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1篇
  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企业专利信息的利用及其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专利信息的内涵、专利信息的作用及专利信息的分析工具,介绍了专利信息检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
丙环唑·苯醚甲环唑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黑粉病是杂交制种稻上的主要病害,直接危害谷粒,结实粒数减少,一般发病田块减产5%~10%,收获时病谷破裂散出的黑粉粘附在健谷表面,影响种子质量,降低产值。为寻求防治粒黑粉病的理想药剂,探讨其防治技术,有效减轻粒黑粉病的危害,提高杂交制种稻的经济效益,我们于2007年对新型高效复配杀菌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进行了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小区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模拟Cr(Ⅵ)污水灌溉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以及反硝化活性均与Cr(Ⅵ)灌溉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Cr(Ⅵ)灌溉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氨化作用在低浓度Cr(Ⅵ)(10mg·L-1)污灌下明显增强而在高浓度Cr(Ⅵ)(50mg·L-1)污灌下明显减弱;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基础呼吸强度以及脲酶活性与Cr(Ⅵ)灌溉浓度负相关性较好且在水稻各生育期均比较稳定,是水稻土Cr(Ⅵ)污染评价灵敏的生物学指标.(2)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生物活性对Cr(Ⅵ)污灌处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反硝化活性、过氧化氢酶以及脲酶活性对Cr(Ⅵ)污灌敏感性总体上表现为生育前期高于生育后期.(3)加Si处理明显缓解Cr(Ⅵ)对土壤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基础呼吸强度以及反硝化作用的抑制,但促进了Cr(Ⅵ)对土壤脲酶活力的抑制以及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4.
植物单宁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单宁抗氧化性、抑制微生物、抗肿瘤等生理作用,同时论述了它与其它酶和蛋白质、金属离子等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5.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 (free air CO2 enrichment,FACE) 系统,CO2浓度设正常CO2 (ambient, AMB) 和高CO2 (FACE,AMB + 200 μmol/mol) 2个水平,施N量设低氮 (LN,15 g/m2,以纯氮计)、中氮 (NN,25 g/m2)和高氮 (HN,35 g / m2) 3个水平,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结实期剑叶和倒2叶的内肽酶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同AMB相比,FACE处理使剑叶抽穗后10 d、20 d以及倒2叶抽穗到抽穗后20 d内肽酶活力明显提高,但使剑叶成熟期内肽酶活力明显下降;使剑叶抽穗后10 d、20 d和成熟期以及倒2叶抽穗到成熟期内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FACE对抽穗后10 d、20 d叶片内肽酶活力和比活力影响较大,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影响较小。同LN相比,HN使灌浆前期叶片内肽酶活力明显降低,灌浆中后期则呈增加趋势;HN降低了叶片各期内肽酶比活力,灌浆前期降幅大于后期。 2) 同AMB相比,FACE使叶片抽穗后10 d至成熟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同LN相比,HN明显减缓FACE处理对抽穗后10 d至成熟期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除成熟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内肽酶活力呈正相关外,结实期剑叶及倒2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应时期内肽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FACE处理下水稻剑叶及倒2叶结实中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结实期叶片内肽酶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6.
稻丰散、稻唑磷防治稻田灰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稻丰散EC、稻唑磷EC对灰飞虱低龄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防治效果优良。稻丰散每h卉用量1.2L、稻唑磷每hm^2用量1.35L,药后1d、3d、7d的防效均在98%以上,与毒死蜱每hm^2用量1.5L防效相近,极显著优于噻嗪酮每hm^2用量0.6kg的效果,是防治灰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7.
不同生育阶段燕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中度干旱(MD,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5%)、重度干旱(SD,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5%)两个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温室盆栽燕麦不同生育阶段(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的生长性状、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CK)相比,干旱胁迫处理均显著(P<0.05)降低了燕麦苗期、分蘖期、拔节期3个...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北京鸭蛋品质的遗传规律,试验选取600只健康的北京鸭母鸭鸭苗,从1日龄饲养至70周龄,记录23~70周龄试验鸭每天的产蛋数,统计每只鸭每周产蛋数(记为周总产蛋量),计算周产蛋率;30周龄开始连续收集鸭蛋5 d,测定和计算试验鸭群鸭蛋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重、蛋黄比、蛋壳重、蛋壳比;采用ASReml-R软件中的多性状动物模型计算蛋品质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和遗传力。结果表明:北京鸭周产蛋率在30周龄达到最高峰,30~40周龄周产蛋率维持在90%以上,30~70周龄周产蛋率保持在80%以上。北京鸭30周龄蛋重为81.47 g,变异性较大;蛋形指数为1.38,蛋壳强度达到46.19 N,哈氏单位达到了82.91,蛋黄颜色为2.26。蛋重、蛋壳强度、蛋壳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43,0.42,0.46,属于高遗传力性状;蛋黄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周总产蛋量的遗传力均在0.30以下,属于中低等遗传力性状。蛋重与蛋黄重、蛋白高度、蛋壳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黄颜色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壳重与蛋壳强度、...  相似文献   
39.
发酵稻草经口投入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经过纤维分解菌发酵处理后的稻草粉制成100mg/ml、150mg/ml悬混液,用大鼠连续灌胃,作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测定LD_(50))。进而将发酵稻草按饲料配比的5%、10%、15%、20%取代麸皮或三等粉,饲喂30日,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期观察大鼠的行为、精神、粪便等情况,并逐日记载每组的采食量,分别于第15日、31日晨空腹称重。第31日称重后,采取大鼠心血,进行多种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测定,最后进行大体解剖。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稻草经口急毒试验,一次性投入剂量达到国际公认的“食品毒性六级分级标准”所规定的2级——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日均采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F>0.01),但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F<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末活鼠的大体解剖,各器官、组织均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血液生理参数如红、白血球计数、血红素含量均正常。血清尿素氮、直接及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等血液生化参数均属正常生理范围。但反映肝功能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对照组正常,试验组有1/3大鼠高于正常生理范围。  相似文献   
40.
旨在估计鸭颈椎、胸椎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为未来选育北京鸭鸭脖与胸肌率性状提供依据。本试验以北京鸭×绿头野鸭F2代资源群体405只鸭(50♂、355♀)为研究材料,于49周龄屠宰,统计颈椎数、胸椎数、体长、体重、颈长、颈重、颈围、颈长/体长、颈重率、龙骨长、胸肌重和胸肌率,使用MTDFREML软件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表明,颈、胸椎数变异在不同群体之间有所差异。鸭的颈椎数、胸椎数、体长、体重、颈长、颈重、颈围、颈长/体长、颈重率、龙骨长、胸肌重和胸肌率的遗传力分别是0.08、0.65、0.49、0.47、0.36、0.45、0.38、0.18、0.43、0.55、0.40和0.48。颈椎数和颈长、颈重、颈重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遗传相关(0.40、0.13和0.23)和表型相关(0.29、0.17和0.19),颈椎数对鸭的颈长、颈重、颈重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胸椎数与龙骨长、胸肌率之间不存在显著遗传相关(0.01、0.03)和表型相关(0.05、-0.05),胸椎数对鸭的龙骨长、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龙骨长和胸肌重、胸肌率之间有显著的正向遗传相关(0.72、0.11)和表型相关(0.49、0.32)。结果表明,鸭群体中存在颈、胸椎数目变异;通过选择增加群体的颈椎数量可以提高鸭脖的重量;选择增加群体的胸椎数量不能直接提高胸肌率指标,而通过测量龙骨长指标选择提高胸肌率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