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方法]利用时域反射仪,对不同灌水定额入渗的土壤含水率进行测定;结合土壤质地特性,分析不同灌水定额下的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特征。[结果]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变化因灌溉水量不同而不同。不灌水时,0-7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9.88%;7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逐渐增大,达17.00%;100-120 cm土层含水率达25.00%;120-1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24.45%。灌水量为0.029 99 m^3/m^2时,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逐渐增大,达30.00%;3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逐渐下降,降至25.00%,60-1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25.00%;灌水量为0.059 97 m^3/m^2时,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逐渐增大,达26.00%,3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32.50%,120-1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恢复到未灌溉前状态;灌水量为0.089 96 m^3/m^2时,0-1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25.86%。[结论]该研究结果对经济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设置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PAM化学保水剂3种保墒处理,研究不同保墒灌溉下夏玉米地土壤水分沿剖面变化规律与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耗水规律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溉或非灌溉条件下,各保墒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在0~150 cm均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对照,且各保墒灌溉对土壤储水量的提高,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结果还表明: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田间保墒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小燕6号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3种不同的覆盖灌水处理(①秸秆覆盖;②地膜覆盖;③PAM化控调节覆盖),以非覆盖处理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的蓄水保墒效果。[结果]不同保墒措施下冬小麦的耗水量均表现出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小的特点,与对照小麦的耗水规律基本一致,但不同处理冬小麦的耗水强度因灌溉时间及小麦生长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保墒处理均可抑制冬小麦开花前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PAM处理0 ~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略低于对照,但20 ~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0 ~50 cm土层。[结论]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的抑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人工调控果树生态环境及果树生命健康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在桃树地选取典型位置,在地面以下5、15和30 cm处埋设土壤传感器,监测桃树地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休眠期、第1生长期、第2生长期、停长期内,5、15和30 cm处土壤温度的日平均值分别为5.1、5.4、6.0 ℃,24.3、23.7、23.2 ℃,24.3、26.7、24.1 ℃,11.6、13.8、12.7 ℃。停长期内5、15和30 cm处土壤温度的日降幅分别为0.87、0.59和0.36 ℃。冬季、春季、夏季、秋季5、15和30 cm处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为4.7、4.0、4.3 ℃,18.9、16.8、16.1 ℃,25.1、24.8、23.7 ℃,15.6、20.2、15.9 ℃。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年变化都呈均称抛物线,土壤温度的最高值大约出现在年内的第140~220天。[结论]该试验初步探索了自然条件下桃树地土壤温度的连续变化规律,为调控土壤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目前灌区与渠系改造现状,然后论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在灌区改造方面的重点和成就,并结合我国灌区实际情况,对我国大型灌区的渠系改造发展趋势提出相关预测。  相似文献   
16.
秸秆覆盖对桃树地植-土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果园实施秸秆覆盖,短期内主要表现为保墒和调节土壤温度两大功效.研究在桃树果园实施秸秆覆盖3年以来对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地上部分桃树形态变化、地下部分根系生长变化、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变化这几个方面将覆盖与对照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覆盖比对照树冠体积、茎干断面、根系直径小于1 cm的总长分别增加33.9%、110.6%和115.69%,同时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也发生很大变化,分别是对照硝态氮含量、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含量的2.2倍、1.56倍、2.36倍和1.89倍.所以长期实施秸秆覆盖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改善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控水条件下桃树地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温度是决定果树生育进程的主导因素.研究一定土壤水势条件下桃树地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在地面以下5、15、30 cm处分别埋设土壤传感器,用以长期监测桃树地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温度日变化、季节性变化及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势维持在-40~-60 kPa这一阈值范围内时,各深度土壤温度变化表现...  相似文献   
18.
U形渠道断面测流及流速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试验的角度使用断面测流方法,针对3种不同规格的U形渠道测量断面流速分布,运用数学拟合方法,探求U形渠道流速分布规律,并分析出了相应的U形渠道过水断面流量的积分求和公式,以求对以后的U形渠道量水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定额下土壤水分时空入渗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在不同的灌溉水量下水分运移规律对于制定合适的灌溉定额有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针对三种不同的灌溉定额,采用TRIME-TDR土壤水分测试仪对渭北平原的泾惠渠灌区土壤水分进行不同时刻的测定,通过对同一时刻不同灌溉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同一灌溉量对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研究,得出了灌区土壤水分下渗的基本规律以及灌区的最佳灌溉定额为2.68~4.02 m3.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时域反射仪,对不同灌水定额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下的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特征。因灌水量不同,土壤水分曲线从"3"型到"7"型再到"2"型曲线,规律性地揭示了灌水量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曲线的渐变影响。同时研究了土壤水分运移的时间效应和垂直分布特征,通过图表规律的汇总将0~180 cm土层按其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划分。土壤湿度的垂直变化可分为4层:活跃层(0~30 cm);贮水层(30~60 cm);缓变层(60~100 cm);均稳层(100~180 cm)。利用克立格法对各试验小区在N-S方向上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采用多项式拟合与峰值拟合探讨这2种拟合方程在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