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篇 |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31篇 |
44篇 | |
综合类 | 111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10篇 |
畜牧兽医 | 62篇 |
园艺 | 8篇 |
植物保护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1.
212.
对全区2009年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总体实施情况和实施绩效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补贴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购机补贴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够发挥最大积极效应,不断助推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213.
为济宁市农业生产中应对气候变暖环境制定农业措施提供参考,利用济宁国家一般气象站1970—2013年逐日气温、天气现象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线性内插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16℃初日和16℃、18℃终日的变化,以及无霜冻终、初日变化,运用5a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济宁近10年农作物气候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济宁市年平均气温上升明显,冬春秋季气温在波动中上升极显著,夏季变化较小;济宁气温升高主要是最低气温升高所致,自1994年以来暖冬现象十分严重;霜冻终日提前、初日推后,无霜期天数增多;农作物春播期提前,秋播期推迟,济宁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耕作制度及气候产量均因气温升高而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14.
215.
进行了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1d防效在78.66%~86.57%,药后3d防效在82.30%~92.88%,药后7d防效在90.12%~95.28%.其中,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药效较为理想,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及良好的持效性,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16.
217.
本文初步阐述了我国茶文化历史领域中所出现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存在意义,并相应地提出了茶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剖析和构想,基于茶文化角度用大学教育工作内容从文化层面进行学生的素养分析,对大学生在教学与生活中表现出的文化素养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218.
219.
枸杞岛海藻场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摘 要 枸杞岛近岸海藻场生态系统内浮游动物、端足类、多毛类和棘皮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是海藻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将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出向高级消费者传递转移的功能。为了探明桡足类、太平洋磷虾、中国毛虾、短毛海鳞虫、厚壳贻贝、角蝾螺、紫海胆、钩虾、麦秆虫、海绵和钩虾幼体等海藻场内主要小型无脊椎动物的能量来源,本研究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海藻场食物网内这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及其潜在食源浮游植物、大型海藻、底栖微藻等初级生产者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用IsoSource多源线性混合模型来估算不同的初级生产者对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源贡献率。结果表明,初级生产者的δ13C值介于-21.7‰~-13.8‰之间,δ15N值介于2.3‰~11.6‰之间。初级生产者SOM、浮游植物、POM、铜藻的δ13C值无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附生生物、孔石莼和底栖微藻的δ13C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在所有的初级生产者中,仅附生生物的δ15N值有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余种类的季节变化不显著。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值介于-20.3‰~-15.4‰之间,δ15N值介于2.5‰~8.1‰之间。在所有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中,仅桡足类的δ13C、δ15N值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其余的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δ15N值都无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基于IsoSource模型分析发现,浮游植物和POM等是桡足类、太平洋磷虾和中国毛虾等浮游动物以及海绵的主要食源;钩虾幼体和麦秆虫等啃食性端足类主要以附着微藻为食;大型海藻和底栖微藻是钩虾、紫海胆和角蝾螺等底栖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220.
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在商品肉鸡上的替抗和应用效果。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鸡72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5 g/t的广谱抗生素(金霉素),丁酸梭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50 g/t。试验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肉鸡21日龄和42日龄的体重、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欧洲效益指数(EPI)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各阶段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肉鸡21日龄的半净膛率、42日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21日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丁酸梭菌组21日龄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肉鸡42日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P<0.05);丁酸梭菌组肉鸡42日龄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