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玉米田吨田宝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针对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过程中的限制因素,通过调节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器官内源激素水平,改善了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了对玉米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产量形成的优化调控,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薛菲  王刚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44-14145
通过建立网络课程蓝图、搜集专业信息资料、细化设计操作合理编制脚本、选择适用开发工具以及必要的修改调整,设计出食品微生物学高质量网络课程,实现了讲授内容抽象与形象的有机融合,交互式的在线学习和有效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入侵的途径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科学防控生物入侵的策略。  相似文献   
34.
盐碱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改良方法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模拟客土改良、排水改良、生物(苜蓿)改良等3种常用的盐碱地改良方法,以菜园土壤(正常土壤)和盐碱土(未改良的原始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对不同改良方法的响应.结果显示:(1)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生化指标均对不同改良方式有良好的响应,其中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壤盐碱胁迫加剧而提高;(2)3种改良方式中,客土法在短期内最能改善土壤微生物各指标,其次是排水法、生物法;(3)排水法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状况不利;(4)生物法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状况的速度相对较慢,但因其克服了客土法、排水法显见的缺点,因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采用50、100、150 mmol·L-1 3种浓度的Na2CO3、NaHCO3及二者混合盐对2年生沙棘幼苗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比较分析胁迫后沙棘幼苗的形态和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沙棘对Na2CO3、NaHCO3和混合盐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胁迫条件下,沙棘出现枯黄、落叶等盐害症状,随着胁迫浓度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症状表现逐渐加重;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上升趋势,胁迫前期变化相对稳定,后期变化幅度较大;形态表现和生理指标实验均反映出,不同类型盐碱胁迫对沙棘的伤害程度不同,单盐的迫害作用大于复盐,碱性盐的伤害作用大于酸性盐,即Na2CO3>NaHCO3>混合盐碱。此结果对提高沙棘在东北地区护坡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是PRRSV感染所致的病毒性传染病,母猪感染一般导致繁殖障碍;仔猪、育肥猪感染后以肺炎、中枢神经紊乱、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近几年,该病在国内呈现明显的高发趋势,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初产母猪多发,新建猪场  相似文献   
37.
通过早A野生稻与广亲常规稻(垦优2000、垦稻98-1),三系不育系(DYA、珍汕九七A)的杂交试验统计,可以氕断决定早A野生稻育性的基因不位于细胞核中而在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38.
薛菲 《农村电工》2006,14(2):8-8
农电体制改革以来,通过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农电工在供电企业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但农电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供电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带来的是农电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因此提高农电工技能素质成为供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南通供电公司针对当前农电安全存在的实际问题,着重从提高农电工技能素质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9.
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秸秆资源,以研究最佳的秸秆还田方式,以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下茬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鲜秸秆还田表现出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构成因子(穗重、穗粒重、穗长、穗粗等)的促进作用,同时,半量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的作用与腐熟猪粪的作用相当;半量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磷有促进作用,腐熟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有一定提升作用。此试验条件下,半量鲜秸秆还田更有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和肥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0.
以油茶能源林长期植被观测的数据为基础,结合目前CDM项目开发的成本和收益,探讨油料能源林的林业碳汇潜力。论证结果如下:以30 a为计入期,凯迪阳光公司2010年规划的3 059 hm2油茶能源林固定CO2总量约669 783.345 t,年均固定CO2量为22 326.111 t.同时,成本效益分析显示,油茶能源林的经济林收益可以达到14.683 2×108元,碳汇收益2 287.31×104元。因此,凯迪阳光公司的油茶能源林实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实例研究中对油茶能源林开发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数据的运用,以及交易成本的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准确性和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