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膜肩网蝽在豫北杨树上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以107杨为主的杨树作为丰产用材林在豫北得到了大面积发展。据2002-2004年的统计:濮阳市丰产林面积就达2.88万 hm2。由于发展大面积纯林,膜肩网蝽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危害株率达100%,5月就可导致大片纯林70%落叶。如不及时防治,7 月整片林可全部落叶,严重影响树  相似文献   
32.
扁核酸枣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扁核酸枣是中原枣树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仅豫北枣区面积就达3.3万hm^2之多,并且栽培历史悠久。在豫北枣区我们对扁核酸枣开展了长达15a的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在建园、管理、植物激素和微量元素的应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均取得了多项成果,基本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在提高扁核酸枣的产量与品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枣黑腐病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将扁核酸枣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3.
不同水分条件下旱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旱稻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稻 50 2”、“津稻 3 0 5”拔节期和开花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一致 ,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中间高、两头低变化趋势 ,水分利用效率均呈“L”型趋势。充分灌溉和水分胁迫处理“旱稻 50 2”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津稻 3 0 5”。“旱稻50 2”和“津稻 3 0 5”农业用水 (灌溉 降水 )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 ,2品种水分胁迫处理下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充分灌溉处理 ,“津稻 3 0 5”农业用水和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旱稻 50 2”。  相似文献   
34.
2006年在河南省濮阳地区发现苹果树大量叶片在生长期枯死,受害的叶片及其枝条上有浓密的菌丝及菌核。通过田间调查,并进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造成叶片枯死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相似文献   
35.
未来气候情景下西藏地区的干湿状况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灾是西藏地区重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极大,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西藏地区干湿状况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对于预防和减轻该区干旱所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气候情景(2011-2050年)以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逐日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量,基于湿润指数,按照中国气候区划中的干湿指标把西藏分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4个气候区,预估了西藏地区2011-2050年干湿状况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基准气候条件相比,未来A2气候变化背景下,除零星地区外,2011-2050年西藏地区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呈增加趋势,且参考作物蒸散量增加的幅度小于降水量增加的幅度,但地区间差异都很显著;未来40a西藏气候总体上呈暖湿化趋势,干旱、半干旱区的缩小趋势非常明显,且年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远远大于湿润指数增加的幅度,环境水热要素相对提高,干旱化程度在逐步减小,较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不同气候区在不同时段干湿状况变化趋势不同。2021-2030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缩小趋势以及湿润、半湿润的扩大趋势都很明显;2031-2040年、2041-2050年,干旱、湿润区的缩小趋势以及半干旱、半湿润的扩大趋势均很明显。  相似文献   
36.
我国部分枣树品种(系)的枣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同枣树品种(系)的休眠期健康接穗材料,于2009年和2010年的4-6月嫁接到枣疯病砧木上,定期检查接穗发病状况,并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原体感染.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根据接穗发病早晚、症状轻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将测定品种分为5个类型,其中高度抗病品系2个、中度抗病品系4个、一般抗病品系15个、感病品系7个、高度感病品系6个.高抗品系(交城骏枣、唐县和太原壶瓶枣)嫁接当年萌生枝条枣疯病无明显症状或嫁接早期无症状,后期症状较轻.嫁接到病树遮阴部位的接穗发病程度要重于向阳部位;存放期长和嫁接时间早的接穗,易诱发抗性品系发病.巢式PCR能检测到无症抗病接穗内低浓度植原体侵染.与以往所采用的昆虫自然传染和病皮或病枝嫁接到待鉴定的砧木品系上鉴定抗性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接种强度大、诱导发病快、测定方法简便等优点,但对一般抗性、整株或成年株抗性、抗介体传毒等类型的抗性鉴定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37.
桃粉蚜在豫北核果类果树上的发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芳  乔趁峰 《北方园艺》2011,(16):172-173
豫北地区是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适宜栽培区,近几年各树种的新品种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已成为当地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连续3 a桃粉蚜危害严重,经过2 a的调查,该虫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38.
为评价田间药物治疗核果类果树根癌病的可行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人工手术切除根瘤及碧康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2种药物,于2008~2009年连续2年开展田间杏李杂交新品种罹患根癌病植株的治疗试验,从根癌病复发率、根癌症状复发时间、植株基径生长量、果实产量,并根据治疗后果实产量(以10年为周期)探讨收益情况等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手术切除辅以药物处理能够显著延缓根瘤的复发,起到了帮助感病苗木正常生长的作用;两种药剂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根瘤病,感病植株整体根瘤复发率达100%。经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水剂处理的风味玫瑰、恐龙蛋、美早李等苗木生长量均与相应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均与感病对照和碧康处理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健康对照、感病对照和2种药物处理果树的整体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08年F3,123=9.346,P0.001;2009年F3,123=10.347,P0.001);健康对照与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水剂处理的苗木果实产量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感病对照组;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水剂处理后的单株产量略低于健康对照10%~20%,按照保守估计7 a总产量和收益,药物处理后的总收益虽不及健康单株的总收益,但较之感病对照或补栽新苗,其挽回的损失是显著的。评价结果对指导生产具有更加实际和客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及适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0年来,全球地表温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许多自然系统和生物系统产生了可辨别的影响。农业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最直接。由于气候变化使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品种布局以及作物产量。综述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农业气候资源以及我国农业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布局影响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提出农业适应措施以及选择措施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0.
<正>超早红(龙口特早红)桃原产山东烟台,坐果率高,成熟期早,果个大,含糖量高,综合性状较好。2001年引进超早红接穗嫁接在濮阳林科所白条河实验场3年生桃树上,并繁育部分苗木定植在白条河实验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