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9篇
  12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按照Reid、Non-Reid、Dom及其构成的三角型杂种优势模式,构建基础群体,采用DH育种技术于2015年育成玉米新品种"吉农玉833"。该品种在吉林省2013—2014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3 724.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278.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1%。2015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进一步证明了适于当地的杂种优势模式理论原则,以及DH育种技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62.
为耐密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玉米Lancaster群5个改良自交系为父本,Reid群和Dom群5个骨干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设计组配25个玉米杂交组合,研究5.5万株/hm~2、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各杂交组合及亲本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种植密度下,25个玉米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分别为137.12%、134.90%和127.86%,且杂种优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PH4CV改良自交系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的杂种优势较高。在5.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一般配合力以自交系PH5AD最高,为7.02;在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以自交系PH4CV最高,分别为20.73和18.24。以PH5AD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适宜稀植,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植条件下易获高产;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较耐密植,以J1577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宜稀植。  相似文献   
63.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份果桑种质资源的单芽果数、果径、果长、单果平均重量和果实糖度共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生长结实等性状有一定的差异。单芽果数量排前三的是白玉王、江椹20号和丰田4号,分别是11.20、11.05和10.50颗;果径排在前三的是红果3号、云桑2号和叶果1号,分别是1.976±0.123cm、1.923±0.207cm和1.888±0.315cm;果长排在前三的是长A17、台湾长果桑和嘉陵40号,分别是5.058±0.572cm、4.909±0.648 cm和4.249±0.541cm;单果平均重量排在前三的是嘉陵30号、嘉陵40号和叶果1号,分别是6.695g、6.681g和5.496g;桑椹糖度排前三的是台湾长果桑、长A17和红玛瑙,分别是23.166±0.057%、21.700±0.100%和20.000±0.100%。  相似文献   
64.
65.
66.
柑桔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 Saunders)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桔爆皮虫为我国主要柑桔产区的重要害虫,发生已久。在浙江衢县是柑桔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对柑桔生产的影响很大。本文系1958—1960年在浙江衢县桔区結果此虫生活习性和防治的研究。 1.此虫在衢县对衢桔为害最重,广柑、香枹(柚之一种)次之,福桔和有柑为害最輕。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第2—4龄幼虫在树干不同部位越冬,尤以木质部內的第4龄幼虫越冬为主。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化蛹盛期,同时成虫开始羽化,5月上旬羽化盛期,5月中旬成虫出洞,5月下旬为出洞盛期,以后一直延續到10月间陆續有成虫羽化出洞,但为数不多。 2.成虫产卵有选择性,在已受害的桔树上产卵多,并都在这些桔树树皮的小裂縫內产卵,在地衣、苔蘚內較少。 3.爆皮虫为害桔树主要在幼虫时期,其为害的发展趋势:一是在虫株上从下向上发展,这是主要的;二是横的发展,在同株內从虫干向邻近健干扩散或从被害株向邻近健株扩散,同园内不同桔株是从园边扩散到中間。 4.幼虫有4个龄期,第1—3龄幼虫在韌皮部与形成层内为害,第4龄幼虫在形成层及木质部內为害。 5.用10%二二三乳剂涂刷被害桔树,封閉成虫出洞的效果极好,同时它的残效长,对桔树无药害,是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7.
以6个Lancaster自交系PHB1M及其改良系为父本,5个常用自交系为母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设计3种不同密度:6.0,7.5,9.0万株/hm2,对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密度条件下玉米单株产量普遍存在杂种优势,分别为117.4%、76.1%和50.6%,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杂种优势呈现降低的趋势;自选系J1624在3种密度下均有较高一般配合力效应,分别为6.39,2.24和12.83,稳产性较好;组合J1448×J1635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7.57,12.32和17.92,说明其更适于密植环境下种植。  相似文献   
68.
中草药制剂对猪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猪场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选取20种单味中草药及其组配的5组复方药物,按常规法制备水提取物,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分别检测单味中草药及复方药物对猪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单味中草药及复方中草药对二者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对内蒙古自治区14个样点旗、县(区)所在地基准地价与其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商服繁华度是影响商业地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是住宅地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和道路通达度是工业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0.
通过不同移栽方式成本与效益试验表明,在同等环境和栽培条件下,产量水平以机插最高,直播次之,抛秧最低;单位面积成本以直播最低,抛秧次之,机插最高;经济收益以直播最好,抛秧次之,机插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