017年通过大田试验设置0(B0,CK),20(B20),40(B40),60(B60) t/hm~2共4个生物炭施用量和不浇水(W0)、浇越冬水(W1)2个浇水处理,研究了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比B0(CK)处理分别增加8.0%和8.2%;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加,B40和B60处理比B0(CK)分别增加7.4%,12.2%和8.0%,16.3%。不浇水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B60和B40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低于其他处理;浇水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施用生物炭增加土壤贮水量、减少小麦生育期耗水量、降低土壤容重,浇水比不浇水增加容重降低幅度。不浇水条件下,生物炭明显提高返青期前土壤日平均温度,浇水使生物炭对土壤温度的作用相反。返青期后,不浇水条件下土壤日平均地温在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浇水条件下表现为日均地温较低时高,较高时低的现象。综合而言,适宜生物炭添加量可以增加旱区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4.
盐渍化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沈乌灌域节水改造后因地下水水位变化造成的土壤盐分重分布规律,采用区域土壤信息定点监测,并结合经典统计学、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节水改造前后沈乌灌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时空分布规律及不同改造年限区域土壤盐分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后,秋浇前土壤整体含盐量平均降幅7. 30%,秋浇水量减少,秋浇后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减弱9. 26%;空间上,土壤盐分高值区(大于6 g/kg)多位于地下水埋深较浅的东北和南部区域,低值区(小于2 g/kg)位于西南和东部沙区。节水改造后,秋浇前土壤盐分全局Moran’s I指数平均增幅为5%,空间相关性增强;秋浇水量减少,全局Moran’s I指数变化不显著,秋浇作用对土壤盐分空间自相关影响度减弱。由LISA集聚分析可知,改造后、秋浇前南部高-高显著区向不显著和高-低区转变,秋浇后南部集聚特征仍十分显著,存在盐渍化风险,改造后仍是盐渍化防治重点区域。针对中度耐盐作物,沈乌灌域耕层作物生长安全区和深层非盐渍土面积比例分别为49. 66%和71. 57%;改造后,秋浇前耕层作物生长安全区和深层非盐渍土分别增加4. 82、1. 85个百分点,秋浇后,耕层作物生长安全区面积增幅下降5. 02个百分点,深层变化不显著。不同距离缓冲区对平均土壤含盐量的解释能力较强,长期改造区和短期改造区受渠道影响半径分别为1. 5 km和0. 7 km,长期改造区缓冲区内平均土壤含盐量下降速率高于短期改造区,均一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作物生长安全区面积增加,表聚作用弱化,秋浇水量减少,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减弱,土壤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和掌握河南省2019年上半年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采用ELISA方法对全省184286份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猪瘟、猪蓝耳病、O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6.50%、84.06%、85.66%,不同场点类型免疫抗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种猪场、商品场、散养户,不同月份免疫抗体水平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对岩土体进行加固,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根据已有研究,MICP加固能使土体强度显著提高,但不同文献中对试样在强度测试前的养护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为了便于比较加固效果,需要研究养护测试条件对加固强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生物技术对粉土进行注浆处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碳酸钙含量等评价加固效果,开展了不同养护条件对加固强度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养护条件不会影响试样中沉积的碳酸钙数量,但会影响无侧限抗压强度。室温条件下试样水分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强度逐渐上升,试样含水状态对强度有显著影响。低温烘干条件下的加固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而高温烘干条件时,养护1 d后的强度基本不变。相比烘干状态,试样在浸泡条件或干湿循环下的强度明显降低。无论试样处于浸泡或干湿循环条件,对试样进行烘干处理均可使强度显著提高。对比可知,高温烘干养护后测试得到的强度最高,浸泡养护后测得的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7.
不同品种及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麦/玉/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以晚熟品种(贡选1号)的产量最高,达1375.11 kg/hm2,中熟品种(乐豆1号)次之,早熟品种(浙春3号)最低.与早中熟品种比较,晚熟品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较长,与玉米的生殖共生期为零,植株较高,茎粗增加0.13~0.16 cm,分枝多0.38~0.89个,主茎节数多4.47~7.12个,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极显著高于早中熟品种,适合套作.播期间产量也有差异,以播期6月7日的产量最高.品种不同,表现略有差异.中晚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6月7日,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较高;早熟品种以6月14日的产量较高,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和百粒重较高.  相似文献   
108.
对昆明地区重大森林火灾迹地进行外业调查,并对其可燃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火烧迹地的地盘松幼林、光叶石栎和紫茎泽兰的可燃物绝对含水率分别为13%、11%和12%,可燃物载量分别为0.4、0.5和1.1 kg/m2,热值分别为20700、20600和19100 kJ/kg,单位面积热量分别为8280、10300和210...  相似文献   
109.
展膜油剂是一种专为省力化施药研制的农药剂型。为明确新药剂4%嘧菌酯·噻呋酰胺展膜油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及上海市选取8地进行了2年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不同剂量处理间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嘧菌酯·噻呋酰胺展膜油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防效,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及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且使用方便。当施药量达到200mL/7667m^2时,2014年,在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及上海市,药后14d防效分别为82.41%、89.2%、83.25%及95.29%;2015年,在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试验地,药后14d防效分别为81.72%、81.95%、90.9%;两年防效均优于或持平于对照药剂。最佳施药量为200mL/667m^2.  相似文献   
110.
低温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PLC-8对玉米秸秆的分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东北寒区玉米秸秆的分解效率,突破低温的瓶颈,探讨了低温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PLC-8对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及其微生物多样性.通过pH、玉米秸秆的减重、木质纤维素的含量、酶活性、有机酸含量等指标评价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采用变性凝胶电泳(DGGE)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pH先下降后回升至接近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