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14篇
  213篇
综合类   904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451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本文对浙江象山西沪港(属内湾性混水区)与大陈海区(属外海性清水区)的皱纹盘鲍养殖情况进行了报道,结果表明:1.浙江海区可以进行皱纹盘鲍的养殖,且养殖大规格苗种(〉2.5cm)具比小苗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养成成活率,2.海区养成鲍存在着两个快速生长期;3.皱纹盘鲍在浙江海区可以渡过夏季近30℃的高温,但成活率与养管理关系十分密切,尤其5cm以上商品鲍渡夏更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2.
猪场污水活性污泥-氧化塘法处理效果及环境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钟落潭种猪场应用活性污泥—氧化塘法处理污水,原污水通过租格网、细格网、水解酸化池、沉淀池、曝气池和二沉池流入氧化塘。曝气氧化和沉淀过程能够明显降低污水的悬浮物含量(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氧化塘排水口直接农灌,处理水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中规定的“现有二级标准”。另外还探讨了猪场的污水排放体制、污水处理模式和生物技术综合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93.
一、苦荞 她的花期很短,风一吹,就熄灭了颤栗的芬芳.她的一生,从头至尾,模仿了村子里一些女孩的成长. 她们一般只播种在山坡,落土就准备出发,连饥饿的飞鸟,也赶不上她们的萌芽. 开始牵手,是蜜月般的花期.她们相互搀扶着,迎接比尘土猛烈的恶风.  相似文献   
94.
应用我国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980~1981年由我省7个地区37个县(市)采集分离的387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29个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为优势小种。 1975~1978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相似,至1981年便发生了变化。但主要小种类型并无什么变化,而是小种组成比和地理分布范围的变更。其特点是侵染我省大面积栽培的珍尢系统品种的ZB群小种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扩大。至1981年全省7个地区均以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上升为优势小种,取代了过去致病力弱的优势小种ZG_1。文中还对稻瘟病菌的变异和稳定性作了讨论。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国鉴别品种;珍龙系统品种实践证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但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的变异、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及其消长规律的研究,是抗瘟育种品种布局和品种坑性变化预测的重要基础工作。在1973~1978年对我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报导了1980~1981年福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1978、1981年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5.
'北园绿'是从增城荔枝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的优质荔枝新品种。其果实歪心形或扁歪心型,果皮红中带黄绿,果肉腊白色,质地爽脆,味清甜,带微香;平均单果质量25.8 g,可食率7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下同)17.9%,总糖含量16.2%,可滴定酸含量0.153%,维生素C含量178.0 mg·kg~(-1);品质优。果实发育期约76 d,在广州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北园绿’粗生易管理,适宜在广东省中迟熟荔枝品种栽培区如粤中珠江三角地区种植,早结丰产。  相似文献   
96.
不同浸种处理对美丽决明和绒果决明种子萌发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丽决明和绒果决明为研究材料,观察种子外部形态,测定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和硬实率,并研究温水浸种(处理温度为20,40,60℃和80℃)、100℃热水浸种(处理时间为5,10 min和20 min)及98%浓硫酸浸种(处理时间为2,5,10,20 min和30 min)对2种决明属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美丽决明种子长度(5.44±0.24)mm,宽度(4.39±0.24)mm,厚度(1.49±0.14)mm,千粒重为(2.66±0.07)g,硬实率85.00%;绒果决明种子长度(8.38±0.54)mm,宽度(5.49±0.46)mm,厚度(1.79±0.65)mm,千粒重(5.54±0.03)g,硬实率82.50%。温水浸种处理和浓硫酸浸种处理对美丽决明和绒果决明2种硬实种子的萌芽都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不可采用100℃的热水破除种子硬实。本试验中,采用98%浓硫酸浸种美丽决明种子20 min和采用98%浓硫酸浸种绒果决明种子30 min,是打破种子硬实最佳的方法,发芽率分别达到30.00%和90.00%,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1倍和3.75倍。  相似文献   
97.
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4(g/mL),85℃热回流提取2.5 h,茶皂素的得率达13.3%,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64%。所获茶皂素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03.62、165.87和550.61mg·L^-1,其中以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8.
菠萝栽培种(Ananas comosus var. comosus)的营养生长期较长,制约了其新品种选育效率。收集和筛选营养生长期较短的种质,可为短营养生长期菠萝新品种的选育创制中间材料。从境外收集了23份易成花的野生种质材料,自2008年起进行栽培、繁殖和性状鉴定。通过对营养生长期的比较和观察,从矮凤梨(A. comosus var. nanus)的体胚苗中发现了1份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的突变材料‘14-1’,其营养生长期约6个月(原品种约12个月),1年开花2次,具有极易成花等特点。‘14-1’无性繁殖后代遗传性状稳定,可作为短营养生长期菠萝育种的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99.
我国农用无人机发展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转变与调整,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需要也从普遍的耕作机械、收获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方面扩展到了农用无人机。无人机在有动力源的情况下,能通过操控来执行多种作业任务,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主要用途体现在植保作业、林业监测、作物授粉及牧群定位等方面。为此,介绍了农用无人机的分类、国内外农用无人机的技术发展概况和现状,以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阐明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0.
生物柴油制备器械很多,但制备过程中油料预混合及配套加热器械却很少。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今这一领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生物柴油的油料搅拌装置。为此,阐述了该装置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并以200r/min的转速为标准,运用gambit进行图形绘制和网格划分,采用fluent软件对该机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其转速的合理性。基于STC89C51单片机和DS18B20的温度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可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使油料更好地进行预混合和加热,从而提高了生物柴油的制备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