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17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1培训班的发展历史 发展中国家和新生国家环境管理研究生培训班(UNEP/UNESCO/BMU Postgraduate Course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r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Countries)成立于1977年,位于德国东南部的萨克森州州府德累斯顿,是由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邦德国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联邦德国环境行政机构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共同组织并发起的,并由同时成立位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内的CIPSEM执行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62.
土壤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它不仅注重土壤在生态系统内支撑生物生产力、保持环境质量的功能,而且还强调食物安全和动植物的健康。近年来,土壤质量问题为国内外土壤学研究的热点,就土壤质量的概念、评价指标、土壤质量与生产力、土壤质量与环境质量及动物、人类健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及报导。土壤质量物理指标是土壤最基本的质量指标,土壤结构是土壤质量物理指标重要内容,他控制了生态系统内的许多功能,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为化学物质成分均一且抗侵蚀较弱的黄土,土壤结构特性决定了该区土壤质量的主要功能。对黄土高原开垦林地土壤质量的结构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量化方法进行探讨,对林地开垦过程土壤孔隙的变化及其对士壤质量影响讲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壤中有机碳迁移、流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动力过程之一。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和室内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流失主要随着泥沙流失,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土壤侵蚀造成了有机碳在泥沙中的富集,且富集比大于1。植被覆盖度对小区有机碳的流失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大,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减小。侵蚀强度与泥沙中有机碳含量呈递减的对数关系;而与土壤有机碳流失程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4.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质量是支撑地球生物圈和进行可持续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恢复年限的样地8块,测定土壤微生物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微生物商)、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碱解氮、销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土壤酶活性(转化酶...  相似文献   
65.
美国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过程的研究将为基于物理过程的侵蚀预报模型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美国土壤侵蚀过程研究进展 ,叙述了土壤侵蚀过程研究对研发水蚀预报模型 (WEPP)的重要贡献 ,阐述了近期侵蚀过程研究对WEPP模型中侵蚀过程概念模型的挑战 ,希望对中国侵蚀过程及其预报模型的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6.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分析了坡面侵蚀过程中跌坑产生与发育的机理,阐明了朔源侵蚀、边壁崩塌和细沟下切侵蚀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各放水流量下坡面产沙及细沟径流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坡面产沙量与细沟面积比例和流量关系。本通过对冲刷过程中各侵蚀营力的分析,得到了径流剪切作用产沙方程。研究表明,径流剪切产沙率和单位面积径流剪切力呈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颗粒被分离的临界剪切力为0.258N/m^2。  相似文献   
67.
在坡面股流的流程上,当径流侵蚀力增大到足以冲刷土块,形成小跌水,进而演化为细沟下切沟头时,细沟侵蚀就开始发生了。下切沟头的下切侵蚀和下切沟头间径流对沟底的冲刷、沟头的溯源侵蚀、沟壁的崩塌形成了断续细沟。而一条股流的流程上多个断续细沟溯源侵蚀的连接,就形成了连续细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降雨径流侵蚀力和土壤抗侵蚀力在时空上的强弱对比关系,出现细沟的分叉、合并及连通现象。所有这些过程,不但进一步促进了细沟的发展,而且随之造成严重的细沟侵蚀。  相似文献   
68.
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进入21世纪,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今后10~15年的发展战略、任务、目标,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9.
子午岭地区坡面浅沟侵蚀临界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子午岭地区梁坡高精度的GPS(Trimble 5700)实测数据对国内外已有的浅沟侵蚀临界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已有浅沟侵蚀临界模型模拟的子午岭地区浅沟侵蚀分布面积或大于实际浅沟侵蚀区的10%~40%,或小于实际的20%~35%。基于子午岭地区实测的梁坡GPS数据建立高分辩率的DEM,构建了适用于子午岭地区的浅沟侵蚀临界模型。利用实测GPS数据对所建浅沟侵蚀临界模型进行验证,发现用新建的浅沟侵蚀临界模型模拟的研究区梁坡浅沟侵蚀分布区与野外实际浅沟侵蚀分布区非常吻合,其误差仅为5%。  相似文献   
70.
研究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各生育期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有助于分析气候变化对土壤养分循环过程的影响。本研究结合人工气候室和盆栽控制实验,模拟3种气候情景(当前环境CO2浓度和温度、仅CO2浓度升高、CO2浓度和温度均升高)和2种水分条件(充分供水和轻度干旱),研究了谷子(Setaria italica)开花期、开花后10 d、灌浆期和收获期4个生育期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对CO2浓度升高和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由400 μmol mol?1升至700 μmol mol?1显著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二者降幅分别为2.86% ~ 7.99%和8.63% ~ 27.00%;而温度由22 ℃增加到26 ℃显著增加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二者增幅分别为2.10% ~ 9.83%和10.03% ~ 24.96%;CO2浓度升高和增温的交互作用对两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在谷子4个生育期均无显著影响。谷子生育期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有显著影响,CO2浓度升高与生育期的交互作用对两种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但增温与生育期交互作用仅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NH4+和MBN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较高的解释度。CO2浓度升高抑制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增温提高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两者在多数谷子生育期表现为拮抗作用;谷子生育期影响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土壤有效N含量是影响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