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638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302篇
  253篇
综合类   2202篇
农作物   372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1133篇
园艺   506篇
植物保护   18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加强、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和2009年农电工作的重点之一。农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点工作的确立基于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也基于农电自身发展的必须。  相似文献   
172.
来源于木材、麦草、竹子和蔗渣的木质素磺酸钠与三聚氰胺、甲醛和焦亚硫酸钠合成出磺化木质素三聚氰胺甲醛超塑化剂(LSMF).系统研究了LSMF对砂浆减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加速碳化深度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麦草基木质素磺酸钠合成出磺化度3.663mmol/g,特性黏度7.24mL/g的LSMF对砂浆的减水增强性能最好.当LSMF掺量为0.7%时,砂浆减水率为21.1%.硬化砂浆28d加速碳化深度为13mm,空白砂浆为34.5mm.掺加LSMF后,硬化砂浆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比空白砂浆提高37%和18%.LSMF超塑化剂为木质素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3.
杂交稻再生利用高产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我区杂交稻再生利用在耕作制度、组合选择、高产栽培等三方面实现了技术配套。1990年全区再生稻40万亩,亩产200公斤以上,高产田经实地验收,头季稻亩产465公斤,再生稻亩产423公斤。其措施主要是高节位留桩,重肥促多蘖。该技术使荆州地区稻田每亩增产250~270公斤,进而找到了与之配套的新三熟制度和两种五收制度,使其成为一种农业综合发展的优化耕作模式和节劳节能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174.
氮和磷对不同基因型小麦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阐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氮、磷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水分生理指标的作用及其变化趋势,试验逸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进化材料,研究了拔节期各基因型小麦的叶片保水力、叶水势、叶片膜透性与气孔导度。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充足时,施肥会提高叶片保水力、叶水势,降低叶片膜透性,增加二倍体小走的气孔导度,而降低六倍体小走的气孔导度。在水分胁迫下,施肥会提高叶片保水力,降低叶水势、叶片膜透性和气孔导度;而且随小麦染色体倍性从2n→4n→6n的进化方向,小麦叶片保水力、叶水势、叶片膜透性均先降低,然后又升高。  相似文献   
175.
选用8个Badila(甘蔗热带种)与斑茅属间杂交F1品系与9个甘蔗栽培品种配制了24个回交组合,其中6个F1品系的13个组合杂交可育,共获346株BC1实生苗.经同工酶分析,其中320个株系具有斑茅的特征酶带,为斑茅的真实后代。在杂交可育性和BC1后代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斑茅F1品系间和杂交组合问均存在显著差异。斑茅BC1后代的产量性状和糖分仍与甘蔗栽培品种有较大差距,但各性状的最大值已与栽培品种的相当。初步研究结果表明,YC96—40和YC95—41是较好的斑茅F1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76.
花后水分亏缺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给小麦高产和生育后期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盆栽试验条件下,选用旱地小麦品种长武134、长旱58和水地小麦品种西农9871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水分亏缺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水分亏缺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速率(Pn)和荧光参数(Fv/Fo和Fv/Fm)、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中度水分亏缺下两个旱地小麦品种Pn除花后24 d外变化均不明显,Fv/Fo和Fv/Fm有升高趋势,产量和收获指数变化也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重度水分亏缺下,Pn、Fv/Fo、Fv/Fm、产量和收获指数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长武134依然高于对照,而长旱58明显降低.水地小麦西农9871的Pn、Fv/Fo、Fv/Fm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和收获指数与旱地小麦变化相似,水分利用效率处理间差异较小.说明旱地小麦受花后水分亏缺的不利影响小于水地小麦,表现出较高的水分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7.
RNA编辑是陆生植物叶绿体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为进一步探讨单子叶植物RNA编辑功能及其发生机制,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二穗短柄草叶绿体的81个蛋白编码基因的RNA编辑位点进行了预测和鉴定分析,结果发现78个基因存在编辑位点,共检测到176个编辑位点,都是C到U的转换。其中ndhB最多,为14个编辑位点。为验证预测结果,利用blast工具比对了NCBI的二穗短柄草EST数据库,最终确定存在于17个基因中的34个编辑位点是真实存在的,其中19个为沉默编辑,15个为有效编辑。与5个不同单子叶禾本科物种18个蛋白编码基因的RNA编辑位点的比较发现,在rpoB-206位点,只有二穗短柄草发生了编辑,且只有ndhD-295(293)为部分编辑位点。  相似文献   
178.
吴震东公式简化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主要采用非加热养护方法,这类方法的技术关键是精确的热工计算,而热工计算目前仍广泛应用吴震东理论,按吴震东理论建立的整套公式可以描述混凝土在各咎情况下温度时间变化规律,但由于吴东公式较为复杂,许多学者对简化吴震东公式作了深化入的研究和讨论,据此分析了简化吴震东公式的思路、途径与方法,并评价了各类简化公式和近似公式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9.
以超级稻宁粳1号和常规稻镇稻11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系统比较了两个品种的生产力及CH4排放的差异,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虽然两个品种的CH4排放通量的动态特征和生物学产量均基本相似,但宁粳1号的CH4排放总量比镇稻11低35.22%(P<0.05),土壤水溶液中CH4平均浓度也低41.31%(P<0.01)。两个品种的CH4排放差异主要出现在水稻生长中期,前期和后期的差异不明显。比较两个品种的生物学产量、株高、叶面积、根系等生长特性,发现宁粳1号强大的根系是降低CH4排放的最关键因素。综合比较植株生产力和CH4排放强度,发现宁粳1号不仅具有更高产量,而且单位干物质和籽粒产量的CH4排放量均分别比镇稻11低42.42%和81.38%(P<0.05)。上述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提高不一定伴随CH4排放的增加,选育高产低排放的水稻品种是可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超级稻,可能不仅利于粮食安全,也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180.
棉花塑料穴盘轻型育苗和移栽新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棉花应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广大南方棉区的一项主要增产技术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一直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 ,但该项技术制钵、移栽用工多 ,劳动强度大 ,苗床管理复杂 ,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情况下 ,已不适应植棉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棉花生产急需轻型、简化的种植方式。为此扬州大学农学院和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四年的努力 ,成功地研究并形成了棉花塑料穴盘育苗和移栽新技术。该项技术是一项既可让棉农分散育苗 ,又可进行工厂化培育棉苗的轻型、简化种植方式。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相比 ,塑料穴盘育苗每公顷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