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368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329篇
  285篇
综合类   1639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198篇
畜牧兽医   1094篇
园艺   350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61.
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从事热带、亚热带水产科学研究的非盈利公益性国家科研机构。建所55年来,已经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多项,获各类科研成果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励108项,这些成果分别在各个时期为繁荣中国渔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谨就近5年南海水产研究所科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2.
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源四倍体甜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甜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类似,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粗线期观察到有6.7%的细胞出现双核;终变期的四倍体染色体构型较复杂,有二价体、多价体、三价体和单价体;中期I和中期II有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I和后期II出现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和多分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异常是同源四倍体甜瓜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63.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通过试验研究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评估问题,为精确计算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动态性能奠定基础.用关联维数标准差刻画摩擦力矩的不确定性,用关联维数均值描述摩擦力矩非线性特征的演变历程.研究表明,滚动轴承属于确定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但其摩擦力矩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随着转速的增加,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关联维数标准差与均值都呈现出非线性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4.
为了探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方法对15个大麦品种(系)籽粒中的13种酚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籽粒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含量较少。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黑皮大麦籽粒中总羟基苯甲酸衍生物(THBA)、总羟基肉桂酸衍生物(THCA)和总酚酸(TPA)的含量均高于非黑皮大麦;二棱大麦籽粒中THBA、THCA和TPA的含量均高于多棱大麦;皮大麦籽粒中THCA和TPA的含量高于裸大麦,但THBA的含量与裸大麦无显著差异。另外,与裸大麦相比,皮大麦籽粒中含有更为丰富的酚酸种类。  相似文献   
165.
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晋大74、K丰52-1、航天2号、辽03-20、辽95025-5-4、中作2-29、中豆32、科9208、油春32)和5个品种(铁95025-5-5、铁94037-6、汾豆69、冀99、冀鉴27)分别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黄4、中作016、吉林2001-14等25个品种对1-2个株系表现抗侵染;5个品种(公交03-1212、冀鉴37、秦豆9、淮02-02、滑豆20)对4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除可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抗SMV育种的抗源.该批参试品种中,黄淮地区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最轻,其次是东北地区品种,然后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品种的病情最重.从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情分析,按黄淮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夏大豆、南方春大豆、菜用大豆、热带多熟制大豆的顺序逐步加重.在田间条件下,免疫品种数量不多,占参试品种的7.9%,严重度为1级的高抗品种占47.5%,未发现严重度为4级的高感品种,表明多数品种田间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6.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世界糯玉米起源中心之一,也是糯玉米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西双版纳小糯玉米是云南省地方特色玉米品种,具有个头小巧、籽粒饱满、香甜软糯、口味纯正、皮薄无渣、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闻名国内外,已经成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独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西双版纳小糯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育种目标应在紧紧围绕保持独特风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产量、改良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并提高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67.
为探究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新冬22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条播(DR)和匀播(UN)2种播种方式,副区设150万粒·hm-2(D150)、225 万粒·hm-2(D225)、300万粒·hm-2(D300)和375万粒·hm-2(D375)4种种植密度,比较分析了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根系形态特征、根系伤流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总根干重、总根长呈先增后减趋势,单株次生根数、根系伤流量呈减小趋势。与条播相比,匀播下小麦总根干重、总根长显著增加,差异主要在0~30 cm土层;单株次生根数、根系伤流量增加,差异主要在生育中后期;产量显著提高(增幅9.89%),其中以D225处理最大。综上,匀播能够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活性,有利于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匀播小麦以225万粒·hm-2种植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68.
福建省河豚鱼产业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福建省的河豚鱼养殖面积约有7 000 hm2,年养殖总产量约5 000 t。养殖采用"对虾、花蛤、河豚"混养模式;养殖的种类主要是菊黄东方鲀和双斑东方鲀。漳浦县的佛昙、前亭两个乡镇不仅是河豚鱼养殖主产区,也是全省养殖河豚鱼产品的销售集散地。福建省河豚鱼的加工和出口管理已经非常规范,河豚鱼烤鱼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而且每年出口到日韩的加工产品稳定在6 000 t左右。由于国内市场限售,而出口仅日韩两个目的国,所以产品价格受到严重压制,质优价廉。调查认为当前应该有条件地开放河豚鱼的市场销售和食用。本文还为河豚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9.
轮状病毒感染可使感染者(人或动物)出现严重的腹泻,年龄较小、较大或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的感染者都可能出现严重脱水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全球每年约20万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感染而死亡,给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在农业生产方面,猪、牛、羊等关乎民生的经济动物的幼仔,也会因感染轮状病毒而死亡,对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轮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感染与增殖特点、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疫苗现状进行了总结,为开发轮状病毒相关疫苗或治疗药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0.
【目的】研究AP2/ERF家族成员ERF基因在百合休眠解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百合品种西伯利亚(Lilium oriental ‘Siberia’)的小鳞茎为试验材料,从前期试验获得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中筛选得到1个在小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显著上调表达的ERF转录因子,结合RT-PCR技术扩增得到西伯利亚小鳞茎的ERF基因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LoERF4;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LoERF4的基因结构和理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LoERF4基因在小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通过克隆得到LoERF4基因全长,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06 bp,编码201个氨基酸,含有1个典型的保守AP2结构域;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21.52 ku,理论等电点为6.43,为亲水性蛋白,没有跨膜结构。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西伯利亚小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在第20天小鳞茎休眠解除、开始萌发时极显著升高。【结论】在百合中克隆得到的LoERF基因可能是参与调控百合小鳞茎休眠解除进程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