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2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篇 |
农学 | 22篇 |
基础科学 | 22篇 |
6篇 | |
综合类 | 155篇 |
农作物 | 23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40篇 |
园艺 | 16篇 |
植物保护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机养殖对绿壳蛋鸡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及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50周龄绿壳蛋鸡270羽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有机养殖(OC)组采用舍内地面平养加舍外放养,舍内平养(CB)组采用常规舍内地面平养,笼养(CC)组采用舍内立体笼养。比较3种养殖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OC组产蛋率变化较大,全期平均产蛋率最高(P>0.05),料蛋比最低,显著低于CC组(P<0.05);OC组蛋鸡无死亡,健康状况较好,与CC组差异显著(P<0.05);OC组蛋形指数、蛋壳相对重量、蛋壳厚度和蛋黄脂肪含量最高,蛋黄颜色等级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1),蛋黄和蛋清含水率较高,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P<0.01)、磷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表明,有机养殖能使蛋鸡维持较好的生产性能,提高蛋鸡健康和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掌握广西桑园常见害虫发生规律,评价不同防治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系统调查了桑园常见害虫种群动态及喷施杀虫剂、悬挂黄(蓝)板和安装杀虫灯等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虫口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园常见害虫约10种,优势种明显,主要为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6—10月为害虫发生高峰期。单一物理防控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控制效果最差,化学和物理组合防控措施40%灭多威乳油6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黄板0.1块/m~2和73%炔螨特乳油3 000倍液+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蓝板0.1块/m~2+杀虫灯0.5盏/hm~2的控制效果较好,处理后1 d防效接近或超过70%,处理后10 d防效在80%以上。上述2种综合防控措施对桑园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等主要害虫防控效果好,可为桑园虫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下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的应用,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适合吐鲁番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平均纯收入为371730元/hm2,比单作辣椒增收106560元/hm2,增收40.19%,二者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曹宸嘉高爱民王红松任伟王昌德刘龙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2,(10):47-51
探明藜麦秸秆的力学特性是进行藜麦相关机械研发与优化的前提。以藜麦秸秆为研究对象,借助离散元建模软件(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对藜麦秸秆进行离散元建模,并通过物理试验与虚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藜麦的粘结接触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进行了参数校核。结果表明:(1)以300 mm/min为加载速度,对含水率为59.61%的陇藜一号藜麦秸秆进行径向压缩试验时,最大临界载荷为173.67 N,抗压强度为0.116 MPa;(2)对bond粘结模型进行参数校核后,得到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单位面积切向刚度、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及粘结半径分别为2e+09 N/m3, 1.5e+09 N/m3, 3e+07 Pa, 2e+07 Pa, 0.96 mm,此时离散元模型力学特性与藜麦秸秆相接近;(3)经过计算得到藜麦秸秆模型的抗压强度为0.120 MPa,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6.0%。试验结果验证了此参数组的准确性,也为藜麦秸秆的其他仿真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18年8月开始,非洲猪瘟在我国快速多点发生,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目前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控制,各大公司和养殖户开始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升级改造。两年后我国大部分猪场的成功复产,全国生猪出栏量的大幅提升,证明了生物安全措施巨大效力;同时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下创新了精准剔除、快速复产等操作,进一步证明了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作用。文章主要介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中入口(大门)和出口(后门)最为关键防线处的通道设计,方便所有的生物安全操作能够高效落实,切断病原轻易进出猪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