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6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765篇
农学   525篇
基础科学   383篇
  314篇
综合类   3001篇
农作物   274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1810篇
园艺   637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为研究云南马铃薯A病毒(PVA)分布及其外壳蛋白的分子变异,2007年至2011年分别从云南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及滇南马铃薯种植区采集381份马铃薯样品,进行马铃薯A病毒DAS-ELISA检测,结果表明,PVA阳性样品共43份,其中滇西北22份,滇中17份,滇东北4份,滇南未检出。对带有PVA的部分样品进行电镜负染色观察,电镜下观察到长约750 nm、直径约15 nm的线状粒子。根据已报道的PVA外壳蛋白基因(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带毒样品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得到807 bp目的片段,克隆测序并对其推导的外壳蛋白(CP)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区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分子变异。结果表明,云南不同地区PVA分离物与GenBank中登录的部分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3%~100%,依据不同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云南PVA分离物与中国福建分离物(AF483279)亲缘关系较近,形成一个进化簇。PVA不同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分子变异分析表明,不同分离物CP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分布在氨基酸序列的N端。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菊苣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抗旱性不同的菊苣(航天诱变选育新品系PA-82、PA-43和其原始品种普那菊苣CK)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内源激素(ABA、IAA和GA3)含量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3种菊苣叶片ABA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抗旱性强的PA-82和抗旱性中等的CK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时ABA含量没有变化,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时ABA含量上升幅度较大,而抗旱性差的PA-43在各干旱胁迫处理下ABA含量上升幅度较均等。3种菊苣叶片IAA含量也均上升,其中PA-82随胁迫强度的增大其IAA含量增幅较大,而CK和PA-43增幅较小。3种菊苣叶片GA3含量均下降,其中PA-82和CK的GA3含量下降幅度大于PA-43。根据主成分分析,筛选出ABA作为今后菊苣抗旱鉴定的参考指标。[结论]为人工激素调控应用于菊苣抗旱栽培和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3.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良种需良法配套, 为此研究杂交谷的最佳栽培条件。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 而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 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 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行距、株距和氮对穗数有显著影响,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 穗数呈增加趋势。施磷水平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 随着施磷量的增加, 千粒重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研究的5个因素中, 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施氮水平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 拟合程度较高, 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张杂谷5号产量最大的农艺方案为N施用量186 kg hm–2, P2O5施用量95 kg hm–2, K2O施用量60 kg hm–2, 行距23 cm, 株距13 cm, 预期产量为6 683 kg hm–2。  相似文献   
944.
孙磊  王向涛  魏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72-12074
通过对西藏安多典型退化草地围栏,研究围栏对植被特征、地下生物量、地下种子库以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围栏封育后草地植物高度、盖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植被优势种差异较为显著。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经过围栏草地0~10 cm地下生物量增加明显。土壤种子库测定表明,围栏实验地种子总数明显高于围栏外,且增加的种子数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945.
南繁:现状与问题——南繁单位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了解南繁单位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是实施各种扶持和促进南繁事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推进国家南繁育制种业核心区建设,不断发挥好南繁基地的集聚效应,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和种子产业发展,中国农学会与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了南繁单位需求调研。本研究以107家南繁单位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南繁单位的基本情况、条件建设以及问题与诉求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国家南繁发展战略、加快南繁基本条件建设、强化南繁种业科技园区功能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946.
盐碱胁迫对枸杞生长及根际适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盐碱胁迫条件对枸杞生长以及根际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在含有NaCl的营养液中培养,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枸杞的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减少,根系对根际的pH值和电导率调节能力减弱;此外,枸杞能够在1.4%NaCl水培条件下生长,1.6%NaCl以上水培条件会导致枸杞落叶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947.
一、选地及整地1、选好地及茬口:虽然芸豆较耐瘠耐旱,但是为了高产高效,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蔬松的平或漫岗地,忌选低洼易涝地。前茬选择玉米、小麦、马铃薯、亚麻等作物茬口为宜。忌重茬、迎茬,尽量不要在豆科作物茬口上种植。最好进行轮作换茬。轮作可减轻芸豆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同时也起到调节土壤分培肥地力及杂草的危害。2、整地:要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整地质量好的地块,确保苗齐保证株数是获得产量关键。要学习农场的技术,要  相似文献   
948.
介绍了枸杞病虫害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49.
正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引黄灌区北部,光、热、水、土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稻麦高产,瓜甜果香,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自然优势。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在优势产区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有利于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的生产潜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950.
对天津市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池塘水体、两种常见鱼体(鲤鱼和鲶鱼)和两种蔬菜(大白菜和萝卜)的不同组织以及两种蔬菜根际土中的全氟辛烷羧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污染水平进行了调查,并计算了生物富集(迁移)系数,分析比较了陆生植物与水生生物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在池塘水体中,PFOA的浓度为22.0± 1.3 ng· L-1(n=3),PFOS为8.4±0.6 ng·L-1(n=3).在鱼体中,PFOA的检出浓度均低于PFOS,说明PFOA具有较低的生物富集能力;PFOS在鲤鱼和鲶鱼中的最高浓度均出现在肝脏中,分别为17.8、21.7 ng·kg-1(湿重,WT),组织分布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肝脏>肾脏>肉(腮).在两种蔬菜中,PFOA和PFOS最高浓度均出现在大白菜的地下部分(菜根),浓度分别为0.84、0.42 μg·kg-1(WT).鱼体对目标化合物的富集系数为1.7~2588,远高于蔬菜的富集(迁移)系数,0.01~0.59;水溶性较大的PFOA在蔬菜中转移系数大于PFOS,在鱼体中的富集系数却小于PFOS.对该地区的两种蔬菜和两种鱼的风险暴露进行了初步评价,鲤鱼对人体每日可贡献2.6 ng PFOA和104 ng PFOS;而鲶鱼的贡献量分别为1.7ng和39 ng.大白菜和萝卜对人体中PFOA的贡献量要高于上述两种鱼类,分别为18.4 ng和4.1 ng,对于PFOS的贡献量分别为13.4 ng和11.5 ng.通过与欧盟食品安全局对PFOA和PFOS暴露风险评价的日可最高摄入量对比,发现本研究中该地区的两种蔬菜和两种常见鱼类的暴露风险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