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误差变异系数(CVe)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α),对2004-2006两年度国家小麦区试精确度和品种比较试验精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的CVe小于10%,95.2%的试验CVe小于5%;97.6%的试验RLSDα小于10%,61.9%的试验RLSDα小于5%.表明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质量较高,符合区域试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2.
赵威  李亚鸽  王馨  李涛 《草业学报》2017,26(5):100-108
放牧活动是包含牧食折损、枝叶去除、唾液沉积等多个过程的融合,而觅食者分泌的唾液对牧草具有潜在影响。本试验选择外源无机盐与硫胺素处理作为试验组,以去离子水与羊唾液处理为参考对照,并将4种溶液涂抹作用于不同枝叶去除水平的紫花苜蓿截面处,探究植食性动物(羊)唾液中的无机盐与硫胺素是否对紫花苜蓿的再生性产生影响,分析枝叶去除与羊唾液是如何诱导植物的补偿再生,同时探寻紫花苜蓿从形态与生理上对无机盐和硫胺素的差异响应。试验结果表明,1)与单一的枝叶去除处理相比,在羊唾液的催化作用下,枝叶去除后的紫花苜蓿再生能力明显提高,其中硫胺素是羊唾液中的有效成分;2)相对于外源无机盐,硫胺素对枝叶去除紫花苜蓿牧草有更为显著的正效应,紫花苜蓿地上累积生物量显著增加,茎叶比差异也达到了4.3~7.9倍;在80%枝叶去除水平下,总分蘖数大约是无机盐组的1.56倍;3)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理指标差异性不均一。在各项处理中,紫花苜蓿的叶绿素含量值都接近49.3 mg/g;在20%枝叶去除水平下,清水与羊唾液处理均促进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度增加;对于无机盐组,POD活性随着枝叶去除水平呈递增变化,而硫胺素处理没有引起POD活性的改变。通过本研究,期望进一步了解紫花苜蓿响应放牧的内在机制,为改善人工草地现状和提高牧草的农业效益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放牧生态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3.
断奶应激常常导致仔猪腹泻甚至生长迟滞,仔猪个体与个体间在断奶后的表现存在差异.为了研究影响断奶后14 d内仔猪增重的因素,我们用140头同日出生的杂交仔猪进行了试验.仔猪在28日龄断奶,在断奶后14 d内每日记录每头猪的腹泻情况,并在断奶后3、7和14 d分别进行了称重.检测了每头猪FUT1(M307G/A)的基因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UT1基因型与腹泻的天数相关,而平均日增重与FUT1基因型无关;腹泻的天数对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性别间断奶后表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4.
针对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三七种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设计一种针式水蒸气输出装置,对消毒针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验证。通过Fluent软件对消毒针内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消毒针出口流速、压力增大,出口温度无明显变化。土壤热传导试验表明,在5 min内即可将土壤加热到90℃,土壤加热基本规律为下层土壤加热效率较低、上层土壤加热效率高。为了探究消毒针不同结构参数对土壤升温效果的影响,选取单侧孔口数量、孔口直径和水蒸气出射角作为试验因素,选取土壤升温到90℃所需时间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消毒针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为:消毒针单侧孔口数量为4个、孔口直径为2 mm、水蒸气出射角为45°,此时土壤升温到90℃时间最短,为116 s。通过Fluent多孔介质传热仿真得出,消毒针的最佳排布方式为6×6,最佳数量为36根,间距为250 mm。对消毒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进行检测,表明消毒后土壤环境符合三七生长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25.
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猪5-HT4b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了验证。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全长1209bp且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02个氨基酸。该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Accession No.AY56663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人、鼠等5种动物5-HT4bR基因具有较高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56%和93.6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7次跨膜结构,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  相似文献   
26.
27.
28.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电视媒体给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要想提升广播电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外,更需不断进行节目的优化和创新,在众多媒体中突显自身的特色,提升自身竞争力。本文就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9.
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种群分布的空间差异。为了探究河南暖性草地优势植物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和规律,从土壤因子角度明确影响黄背草空间分布的因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测度区域尺度上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扩散系数(C)、丛生指标(I)、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数(PAI)等所表达的结果一致,即黄背草种群在河南不同区域空间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同时,方差/均值比T检验、聚块性指数、Cassie指标(CA)和负二项参数(K)等的结果显示,黄背草种群在河南不同区域均呈现高度聚集分布格局。RDA冗余分析表明,豫北地区土壤因子对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的为土壤有机碳、土壤碳氮比和土壤pH(P 0.05),而豫西和豫南地区为土壤全磷(P 0.01)。对3个地区整体而言,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与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 0.01)。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青年鸽免疫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80日龄左右的雌性青年鸽384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其中A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108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和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预试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A组相比,B、C、D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A组相比,B、C、D组青年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能力(T-AOC)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B、C组相比,D组血清T-AOC及CAT、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③与A组相比,B、D组十二指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D组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④与A组相比,D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B组十二指肠及D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有利于改善青年鸽肠道形态,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青年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