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45篇
  41篇
综合类   400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通过对南四湖的现状及污染情况的介绍,作者提出了保护南四湖水源、消除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2.
引起猪回肠炎的病原是专性胞内寄生菌——劳森氏菌(劳森氏胞内菌),此菌最容易在肠陷窝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内生长。劳森氏胞内菌是一种弯曲或直的弧状杆菌,末端渐细或钝圆,革兰氏阴性菌。该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和碘剂敏感。  相似文献   
973.
根据东北虎繁殖生态的特点,合理的设置笼舍,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种虎之间的血缘选择,以及一支较强责任心和饲养经验的饲养队伍,都是促使种虎发情并成功交配受孕的必要条件.母虎的孕期和产后的加强管理,都能够避免母虎产后出现食仔或弃仔现象的发生.通过多方面的结合,能够提高东北虎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974.
通过实验室鉴定和农村试养,对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云南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云南省蚕业生产条件下,该品种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茧丝质较好,且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可在云南省夏、秋蚕期和部分地区春蚕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5.
雄蚕品种研究现状及其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雄蚕品种研究现状 作为蚕品种育种技术的又一次革命——专养雄蚕技术,在我国自1996年从俄罗斯引进雄蚕品种的基础材料到第1个实用品种秋华×平30通过省级审定,历经10年。回顾十余年研究历程,整个过程可分成3个阶段:1996~2000年为第1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研究引进材料的性别控制可靠性、引进材料系统选纯及与我省现行优秀的家蚕品种组配杂交组合.其中以夏4×平1及夏5×平2为这一阶段的代表品种。  相似文献   
976.
力克螟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几年来诸暨市单季稻上的稻纵卷叶螟连年大发生,而目前推广应用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都不甚理想,为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我们在2003年和2004年对力克螟进行了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以期找到对稻纵卷叶螟防治高效、成本与目前推广药剂相当及使用时间符合农民习惯的好药剂,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7.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特性,挥发物与韧皮部取食的昆虫,茉莉酮酸(JA)与挥发物的释放,C6挥发物与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挥发物的诱导物及挥发物的生态学功能,为以后研究植物挥发物、植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天敌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8.
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与枯枝落叶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羊草草原的分解者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峰值交替出现在7~9月份,该时期正是枯枝落叶分解的旺盛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与枯枝落叶最大损失量相吻合。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枯枝落叶失重变化一致。分解者的不同类群,对枯枝落叶的分解作用不同,分解主要由土壤微生物来完成,分解强度占年损率的97%,其中放线菌分解能力最强,真菌次之,土壤动物仅占3%。  相似文献   
979.
幼虫密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菜蛾幼虫密度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温度(22±1)℃,RH70%~80%,光周期12L∶12D]对不同幼虫密度[1头.皿1、10头.皿1、20头.皿1、30头.皿1、40头.皿1(直径为9 cm)]饲养的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虫密度对小菜蛾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蛹重及成虫生殖等有显著影响。幼虫和蛹历期均以10头.皿1处理最短,且随幼虫密度增加而显著延长。幼虫至蛹的存活率以10头.皿1、20头.皿1处理较高,显著高于1头.皿1和40头.皿1处理。蛹重以1头.皿1处理最重,并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变轻。不同幼虫密度下羽化的成虫畸形率差异显著,以10头.皿1处理最低,其余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成虫产卵量以1头.皿1处理最高,随着幼虫密度增加,产卵量逐渐下降。雌、雄蛾寿命分别以40头.皿1、10头.皿1处理最长,密度过高时或过低雌雄蛾寿命显著缩短。生命表分析表明,幼虫密度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指数影响显著,以10头.皿1处理种群增长指数最高,幼虫密度过高或过低,种群增长指数下降。因此,幼虫密度是影响小菜蛾种群增长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80.
泸优069是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泸香078A与恢复系亚恢06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米质较优、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