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9篇
  20篇
综合类   6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五配套”生态果园工艺模式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凌 《农村能源》2001,(3):14-16
从渭北旱塬的实际出发,研究和构建出以高效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生态果园工艺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生态结构,模式内采用的新池型、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模式具有的新特点,分析了该模式集约经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2.
邱凌 《河南农业》2003,(7):33-33
一、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系统结构 果园“五配套”系统工程是以农户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见上图)。其主要内容是:以一个0.33公顷的成龄果园为基本生产单元,在果园或农户住宅前后配套建一口8~10  相似文献   
63.
通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从200头成年产奶牛中,选取20头年龄、胎次、泌乳月份、妊娠期、产奶量、体重基本相似且身体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期为35 d。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饲养,试验组在精料中按1‰的比例加入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对照组奶牛平均产奶量降低,每头日均产奶量减少0.36 kg(P>0.05),而试验组每头日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1.81 kg,增产16.97%,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白质、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降低(P<0.05);最后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奶牛肠道菌群,结果试验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相似性达到97%,证实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奶牛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邱凌 《农友》2002,(8):29-29
1.构造 气动搅拌自动循环沼气池是在旋流布料自动循环沼气池构造的基础上设置了气动搅拌装置而形成的新型高效沼气发酵装置。气动搅拌装置由3-5根支柱和带导流槽的集气罩构成,通过支柱将集气罩固定在发酵问。根据水压问的位置不同,气动搅拌自动循环沼气池也可分为侧水压式池和顶水压式池。  相似文献   
65.
黄土高原生态果园工程模式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由高效沼气发酵子系统、太阳能暖圈子系统、集雨蓄水子系统和节水滴灌子系统构成的黄土高原生态果园工程模式 ,提出了各子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和结构优化原则。实践证明 :设计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克服了常规沼气池存在的技术问题 ,产气率提高 5 1.7% ;设计的太阳能暖圈解决了猪和沼气池越冬问题 ,猪的生成速度提高 30 % ,沼气池产气率提高 2 0 % ;设计的集雨和贮水系统能有效地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禽、沼气池、果树生产中的用水问题 ;设计的滴灌系统与沼液施肥联用 ,可一次完成灌水和施肥作业  相似文献   
66.
该文介绍了"猪、厕—沼—菜"生态校园模式,以陕西杨凌西大寨中学为例进行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分析表明,"猪、厕—沼—菜"生态校园模式可以改善农村学校厕所及学校的环境卫生状况,还能生产可再生能源,同时沼渣和沼液可以作为优质有机肥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7.
邱凌 《农友》2002,(10):26-27
无论是新建成的沼气池或换料后重新启动的沼气池,从向沼气池内投人发酵原料和接种物起,到沼气池能正常稳定地产生沼气为止,这个过程称为沼气池发酵启动。启动顺利的沼气池,封池后3—5天即可点火使用,启动不顺的沼气池,封池后10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都不能点火使用,有的甚至产生发酵抑制,需要重新配料启动。因此,掌握好沼气池发酵启动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8.
带跟踪系统的太阳能加热装置促进沼气生产的研究(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太阳能增温系统促进沼气生产,研究对象为一个容积为100 m3的沼气发酵装置,该沼气装置位于陕西省淳化县润镇中学,用于处理该校公厕粪污。陕西省淳化县润镇1月的平均气温为-1.6℃,最低气温达-15℃,平均太阳辐射为4.5 kwh/m2,没有加热系统的沼气池在冬季基本停止产气,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润镇中学配套建设了由120 m2的日光温室和总面积为20 m2的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组成的太阳能增温系统,并配合使用电加热系统。在冬季,此太阳能系统每天可促进沼气发酵装置多生产12 m3沼气,产出的沼气可输送到学校厨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设计了带有自动跟踪系统的抛物面太阳能聚光器(PTC)和日光温室组合系统为沼气发酵装置增温,以期得到更好的增温效果和更高的沼气产量。  相似文献   
69.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在23种工况下模拟魔芋片的热风干燥过程,研究了干燥介质温度、流动速度与切片厚度3因素对产品色泽的影响规律,得到定量描述产品色泽变化的数学模型和保证最佳产品色泽的干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0.
邱凌 《农友》2002,(7):29-30
沼气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共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最初是从池沼中发现,故而称为沼气。人类从沼气在沼泽、池塘水面以下的肥泥中和粪坑的底部产生的现象中认识到:丰富的有机物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的条件下,便能生成沼气。通过实验室里的大量研究,逐步弄清了人工制取沼气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