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苹果绵蚜是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地区之间苹果苗木及果实交易频繁,增加了苹果绵蚜传播扩散的机会。因此,了解其发生扩散的原因,加强检疫,探讨出综合治理技术以控制其为害,对保证苹果安全、稳定发展,促进销售,扩大出口是十分必要的。1发生扩散情况苹果绵蚜于1996年传入郑州市,1997年开始在个别县零星发生。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苹果绵蚜曾一度迅速蔓延,波及全市1/3的县(市、区),重发生果园虫株率最高达81%~83.3%,严重威胁苹果生产安全。为遏止其迅速蔓延的势头,市植保植检站制定了严格的普查与控制措施,每…  相似文献   
102.
白绢病属土传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无性阶段称齐整小菌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有性阶段为罗代阿太菌〔Atheliafolfsii(Curiz)Tu&Kimbiough〕。此病寄主广泛,仅蔬菜就有20种以上,如黄瓜、西瓜、苦瓜、南瓜、茄子、番茄、辣(甜)椒、韭菜、菜豆、扁豆、胡萝卜、马铃薯、黄花菜、百合、魔芋、菊花等。白绢病在南方多见,在北方发生较少。2000年春季,河南西部温室中茄子白绢病发生较重,病株率达10%~20%,实属少见。为此笔者对温室白绢病做了调查,同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防治,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1症状及发…  相似文献   
103.
ob和obR基因     
胡兰  胡锐  刘梅 《猪业科学》2004,21(2):23-24
ob基因主要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产物对体重、能量代谢、动物繁殖、胚胎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外。这种调控作用是通过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和相应的信号转导系统实现的,obR基因产物是一种跨膜受体,与Leptin有很高的亲合力。本文将对ob和obR基因的定位、结构、表达、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为揭示不同滴灌处理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规律。采用PVC管栽试验,研究拔节期后每次每管滴灌量0.94kg,4种滴灌量处理每管10.36kg(滴11次,W4)、每管8.48kg(滴9次,W3)、每管6.59kg(滴8次,W2)、每管5.65kg(滴灌6次,W1)对0~100cm土层含水量、‘新冬18号’根系干质量、叶面积、光合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灌次数和总滴灌量的增加,0~40cm土层含水量也增加,拔节期至成熟期间根系干质量、叶面积、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增加,W4的最大根系干质量、最大叶面积、光合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较W1增加28.50%、71.77%、77.3%、37.75%、78.17%,产量构成因素中仅千粒质量随滴灌次数和总滴灌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少量(每次30mm)多次(11次内)滴灌方式的小麦生育中后期40cm以下土层容易干旱,是导致冬小麦早衰,降低千粒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继玉米大小斑病之后,近年来在玉米上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而且有加重趋势的玉米叶部病害。2010年该病发生较重,笔者就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方法,为搞好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大骨鸡血液生化遗传标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大骨鸡为试验材料,采用光度比色、电泳等方法测定了目前公认的几种血液生化遗传标记,如谷丙转氨酶(GPT)、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全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等,结果表明大骨鸡LDH没有多态性,AKP具有多态性,血清蛋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性别间GPT、AKP具有明显差异,全血G—6—PD活性很高。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短期和长期试验相结合,研究减施磷肥对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的影响。短期试验设置常规基施磷肥(P1)、磷肥减半基施(P2)和磷肥减半且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P3)3个处理,以常规稻粤晶丝苗2号和杂交稻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进行早晚两季试验;长期定位试验包含不施磷(M0)和常规施磷(M1)2个处理,采用9年18季试验数据。短期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磷素积累量与利用等性状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1、P2和P3处理间土壤总磷和可溶性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并且田面水总磷和可溶性磷含量在全生育期内无显著差异。P1、P2和P3处理的磷素盈亏率分别为8.7%、-35.3%和-31.8%,P1处理可达到土壤磷素表观平衡。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M0处理的产量随种植季节数增加而下降,3年6季内M0与M1处理产量相当。根据目前稻田土壤磷含量情况,在生产上3年内磷肥减半施用,既不影响水稻产量,又可降低稻田磷素损失风险,是兼顾产量和环保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华南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量,从低碳品种筛选、节水减排灌溉、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介绍了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情况。综述了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重点。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节水节肥、减排控污、增产增收,实现了低碳与高产的协调,应用前景好。目前,该技术主要存在可用品种少、种植模式单一、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今后,在加大政策支持的同时,亟需加强品种筛选、模式集成、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