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04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18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8篇 |
农学 | 203篇 |
基础科学 | 345篇 |
290篇 | |
综合类 | 1668篇 |
农作物 | 132篇 |
水产渔业 | 206篇 |
畜牧兽医 | 1110篇 |
园艺 | 358篇 |
植物保护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55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192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236篇 |
2013年 | 255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252篇 |
2010年 | 225篇 |
2009年 | 234篇 |
2008年 | 200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207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38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为阐明养殖新品种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lanceolatus♂)摄食胃排空特征和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本研究检测了体重为(680.35±39.84)g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胃内容物百分比,比较了线性模型、平方根模型和立方模型对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分析了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血清中葡萄糖、皮质醇含量和肝脏消化酶活性变化,并对胃排空率与消化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胃排空率呈典型的先慢后快再慢的消化类型。3种模型均能拟合云龙石斑鱼的胃排空数据,其中,立方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由立方模型可知,云龙石斑鱼胃80%排空(食欲基本恢复)时间为9.5 h,100%排空(食欲完全恢复)约为14.8 h。血清中葡萄糖、皮质醇含量及肝脏中消化酶(淀粉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摄食胃排空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摄食后,血清中皮质醇、葡萄糖含量和肝脏内消化酶活性逐渐升高,0~3 h上升速率较慢,3~6 h内呈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在摄食后6 h,血清中皮质醇、葡萄糖含量和肝脏内消化酶活性达到最高(P<0.05),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云龙石斑鱼瞬时排空速率与消化酶活性呈正相关(P<0.05)。综上,基于云龙石斑鱼胃排空特征和摄食消化特性,结合生产实践,在食欲基本恢复后开始投喂,投喂间隔为10 h左右,每日投喂2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2.
2003~2005年和1991~1993年广东沿海牡蛎体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2003-2005年的每年春季,在广东沿岸10个海湾,每个海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成体30只,测定其中六六六(BHCs)和滴滴涕(DDTs)的含量。结果显示,2003-2005年近江牡蛎体中DDTs平均含量是68.7ng/g(干重),为1991-1993年的5.54倍。样品中DDTs年平均含量在2003-2005年快速增加,但在1991-1993年前是缓慢减少。2003-2005年DDE/DDTs含量比为12.8%-39.1%,比12年前的45%-55%明显更低。2003-2005年牡蛎样品中BHCs平均含量是3.27ng/g(干重),仅相当于1991-1993年的16%。样品中BHCs年平均含量在2003-2005年持续降低,降速比1991-1993年缓慢。2003-2005年γ-BHC/BHCs平均含量比为19.6%,低于12年前的26%。样品中BHCs、DDTs区域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粤东沿岸、珠江口、粤西沿岸/粤东沿岸、粤西沿岸、珠江口,与12年前的区域分布格局相同。本研究采集的牡蛎样品中,BHCs、DDTs含量范围分别是未检出-1.21μg·kg^-1和0.11-76.3μg·kg^-1(湿重),均低于中国和欧美的最低残留限量(湿重)。 相似文献
143.
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花生果腐病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基本明确了河北省花生果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群结腐霉(Pythium.myriotylum Drechsl)复合侵染引起。同时进行了病菌回接试验,检验了2种病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菌单独接种均可致病,且茄镰刀菌致病力较强,但症状与田间表现有差异;复合接种发病的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相同。从回接发病的荚果上再次分离培养病原菌,发现与原分离病原物一致,说明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菌是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147.
探究鸭甲肝病毒3型(DHAV-3)在感染7日龄雏鸭体内动态分布规律与致肝病变和诱导IFN及促炎因子表达之间的关联。以DHAV-3强毒感染7日龄雏鸭,于感染后1、3、6、9、12、24、48、72和96h采集雏鸭的血液、肝、脾、肾、脑、胰、肺、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共11种组织样品,以一步法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含量变化、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中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和IFN-γ)及促炎因子(IL-1β、IL-2和IL-6)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对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DHAV-3感染1h后即在所有的样品中检测到。组织器官中病毒含量,血液和胰分别在感染后12和96h达到峰值,其余器官均在感染24~48h后达到峰值。病毒含量较高的前三位器官是肝、脾和肾(分别为10~(11.15)、10~(10.37)和10~(10.30) copies·g~(-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感染3~12h后以空泡变性为主、24~48h以坏死为主。肝中上述6种细胞因子转录量除IL-1β在12h达到最高外,其余均在感染后24~48h达到最高,感染48h后,其转录量变化随肝中病毒含量下降而降低,并与肝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DHAV-3在雏鸭体内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肝、脾、肾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肝中细胞因子极有可能在抑制病毒增殖和修复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8.
149.
研究青刺果种粕粉对鸡免疫器官及其免疫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将7日龄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的饲粮中分别添加10g/kg、15g/kg青刺果种粕粉,饲喂30d。第14、21、28日龄时分别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制作切片。测定免疫器官中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初期14、21日龄的脾脏、14日龄的法氏囊和28日龄的胸腺中的T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升高显著(P<0.05或P<0.01);而试验组在后期21、28日龄的法氏囊、14日龄的脾脏和28日龄的胸腺中的巨噬细胞较对照组也同样升高显著(P<0.05或P<0.01)。结果提示,青刺果种粕粉能提高鸡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0.
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一溴联苯醚(BDE3)(1 μg·L-1、10 μg·L-1和100 μg·L-1)胁迫1 d、3 d、7d和15 d且清洁海水释放3 d和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外套膜和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DE3胁迫后低浓度组翡翠贻贝两组织SOD活性均受到诱导(P〈0.01),诱导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中、高浓度组外套膜对BDE3响应比内脏团灵敏;BDE3对翡翠贻贝外套膜b(MDA)的影响总体呈诱导后抑制趋势,对内脏团b(MDA)的影响表现抑制-诱导反复变化,其中低浓度组第3天时诱导率最高(26.04%),高浓度组第7天时抑制率最高(14.92%);翡翠贻贝外套膜w(GSH)在(BDE3)迫下,低浓度组一直被诱导(P〈0.01),中、高浓度组总体呈诱导后抑制作用,内脏团中高浓度组w(GSH)胁迫第1天受到显著抑制(P〈0.05),随暴露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组w(GSH)显著增加(P〈0.01),中、高浓度组出现诱导抑制的不规律变化。释放阶段结束后仅个别浓度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