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品种选择、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秋播大蒜复种"象牙白"萝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2013—2014年度大蒜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5 518.1 kg/hm~2、蒜头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1.65%。天蒜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254 d,株高81.1 cm,生长势强,叶绿色,薹茎长53 cm,抽薹率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蒜头维生素C含量为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大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天水市大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抢抓发展机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优质品种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开展脱毒大蒜应用,建立蒜种繁育基地;加强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加快保鲜贮藏设施建设,发展大蒜精、深加工;建立大蒜行业协会或合作组织,促进大蒜顺畅销售。  相似文献   
14.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原原种打破休眠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甘农7号的脱毒微型薯原原种的试材,采用3因素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打破马铃薯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打破休眠的3个因子中,对薯粒萌动经历日数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脐都处理,赤霉素浸种,冷暖交替处理,对发芽率的作用大小依为冷暖变交替处理,脐部处理,赤霉素浸种,最佳因素水平组合均为A4B1C2,即在小薯脐部切去1mm的皮后立即将小薯浸入10mg/kg的赤霉素液中浸泡40min,然后常温下保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天水市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从种薯基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密度和方法、田间管理技术、收获贮藏及种薯调运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薹蒜兼用型大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金蒜3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薹蒜兼用大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蒜薹、蒜头产量以62.5万株/hm2处理最高,分别达9 652.8、32 440.5 kg/hm2。综合考虑薹茎、蒜头及其产量等产品性状,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种植密度以行距16 cm、株距16 cm,即39.1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单垄膜侧穴播栽培条件下,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鲜果穗折合产量以捷糯2009最高,为12 28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天鲜2号增产85.23%;天鲜1号、甘甜1号鲜果穗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天鲜2号增产24.43%、17.05%。这3个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表现早熟、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对照品种天鲜2号表现产量较高、早熟,而且籽粒色彩斑斓,具有较强的特色,建议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采取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2种覆膜种植方式,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结实特性和粒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下冬小麦品种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随着小穗位自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减的二次曲线变化;不同抗性冬小麦品种穗部籽粒的分部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2种穗型的冬小麦品种主茎穗与分蘖穗的籽粒结实数、小穗重与单粒重在不同小穗位间的分布都呈二次曲线变化,表现出籽粒发育的近中优势。在保证下部粒位粒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下部粒位的粒重潜力,可以使小麦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早熟马铃薯二季繁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市早熟马铃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自 1999年起开展了早熟马铃薯二季繁种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第一季播种适宜采用地膜加小拱棚方式 ,两季播种期应为 2月下旬和 7月上中旬 ,收获期为 6月上中旬和 11月上中旬 ,打破休眠期以种薯按芽眼切成小块用 10mg kgGA3 浸种 1h埋入蛭石中保湿催芽为宜。通过二季繁种的种薯与高山留种效果比较试验 ,初步证明在适宜繁种条件下生产的种薯与高山留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林下经济是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对天水市果园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开展调研,发现存在着果农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不强,劳动力短缺导致林下经济经营粗放,果园林下经济与果品产业结合不紧密,野生动物对林下经济危害严重等突出问题。建议采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多种模式;完善政策,积极扶持;学习借鉴省内外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经验等措施,做强做大天水市果园林下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