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165篇
  127篇
综合类   1107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79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囤玉3318是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用自选系J9078作母本、自选系J12Q008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并于2018年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广适、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南部复播区种植,适宜密度4 500~4 800株/亩。  相似文献   
102.
防治暴发性水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与适期界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表明,在稻纵卷叶螟暴发情况下,以20%毒死蜱1 200 m l/hm2 1.8%阿维菌素600 m l/hm2的保叶、杀虫效果最好,1、2龄幼虫期用药,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且持效期在15 d以上,是大发生年份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配方。15%安打和3%氟铃脲对高龄纵卷叶螟幼虫效果较为理想,3龄期用药,保叶、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且持效期在10 d以上,是极为理想的补救药剂。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檫木花粉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檫木花两性,具4药室,腺体马蹄形,药囊瓣裂.单核小孢子核大,位于中央,随着小孢子液泡化,分化出2个大小不等的核,最后形成具有营养核和生殖核的成熟二细胞型花粉粒.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成熟花粉粒为圆球形,外壁布满刺状突起,花粉粒不具萌发孔.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外到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表皮细胞1层,发育过程中始终存在;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时形成带状纤维层加厚;中层细胞、绒毡层细胞,在花粉粒发育成熟时退化消失.花粉粒形成过程中出现空腔花粉、花粉粒降解的现象,导致花粉异常,直接影响檫木的花粉质量和活力,从而影响结实.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栓叶野茉莉(Styrax suberifolius Hook.et Arn.)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方法]测定栓叶野茉莉种子发芽率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内含营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栓叶野茉莉种子发芽率在置床后15 d迅速升高,在整个发芽过程中呈"S"形变化,最终达到18.5%;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淀粉含量恰好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萌发过程中不断上升,最终达到256.18 mg/g(FW);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在置床后20 d内保持较高水平,随后大幅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现出单峰特性,在第10天达到最大值。[结论]较高的淀粉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利于栓叶野茉莉萌发过程中淀粉水解及可溶性蛋白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TBO+反硝化池组合工艺冬季运行效果。[方法]通过加热风机对深渗滤系统进行充氧,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溶解氧和温度,从而形成TBO工艺(保湿生物膜曝气技术),并与反硝化池组合形成新的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COD去除效率提升了12%,平均去除率达到85.0%;NH_3-N去除效率提升了10%左右,平均去除率达到79.8%。[结论]该组合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氮磷去除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并适应安徽省皖北地区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06.
为构建TRDMT1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系,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TRDMT1基因第1个外显子前插入BGH Ploy(A)转录终止序列,终止TRDMT1基因表达。利用重叠PCR方法合成sgRNA序列,构建TRDMT1-gRNA载体及含不同抗生素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TRDMT1-LOXN-Puro和TRDMT1-LOXP-Neo;将同源重组载体TRDMT1-LOXN-Puro、TRDMT1-LOXP-Neo及TRDMT1-gRNA、Cas9表达载体MLM3613共转染HEK293细胞;利用Puromycin和Neomycin抗生素筛选细胞,通过RT-qPCR检测TRDMT1基因转录终止效率。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和划痕试验检测TRDMT1基因敲除对HEK29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TRDMT1-gRNA载体及TRDMT1-LOXN-Puro、TRDMT1-LOXP-Neo同源重组载体;与正常HEK293细胞相比,试验组TRDMT1表达量仅为1%;TRDMT1基因敲除后显著影响HEK293细胞增殖和迁移。这一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TRDMT1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系(HEK293-TKO),为RNA甲基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TRDMT1基因可能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相似文献   
108.
以深耕(常规耕作)、秸秆还(不还)田为要素组合5种不同处理,研究其对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灌浆速率(百粒重)、下部茎节、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籽粒在灌浆前期干重快速增长,而后平缓持续增长;秸秆还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较大,对下部茎节的节长和茎粗影响也较大;隔1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在夏玉米的各个测定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处理。可见,深耕和秸秆还田可增加夏玉米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为建立一种运用可视芯片技术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志贺菌Shigella、沙门菌Salmonell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方法.分别选取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中编码脂多糖O157抗原的基因(rfbE)...  相似文献   
110.
对全球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海洋模式(Global-FVCOM)计算的全球海洋潮汐东中国海部分进行了验证。模式与资料的比较范围为24°N到41°N、118°E到132°E。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东中国海的M2、S2、K1、O1分潮的同潮图。分潮计算结果与东中国海区域99个实测站点比较结果总体较好,局部区域水深和网格精度欠缺导致偏差偏大。M2分潮振幅均方根偏差为15 cm,迟角均方根偏差为10°,K1分潮振幅均方根偏差为8.2 cm,迟角均方根偏差为9°。初步结果将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全球多尺度潮流-洋流耦合模型。研究亮点:采用全球一体化的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模式计算了全球潮汐,东海潮汐比较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反演了该地区潮波特征。全球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全球变化和近海变化的理解,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