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3篇
  13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随机方法的湖泊水质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泊水环境是一个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限制、参数众多、机理十分复杂的系统,因此将存在对水环境质量破坏的潜在风险。文中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方法对该湖泊水质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温度上升的5,6,7月份,乌梁素海水质超标风险率都超过了20%,按Ⅴ类标准控制的水质超标风险率在40%左右,非突发性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有机污染十分严重,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时期湖泊水环境质量遭到破坏的潜在风险的变化过程,为湖泊水环境风险的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调查结果显示,呼伦湖内共有底栖动物7种,隶属3门4纲6科。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2 ind/m2、1.598 g/m2,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底栖动物种类数明显增加。以底栖动物生物量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3.
氮素是影响湖泊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受气候干旱及上游用水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封闭性内陆湖都面临着湖面萎缩、湖水因营养盐浓度增加而逐渐恶化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高原境内封闭型内陆湖泊——达里诺尔湖为例,于2017年夏季采集湖水、间隙水、沉积物、入湖河流等样品。对湖泊氮素赋存特征、迁移趋势做出分析,并且对入湖河流携带的氮素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氨氮(NH_4~+-N)是上覆水中占比例最高的形态氮。总氮(TN)、硝酸盐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含量随水深从浅到深基本保持不变。只有B6、E2、E5样点的NH_4~+-N在水深1.5 m向下处含量有所波动。表层沉积物TN均值2 809.97 mg·kg~(-1),可交换态氮占TN含量6.74%;河水中占比例最高的形态氮是NO_3~--N,四条入湖河流中,TN、NH_4~+-N含量最高的是沙里河,NO_3~--N含量最高的是亮子河;每年由入湖河流携带入湖的TN量为120 t。总体来看,达里诺尔湖氮素赋存特征为:NH_4~+-N是上覆水的主导形态氮,TN及各形态氮含量在不同深度水层掺混均匀,无明显的分层现象。沉积物TN含量较高且氮素迁移能力较强。TN、NO_3~--N、NO_2~--N表现为由沉积物到上覆水的释放状态,而NH_4~+-N则以上覆水到沉积物的吸附状态为主。河流的输入对湖水TN含量有稀释作用,但会增加湖水NO_3~--N的负荷。  相似文献   
24.
额济纳河流域沙漠绿洲的生存策略,应建立水-土-植被-生态综合研究治理系统,水文水利学参数与地下水水力学参数是研究和综合优化利用本区水资源的重要基础依据。1987年至1992年的野外分类模拟实验长期观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区灌溉技术粗放,很大程度上还存在自然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从而产生一方面严重缺水植被枯死,另一方面水资源大量蒸发损失,北部潜水区开始积盐等。  相似文献   
25.
由于国内外的鱼粉供应紧张,且价格昂贵,质量不稳,所以还须寻找一条新途径来解决蛋白质的供给问题。为此,我们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采用了吉林省长春市英俊农工商公司研制生产的肠羽粉取代鱼粉进行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呼伦湖浮游植物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对呼伦湖浮游植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呼伦湖共有浮游植物142种属,隶属8门、22目、40科,其中绿藻门69种,硅藻门29种,蓝藻门27种,裸藻门5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2种,黄藻门4种,金藻门3种.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6.995 mg·L-1.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浮游植物种类生态学指标和PCQ模型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并验证了PCQ模型用于富营化评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7.
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水分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对沙地固定半固定沙丘中典型的灌木半灌木差巴嘎蒿、小叶锦鸡儿和黄柳植被类型区进行了土壤层及植被根系层水分状况的实地调查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出沙地不同灌木半灌木植物根系形态和土壤水分含量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植物根系发育层对应土壤含水量丰富区,并依据植物的生长形态推断出沙丘中这几种植被的演替规律。从而对干旱沙漠地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为西部大开发中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及“退耕还林还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赤峰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赤峰市农业结构调整和流域面源污染生态工程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填补当地非点源污染研究空白,采用输出系数模型(ECM),研究了赤峰市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赤峰市2011年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负荷量分别为21 176.9 t/a和3 024.0 t/a;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对研究区TN污染负荷贡献率的高低顺序为:大牲口养殖牧草地耕地羊养殖猪养殖农村生活或林地园地,而对TP污染负荷贡献率的高低顺序为:大牲口养殖牧草地或羊养殖猪养殖耕地农村生活林地园地。元宝山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的负荷强度最高,且TN负荷强度比TP负荷强度高很多,前者是后者的7倍左右;红山区、宁城县、松山区、敖汉旗和林西县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TN和TP负荷强度较小;其次是喀喇沁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和克什克腾旗。牲畜养殖业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负荷的显著影响因素;各区县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与TP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29.
呼伦湖浮游动物调查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探讨了呼伦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以及呼伦湖目前水环境状况。结果显示:呼伦湖共有浮游动物38种,其中轮虫19种,原生动物9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各5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179.3 ind/L和1.203mg/L。与上世纪80年代调查结果相比,呼伦湖原生动物中污染指示种的种群密度显著增多,而非污染指示种的种群密度却急剧下降。以浮游动物生物量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呼伦湖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及环境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呼伦湖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TN、TP和TOC)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表层沉积物进行了营养元素的环境评价和重金属的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新开河、乌尔逊河及克鲁伦河入湖点(A10、F9、I2)营养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其它采样点,且TOC与TN和TP的环境行为近似,说明TN和TP的沉积与生物有机质的沉积相伴随;呼伦湖沉积物碳氮比的均值约为10.2,说明内、外源有机质基本达到平衡状态。通过对沉积物的环境污染评价发现,呼伦湖沉积物有机污染较轻,仍处于较清洁状态,但有机氮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地积累指数评价显示,主要污染元素为Cd和As,Hg、Cu和Zn属于无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