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防治桑白蚧三法桑白蚧,又名桃白蚧。主要为害桃、杏、樱桃、石榴等核果类果树,尤其是桃受害最普遍。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干上越冬。其为害特点:以若虫及雌成虫群集固定在枝条上吸食汁液,2—3年生枝条上数量最多,严重时整个枝条被虫覆盖,好象涂了一...  相似文献   
22.
中国栽培荞麦高芦丁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乙醇浸提法对中国现有19个苦荞、24个甜荞栽培品种和苗头品系进行芦丁含量的测定,筛选出高芦丁含量苦荞品种1个、品系2个及高芦丁甜荞品种1个、品系2个。  相似文献   
23.
本文简要叙述了铁通公司的网络现状,集团客户的业务特点、集团客户全省组网的方案以及此方案的优点。  相似文献   
24.
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及适宜品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现已育成的新品种和苗头品系中,筛选出2个茎秆直立抗倒、结荚位高、成熟期一致的绿豆品种,并进行机械化栽培,包括播种、施肥、覆膜、喷药和收获,实现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对39个绿豆新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的调查、分析和比较,筛选适宜在晋北高寒区种植的绿豆新品种,为该地区绿豆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选择。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好的绿豆新品系为L25、L32、L6、L5、L24、L28,总体表现为中熟、直立、株高适中、籽粒中等、抗倒性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26.
间作栽培模式下不同小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间作栽培条件下不同小豆品种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及其产量经济性状变化,旨在为山西中部科学选择适应性强、光利用效率高的小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荚期阶段,在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远低于对照(无遮阴),中红10号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中红6号次之;无遮阴条件下,各个小豆品种的Pn高于遮阴条件下的Pn,晋小豆5号Pn最高,中红6号次之。收获后,不同小豆品种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相对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红6号是一个在山西中部适应性和光利用能力较强的小豆品种。  相似文献   
27.
为了更好地推广绿豆新品种,筛选适应山西晋南地区的新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晋南8个绿豆品种,从产量、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等8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绿1号’‘、18罗汉’‘、晋绿豆6号’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7422、0.7288、0.6642,与理想品种较接近,综合评价好,且具有较高的产量、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晋绿豆1号’和‘晋绿豆4号’灰色关联度低,分别为0.5405、0.5122,综合评价差,且各项评价指标均低于平均值。该评判结果与各品种实际表现一致,可以作为品种推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8.
小豆新品种晋小豆3号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及高产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衡量小豆新品种晋小豆3号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寻求高产为主攻目标,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效能,利用晋小豆3号区试和生产试验数据,对其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进行变异性、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质量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百粒质量和单株荚数,株高最小。大面积推广中实现晋小豆3号的高产途径为:以提高单株粒质量为主,适当增加单株荚数,保持株高和百粒质量的稳定适中,促进各因子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9.
苦荞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苦荞区试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苦荞品种与产量相关各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株粒重>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千粒重,这为进一步选育高产苦荞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晋荞麦 (苦 ) 2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于 1 991年用地方品种五台苦荞经钴 6 0射线处理选出变异单株 ,经多年系选而成的苦荞麦新品种 ,1 999年 9月通过山西省种子站组织专家进行的田间考察鉴定 ,2 0 0 0年 1 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该品种在太原地区 6月中旬播种 ,生育期 85~ 90d ,属中熟种 ,株高 1 0 0~1 2 5cm ,主茎分枝 4~ 5个 ,二级分枝 3~ 4个 ,单株粒重 6 .0 g ,千粒重 1 8.5 g,子粒长型 ,浅褐色。经农业部谷物监测中心测试 ,子粒含粗蛋白 1 2 .76 % ,粗脂肪 2 .6 5 % ,总淀粉 70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