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47篇
  56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受复杂作业环境影响,轴流式花生捡拾收获机的风选过程存在风选损失率高、含杂率高等问题,通过开展不同条件下的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了4种颗粒的速度、位移及轨迹变化情况,确立了由横流风机、主离心风机、副离心风机组配的三风系风选系统的工作参数及其范围,并基于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理论,以横流风机转速、吸秧高度、吸杂高度三因素作为影响因子,开展响应面试验研究,分析各因素对风选损失率和含杂率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风选损失率影响由大到小为吸杂高度、横流风机转速、吸秧高度;含杂率影响由大到小为横流风机转速、吸杂高度、吸秧高度,求解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横流风机转速1 508 r/min、吸秧高度181 mm、吸杂高度211 mm,对应的风选损失率为1.52%、含杂率为1.01%,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1.42、1.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2.
链杆式升运器薯土分离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采用链杆式升运器作为输送分离装置,是杆条升运链式甘薯收获机的典型代表机具。为改进链杆式升运器设计、减小输送分离和抛薯过程中对甘薯的损伤,以商薯19、阜薯24、郑薯20为对象,采用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进行甘薯收获试验,运用力学、运动学等原理,结合试验分析,研究链杆式升运器在输送分离、抛薯过程中产生损伤的原因和减小损伤率的措施。结果表明: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主要损伤形式为表面擦伤,同时伴有压损、薯肉缺损、断裂等特征。损伤主要由输送分离时土块、甘薯、链杆等对甘薯挤压、冲击、摩擦以及抛薯时甘薯撞击地面所产生的冲击造成。通过优化链杆式升运器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甘薯损伤率降至约1.5%。  相似文献   
163.
我国旱地移栽机械概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旱地移栽机械的研发现状,对国内常见的旱地移栽机械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旱地移栽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论述了国内旱地移栽机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4.
165.
花生全喂入摘果装置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花生生产产业的基本情况及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的应用现状,从工作原理、结构类型等方面详尽地论述了现有典型的全喂入摘果装置,并指出了花生全喂入摘果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花生摘果装置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6.
根据种子丸粒化的农艺要求,提出了丸粒化设备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的设计原理:丸粒釜采用整体荸荠式,转速实现无级调速,功率为3kW,倾角0°~45°可调;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均采用水平振动输料器,实现均匀进出料;烘干采用电加热式低温热风干燥,出风口温度限定在60℃以内;供液采用电动高压无气泵,流量为0~1.5L/min可调,压力为0~18Mpa可调,喷头选用扇形实心雾喷头;控制系统设计为手动和自动2种模式;对油菜种子丸粒化的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模式下,每次喷液30s以上(供液量在60mL以上)、加粉超过20s(粉料质量在1.2kg以上)的工况时,油菜种子丸粒化质量较差;若每次喷液、加粉时间在12s以内(供液量在25mL以内,粉料质量在0.6kg以内)时,油菜种子的丸粒化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7.
大蒜机械切须技术研究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机械化大蒜联合收获过程中的作业需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仿形浮动功能的大蒜切须机构。以射阳黑龙蒜为研究对象进行切割线速度试验、切须长度试验,确定能够使蒜须有效分离的切割线速度应大于10.5m/s,切须长度在10mm以内分离效果较好。同时,在满足有效切须条件下,开展大蒜切须试验台工作参数优化试验,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切须刀转速3 500r/min(切割线速度17.2m/s)、夹持链输送速度0.6m/s和顶隙20mm,此时切须合格率88.3%,切伤率2.5%,即一组60个个体切须合格的为53个,被切伤的蒜瓣数为12瓣。  相似文献   
168.
大蒜果秧分离机构参数优化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14,他引:3  
为了提高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作业质量,降低蒜头的平均留茎长度、伤损率、提高切痕合格率,该文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在构建的大蒜果秧分离试验台上,对主夹持链输送速度、蒜株夹持角度、蒜株夹持高度、夹持株数等影响其作业质量的4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果秧分离质量有较大影响,综合优化结果为主夹持链输送速度1.05 m/s,蒜株夹持角度77°,蒜株夹持高度220 mm,夹持株数2株,此时平均留茎长度为36.9 mm、伤损率为2.23%、切痕合格率为98.29%。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果秧分离机构的结构完善设计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9.
<正>当前,国际上机械化挤奶技术设备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主要生产商有瑞典利拉伐公司(deLaval)、德国韦斯伐利亚公司(Westfalia)、日本优利农集团(ORION)、美国博美特公司(BO BOUMATIC)等。  相似文献   
170.
花生膜上播种技术及其设备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花生膜上播种技术原理及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花生膜上播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现有典型花生膜上播种机具及特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花生膜上机械化播种技术的重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该类机具的研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