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280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85篇
  109篇
综合类   955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771篇
园艺   269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Kinect V3深度传感器的田间植株点云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准确建立植物的三维点云是以点云方式高通量获取植株各部位物理参数的前提。为实现田间复杂环境下的植株三维点云配准,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标定球的田间植株点云自动配准方法,并分别在室内简单场景及大田复杂场景下从不同角度对多种作物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验证。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结合点云减法的概念从下采样后的点云中实现多标定球的自动提取,弥补了RANSAC一次只能提取单个物体的缺点。然后基于各标定球的球心距离信息实现三维点集的自动匹配。最后使用奇异值分解算法解算旋转平移矩阵,实现点云的自动配准。不同场景下各作物的配准结果表明,各植株的水平90°、180°、270°以及垂直方向上的点云配准到水平0°点云下的平均轴向误差在6~17 mm之间,平均点位误差在13~30 mm之间,与手动配准的商用同类软件LiDAR360的配准结果相当,但配准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效率提高了67%。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可在田间复杂环境下对低成本深度相机获取的植株点云实现高精度的自动配准,为田间植物表型参数的提取提供了低成本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2.
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南旱区10年生苜蓿草地上进行了为期3a的27种不同草田轮作模式试验,研究了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保持生长的对照苜蓿草地相比,苜蓿草地实行草田轮作后,有机质持续下降,轮作第1,3a的马铃薯,第2a的春小麦对土壤有机质有明显影响,马铃薯连作模式使土壤有机质降幅最大;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全氮变化有较大差异,谷子和春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单一连作模式对土壤氮素造成偏耗;不同轮作模式碱解氮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轮作作物产量水平直接影响土壤碱解氮含量的高低。全磷呈先降后升又降趋势。作物轮作能够提高苜蓿草地土壤氮、磷有效性。为了高效、协调和可持续地利用水肥,应选择合理的草田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73.
山东省平阴县是我国著名的玫瑰之乡,据有关史料推断,平阴玫瑰始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出的玫瑰花大瓣厚,色艳味浓,闻名中外,是全国首家获得原产地保护的花类农产品。本期集中刊登几篇山东省平阴县农业局(邮编:250400)技术人员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4.
为了评价乙酰甲胺磷在蔬菜上使用后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安全性,采用GC/MS测定方法,研究了40%乙酰甲胺磷乳油在青油菜和土壤环境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在降解过程中可转化为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在青油菜上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36d、2.86d,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84d、2.96d,乙酰甲胺磷降解速率比甲胺磷快,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环境的累积和污染  相似文献   
75.
利用RAPD随机引物和斑茅5S rRNA间隔序列(ITS)引物对斑茅与甘蔗的杂种F1、F2代进行了分子鉴定,获得了与含有斑茅血缘有关的RAPD分子标记3个及5S rRNA间隔序列标记1个;其中,5S rRNA间隔序列标记可用于斑茅杂种后代碱法DNA模板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6.
随着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增大,尽量减少和避免农药残留、节本增效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害虫的诱杀是减少污染、消灭害虫、降低成本、生产无害化优质农产品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7.
为了明确氟啶胺在冬瓜上使用后的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水平,在北京、山东、安徽、湖南、云南和广东6地开展了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在冬瓜上的最终残留试验,同时在其中的北京和安徽两个试验点开展了消解动态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 (PSA) 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1 mg/kg添加水平下,氟啶胺在冬瓜上的平均回收率在89%~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在2.8%~12%之间,定量限 (LOQ) 为0.01 mg/kg;北京和安徽两地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氟啶胺在冬瓜上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04和2.17 d;6地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氟啶胺在冬瓜上的残留量在 相似文献   
78.
以2007年和2008年宁夏银北灌区春玉米微咸水灌溉的田间试验为基础,采用微咸水(井灌)、渠水(渠灌)和混合水(体积比1∶1,混灌)灌溉,研究了其对土壤水盐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渠灌处理相比,作物收获时井灌和混灌处理的根区土壤盐分分别增加18.1%~45.3%和10.7%~38.2%,作物耗水量下降5.2%~8.9%和1.1%~6.2%。土壤盐分状况对微咸水的应用存在较大影响。在轻度盐渍化和非盐渍化土壤条件下,井灌和混灌处理下春玉米产量较渠灌处理下降28%、14%和10.5%、7.4%。考虑到轻度盐渍化土壤中渠灌处理的春玉米产量仅为非盐渍化土壤的68.6%,为保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在盐渍化土壤中不宜采用渠水进行灌溉。在非盐渍化土壤条件下,采用3 g/L微咸水或将其与渠水混合后进行灌溉,可同时满足保障作物生产和节约淡水资源要求。  相似文献   
79.
本研究采用两个小麦赤霉病菌-禾谷镰孢菌株F15和H28,经过菌丝培养,冷冻,匀浆,醋酸缓冲液淋洗,硼酸缓冲液初提,透析,乙醚萃取,冷冻干燥等一系列是取过程,得到了菌丝细胞壁提取物。采用考马斯亮兰法和酚-硫酸法分别测得两菌株HCW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15%和75%和20%和70%。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