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17篇
  34篇
综合类   428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子君 《新农村》2010,(8):42-42
雷雨天气常常会发生一些雷击事件,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及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其实雷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在不同场合防避雷电的常识,某些雷击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2.
针对水稻图像中复杂背景带来的病斑难以识别、检测速度慢等问题,以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胡麻斑病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的水稻病害检测方法,该方法以YOLOv4模型为主体框架,采用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3代替原始主干网络CSPDarkNet-53,并通过在颈部网络添加坐标注意力模块(coordinate attention module,CAM)来提高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的识别准确率均有所提升,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为85.34%,与原始YOLOv4模型相比,mAP提高了 1.32%,每秒钟检测图像的帧数(frames per second,FPS)为53.43帧/s,检测速度提高了 49.62%,说明研究得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平均准确率及较快的检测速度,能够用于田间复杂环境下的水稻病害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73.
为了加强农机推广系统的形象宣传,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在组织公开征集的基础上,经过几轮的筛选评审,最终确定了中国农机推广标识(见本刊中心彩页广告),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了商标注册。  相似文献   
74.
磷肥对甜玉米籽粒植酸和锌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磷肥对甜玉米籽粒营养特性的影响, 利用不同品种的磷肥定位试验以及磷肥梯度水平试验, 探讨甜玉米籽粒植酸、磷(P)、锌(Zn)含量及Zn有效性的时间(不同灌浆期)和空间(果穗上、中、下部; 籽粒果皮、胚乳和胚)变化及其对外源磷肥的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甜玉米籽粒的P和植酸含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Zn含量及其有效性则呈现下降趋势。磷肥投入对吐丝后16~24 d籽粒的植酸、P和Zn的积累(mg plant-1)的影响最为显著, 而对不同灌浆时期Zn有效性均表现出抑制效应。在中磷水平下, 果穗不同穗位籽粒植酸(g kg-1)和Zn有效性的差异并不显著。高磷水平显著提高了中、下部果穗植酸的含量, 但对不同穗位籽粒Zn含量和Zn有效性均存在抑制效应。对籽粒内不同部位(果皮、胚乳和胚)进行比较, 植酸、P以及Zn含量均以胚中含量最高, 积累量占比则以胚乳中最高; 而Zn有效性以胚中最高。高磷处理可显著提高籽粒内不同部位植酸和磷含量, 降低Zn含量及其有效性。综上, 合理磷肥施用可促进籽粒Zn积累, 而过量磷肥投入会显著增加不同灌浆时期, 以及胚乳和胚中的植酸含量和积累量, 并最终对甜玉米不同穗位籽粒和籽粒内不同部位Zn有效性都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 相关研究或为甜玉米籽粒Zn有效性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5.
将病毒的全基因组分成3个重叠的区段分别扩增出来,把这3个片段连接到载体中。以这3个片段为模板,通过融合PCR方法,获得JEV的全长cDNA。以cDNA为体外转录的模板,体外转录获得病毒mRNA,转染BHK-21细胞,拯救JEV病毒。通过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蛋白水平等几个方面对恢复病毒进行鉴定,并测定恢复病毒的生长曲线和LD50。结果显示,获得了全长cDNA,体外转录获得的病毒RNA转染BHK-21细胞后,二代恢复病毒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均为阳性。空斑试验表明,拯救病毒与原病毒空斑表型类似;恢复病毒与亲本毒相比在BHK-21细胞上生长更快;恢复病毒的LD50与亲本毒类似。  相似文献   
7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倾其一生的求索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他巨大文学成就的渊源。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其追求企业愿景、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以“创新成就未来”为企业精神的大庆市田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庆田丰)自2001年成立以来,  相似文献   
77.
肉鸡鸡白痢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北京郊区某肉鸡养殖户的2 000只7日龄雏鸡出现拉白色稀粪,肝脏有黄色结节等症状和病变的疾病。为探索该病病因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病鸡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生化试验、PCR及16 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出1株鸡白痢沙门菌。该分离株感染试验鸡能复制出与其临床表现一致的病例并能引起死亡。表明鸡白痢沙门菌是危害北京郊区该养殖户肉鸡的病原。  相似文献   
78.
伊朗养蜂的历史悠久,其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意大利蜂的饲养。据农业部统计资料表明,由近4万名养蜂者饲养1百多万群蜂。近10年来,伊朗养蜂业发展很快,城乡的很多居民把养蜂视为有利可图的工作。每个养蜂者管理的蜂群数从12群到1000群不等,据估计1985年蜂蜜总产量大约为8000吨。  相似文献   
7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化处理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脱毒效果及其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对人工感染2 550μg/kg AFB_1的玉米和大米混合物(1∶3)进行氨化处理,分为对照组(Ⅰ组,未处理)和试验组Ⅱ(0.1Mpa,1h)、Ⅲ(0.1 Mpa,2h)、Ⅳ(0.1 Mpa,3h)、Ⅴ(0.2 Mpa,1h)、Ⅵ(0.2 Mpa,2h)、Ⅶ(0.2Mpa,3h)、Ⅷ(0.3Mpa,1h)、Ⅸ(0.3Mpa,2h)、Ⅹ(0.3Mpa,3h)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不同氨化处理的AFB_1的脱毒效果及混合物的营养成分。试验二:研究氨化处理AFB_1对奶牛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Ⅰ组,未处理)和试验组Ⅱ(0.3Mpa,1h)、Ⅲ(0.3Mpa,2h)、Ⅳ(0.3Mpa,3h)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体外发酵2、4、8、12、24和48h的产气量、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显示:在试验一中,试验组粗蛋白质(C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Ⅹ组(0.3 Mpa,3h)AFB_1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除Ⅶ组外)(P0.05)。在试验二中,Ⅳ组(0.3 Mpa,3h)发酵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外发酵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降解率(除48h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Ⅱ(0.3Mpa,1h)和Ⅲ组(0.3Mpa,2h)组效果不明显。综上所述,氨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样品中AFB_1含量,提高CP含量,改善瘤胃发酵,其中0.3Mpa、3h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0.
冈子 《百姓》2005,(3):58-59
玛丽娜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手下有50多人听她调遣.尽管她还没到40岁,可她特别喜欢下属们当面称呼她为"我们的妈妈".她的事业很顺利,员工们都非常喜欢、爱戴她,因为她给每个人提供了丰厚的薪水和良好的工作条件.许多人甚至爱上了她.女人们羡慕她、常常背地里研究她的衣服样式;而男人们呢,当美丽、苗条、端庄、文雅的她走过时,大家都直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