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研究旨在克隆中国草原红牛肝配蛋白A5(ephrin A5,EFNA5)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EFNA5基因在中国草原红牛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以中国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EFNA5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076432.1)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EFNA5基因的完整编码区(CDS)序列后进行测序验证,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应的氨基酸序列蛋白理化特性并预测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亲/疏水性和磷酸化位点;预测蛋白二级结构并构建蛋白三级结构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FNA5基因在中国草原红牛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EFNA5基因与普通牛和美洲野牛相似性最高,分别为100%和99.8%,与羊、人的相似性分别为95.6%、97.2%,与海豚、鸡、马、猕猴、小鼠和猪的相似性较低,分别为83.6%、85.8%、84.5%、84.9%、84.1%、82.8%;EFNA5基因CDS大小为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EFNA5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1183H1791N315O339S13,总原子数为3 641,分子质量为26.266 ku,理论等电点为5.97,不稳定系数为49.66,总平均亲水性为-0.313。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发现,EFNA5蛋白共有27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EFNA5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26.1%)、分泌系统囊泡(27.1%)、细胞核(13.0%)、线粒体(13.0%)、质膜(8.7%)、内质网(4.3%)、高尔基体(4.3%)、细胞骨架(4.3%)及液泡(4.3%)中;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转角、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占18.9%、30.2%、26.4%和24.5%,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EFNA5基因在中国草原红牛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差异较大,在肾脏和胃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肺脏组织中表达量最少。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草原红牛肉质候选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使动物的防疫监督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在目前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我省畜牧部门根据豫政文(2003)222号文件精神在省际周边地区和交通要道设立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为疫病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笔者近两年多在检查站的工作实践,就如何进一步改进检查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些看法。1存在问题1.1闯站现象严重,执法人员缺乏对闯站者惩罚的法律依据。公路检查站进行监督检查时,大多数经营者能够配合停车接受检查、消毒,但部分经营者自知运输的…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猪β-防御素110(PBD-110)基因多态性及其在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试验以野杂猪、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分别扩增PBD-110基因编码区(CDS)和内含子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探究3个群体猪肝脏和脾脏的组织表达差异。试验成功扩增出猪PBD-110基因CDS区和内含子区,测序证实3个群体猪PBD-110基因CDS区不存在突变位点,基因组PCR产物测序发现在内含子1存在C314T突变位点,3个群体多态性分析发现CC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750、0.781和0.516。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同时发现该位点在3个群体中均处于平衡状态(P>0.05),且处于中、低多态性状态(0.25 < PIC < 0.5;PIC < 0.25)。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PBD-110基因在3个群体猪肝脏和脾脏中均有表达,且存在表达差异,提示PBD-110基因可能与民猪、野杂猪抗病力较强有关,在天然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吉林芦花鸡的早期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Gompertz 和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吉林芦花鸡 0~21周龄体重指标进行曲线拟合,并对120日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的拟合度较高,R2均超过0.99,均能拟合吉林芦花鸡生长曲线,其中,Gompertz 模型的拟合度最高,拟合效果最好。120日龄吉林芦花鸡的体重与体尺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公鸡体重与胫长、胸深、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龙骨长、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鸡体重与体斜长、胫长、龙骨长和胸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5.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传统利用遥感数据对作物分类的精度较差,一直制约着作物分类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落地应用。为此,课题组基于能够反映作物生长参量的时间序列、物候节点的空间特征、空间特征的时间序列,构建了用于作物分类的特征属性集合。结果表明,融入作物生长参量时间序列、物候节点的空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的时间序列的特征属性集合可以显著提高作物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26.
试验旨在分离绵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建立绵羊S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种子细胞。以新生健康绵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胶原酶Ⅳ和胰酶两步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并纯化SMSCs。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鉴定SMSCs标记基因配对盒基因7(paired box 7,Pax7)、结蛋白(Desmin)和生肌调节因子1(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 1,MyoD1)的表达情况;用血清撤离法诱导SMSCs向成肌细胞方向分化,成肌诱导后观察肌管的形成,免疫荧光法检测成肌分化特异性标志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扩增条带与预期相符,所分离细胞表达SMSCs标记基因Pax7、DesminMyoD1;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细胞表达SMSCs标记蛋白Pax7、Desmin和MyoD1;成肌诱导后镜下可见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的肌管,并表达成肌特异性标志MHC。本试验分离了绵羊SMSCs,建立了适用于绵羊SMSCs的体外培养体系,并成功进行了成肌诱导分化,为今后研究绵羊骨骼肌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试验材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肝配蛋白A5(Ephrin A5,EFNA5)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RTKs)成员之一,定位于细胞膜,在皮肤、脑、脾、肾脏、心脏和脂肪中均有较高表达。EFNA5能够与其受体结合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神经发生、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平衡葡萄糖稳态、维持晶状体发育、调控雌性哺乳动物生殖、动员脂肪产热等。本文对EFNA5基因的定位、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在癌症及畜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EFNA5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29.
肖成 《农村电气化》2016,(10):33-34
某变电站曹安线开始进行动力伞展放引导绳施工,施工次日,引导绳受潮湿影响绝缘性能下降,与管母线上部软跨线发生放电,经现场调查误将乐安N1塔作为曹安N101塔,提前投绳,造成影响变电运行的隐患的产生,提出严格加强现在安全监督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30.
研究旨在探究沃金黑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FGF14)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实验采集195头沃金黑牛(6~24月龄)血液,提取DNA,通过PCR测序技术检测沃金黑牛FGF14基因存在的突变位点,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并构建单倍型,用SPSS 21.0软件分析不同单倍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沃金黑牛FGF14基因第4外显子共检测到3个SNPs位点,共构建5种单倍型和8种双倍型,仅S1、S3 2个SNPs位点为强连锁不平衡关系;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SNPs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参数分析可知,3个SNPs位点纯合度较高,多态信息含量(PIC)表现为第1、3处SNPs位点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