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9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戊唑醇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葡萄中戊唑醇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土壤用乙腈提取,无需净化,葡萄样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后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测定。结果表明:在 0.01、0.1、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戊唑醇的平均回收率为85.0%~9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10.4%;最小检出量为1×10-11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采用250 g/L戊唑醇水乳剂按有效成分187.5 mg/L剂量(推荐剂量的1.5倍)施药,戊唑醇在葡萄中的半衰期为9.8~12.2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2~17.3 d,药后28、35 d葡萄中的最终残留量≤0.81 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中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0 mg/kg。建议在葡萄上使用250 g/L戊唑醇水乳剂时,施药剂量最高为有效成分187.5 mg/L,施药2~3次,采收间隔期为28 d。  相似文献   
72.
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稻田水和土壤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水稻样品用乙腈溶液浸泡提取,经玻璃层析柱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谷壳、糙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添加浓度为0.005~1.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5.06%~95.83%,变异系数在2.08%~5.77%之间。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稻田水0.005mg/kg,土壤0.01mg/kg,水稻植株0.02mg/kg,谷壳0.02mg/kg,糙米0.01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1~5.0d、6.6~9.0d、8.0~9.9d。以33.86g/hm2和50.80g/hm2间隔14d施用氯虫苯甲酰胺2次和3次,末次施药21d后氯虫苯甲酰胺的最高残留量为:土壤0.217mg/kg,水稻植株0.879mg/kg,谷壳0.389mg/kg,糙米0.018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相似文献   
73.
手性农药在生物体和环境中表现出环境行为、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的评估手性农药对环境乃至人类的风险大小。酰胺类杀菌剂对由担子菌及立枯丝核菌等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部分含有手性中心原子的酰胺类杀菌剂会因为对映体表现出的差异,影响其安全性评价的准确性。为了全面开展手性酰胺类杀菌剂的立体选择性研究,本文归纳了手性酰胺类杀菌剂在对映体分离方法、选择性环境行为、选择性毒性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科学使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色谱法等常规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分析的简便快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农药残留快检分析方法。综述了常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荧光免疫分析、免疫层析、免疫磁珠、仿生免疫分析及生物条形码技术等的作用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不同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而分子印迹、纳米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提供了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建议基于免疫分析技术的自身优势,结合新技术并不断完善,进而在农药残留快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控制上,开发简单便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检测手段,提高方法和仪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成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
对番茄红素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生物合成途径及提取方法等进行了介绍,简述了番茄红素在国内外的生产研究现状,并对番茄红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利用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LCMSMS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小麦籽粒中DON毒素的降解影响,不同处理得到的DON毒素降解半衰期范围在54.57~71.44 d,150 d后降解率为78.85%~87.00%,对毒素的降解有加快作用的是自然光强光(10 000 lx)黑暗,90%湿度50%湿度,而高温并不能加快毒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77.
运用新丰镇区域自动站常年气象资料和新丰生姜种植面积、产值和经济损失等数据,分析气象条件对生姜产值的影响因子,拟定了低温冻害指数、高温热害指数、强降水指数3个气象指数,初步设计嘉兴新丰生姜气象指数保险方案。  相似文献   
78.
肥料质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肥料登记管理对保证肥料质量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介绍辽宁省肥料登记管理工作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总结分析目前辽宁省肥料登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9.
以青海省乐都县、互助县6条侵蚀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研究区域的降雨、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数据,系统分析了各因子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年侵蚀厚度与年降雨总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容重、植被覆盖度和坡度三个因子的共同作用对侵蚀量有显著的影响。区域内各影响因子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大小排序为:植被盖度坡度土壤容重土壤可蚀性降雨侵蚀力,再次说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区域水土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80.
在青海省黄土丘陵区设立了72个山生柳标准样地,采集标准植株样品,测定其生物量,并研究了立地因子对区域山生柳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样地山生柳生物量变幅较大,在0.34~31.19t/hm2,样地平均生物量为6.17t/hm2;山生柳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占总生物量的59.71%,地下部分平均占40.28%,不同土质类型中草甸土、灰褐土地区山生柳茎根比偏小,显示出山生柳根系的发育相对较强;山生柳林总生物量与盖度成正相关,与坡度、坡位没有明显正相关联系,在海拔为2 800~3 400m的陡坡、中坡位及阴坡条件下显示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