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文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从国家、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油橄榄品种自由授粉的子代进行父本分析,研究品种间的亲和性,确定品种适宜的授粉树,为油橄榄建园品种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凉山州油橄榄园‘豆果’、‘鄂植8号’和‘九峰4号’3个品种的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利用12个SSR标记进行父本分析。[结果]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12个,平均9.08个,其中,DCA11和GAPU103A等位基因数(12个)最多。试验群体中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3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09,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75。12个SSR标记在95%的置信区间检测出父本的子代163个,占子代群体总数的79.9%,其中,‘豆果’子代44个,‘鄂植8号’47个,‘九峰4号’72个。在36个候选父本中只检测出20个子代,平均繁殖贡献率为5%,其中,大于5%的品种为:‘克罗莱卡’、‘佛奥’、‘城固32’、‘贝拉特’和‘巴尼亚’。3个试验品种所有子代均未发现自交现象。[结论]‘豆果’、‘鄂植8号’和‘九峰4号’均为自交不亲和品种。‘克罗莱卡’和‘佛奥’与‘九峰4号’和‘鄂植8号’的亲和性均较强,‘城固32’和‘贝拉特’与‘豆果’的亲和性较强。在油橄榄建园时,可以选择‘克罗莱卡’和‘佛奥’作为‘鄂植8号’和‘九峰4号’的授粉树,选择‘城固32’和‘贝拉特’可作为‘豆果’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93.
选用底栖硅藻菱形藻(Nitzschiasp.)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了CaCl2浓度、胶珠直径、接种密度及胶珠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后两因素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aCl2浓度对菱形藻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在2%CaCl2溶液中形成的胶珠里菱形藻比生长速率最高;(2)胶珠直径对菱形藻在初期和指数期的生长影响显著,且较小直径(2.5~3.0mm)的胶珠较适宜菱形藻生长;(3)随接种密度和胶珠密度的提高,菱形藻的比生长速率都有先增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密度较高(2.50×104~5.50×104mL-1)时,固定化组的比生长速率是对照组的2倍左右。胶珠密度为220粒/(100mL培养液)左右较适宜(胶珠直径3.0mm);(4)初始接种密度和胶珠密度试验中,蛋白质、总糖及粗脂肪的含量固定化组低于或相当于对照组,而叶绿素的含量固定化组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4.
利用植物绒毡层及花药发育特异基因创造雄性不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绒毡层是植物花发育中起独特作用的分泌细胞层,其活跃的代谢活动与小孢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TA13,TA29、A9等基因在绒毡层中特异表达,并有相似的表达模式,有着时间和空间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讨棉花叶片空间分布习性和产量的关系,通过调查不同密度棉花叶片的空间位置,以类内平均聚类法分析不同叶片空间的分布情况,得出单株叶片在不同尺度聚集成的类别数与对应尺度的双对数图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直线关系(叶片聚集成的不同类别数与相应尺度成幂律关系).可以用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和满足直线关系的范围描述叶片的空间分布特性.这些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是:直线斜率绝对值增加,小区产量提高;满足直线关系的范围扩大以及直线区范围的初始值较大,则单株结铃数增多.  相似文献   
96.
张彬  王翠芹  高敏  张轶  顾铭  王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71-12373
[目的]建立Q Sepharose FF分离藻红蛋白的工艺方法并验证其放大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洗脱条件、上样体积以及洗脱流速的优化,确定最佳分离工艺条件;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将上样体积与柱体积等比例放大。[结果]Q Sepharose FF分离藻红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将30 ml坛紫菜提取液加载到8 ml Q Sepharose FF柱上,以1 ml/min的流速使用添加0-0.10-0.35-1.00 mol/L NaCl的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pH 6.0)分步洗脱,收集0.35 mol/L NaCl溶液洗脱时的色谱峰。在此条件下R-藻红蛋白的回收率和纯度系数(A565/A280)分别为44.3和1.15。按照该工艺,将75 ml藻红蛋白提取液加载到20 ml Q Sepharose FF柱上进行分离,发现分离效果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使用Q Sepharose FF介质能够分离坛紫菜提取液中的藻红蛋白且该工艺易于放大。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玉米优良自交系JH089在不同胁迫下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情况,分析其对各种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自交系JH089的抗逆性,为选育抗逆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自交系JH089为材料,在萌发期及2叶期进行不同浓度NaCl(100、200、250、300、400、500 mmol/L)、PEG 6000(10%、20%、30%)及4℃胁迫处理,测定萌发率、抗旱指数、株高、叶形等指标。【结果】玉米自交系JH089在萌发期随着NaCl或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萌发所需时间延长,活力指数及抗旱耐盐指数下降。在幼苗期盐浓度高于200 mmol/L 或者PEG高于20%时株高、叶长和叶宽显著降低,出苗率大幅下降,植株生长显著减缓,叶片受胁迫程度明显,较长时间低温处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玉米自交系JH089能耐受低浓度的盐或旱胁迫,短时间低温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较高强度或较长时间胁迫则造成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98.
以海带渣为原料,采用酶解方法制备海带渣提取物(KWE)作为海藻叶面肥,在大田试验中研究稀释不同倍数(10、30、50倍,分别简称KWE10、KWE30和KWE50)的KWE喷施对彩椒和茭白的生长发育、营养特性的影响,发现KWE对彩椒和茭白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未喷施KWE的对照相比,KWE10、KWE30、KWE50处理的彩椒株高增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4.77%、11.92%和8.38%,彩椒叶片增长量分别提高9.60%、33.90%和26.71%,彩椒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8.28%、10.08%和7.93%。喷施KWE对彩椒各品质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KWE10处理对提高彩椒维生素C含量和降低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提高24.70%,硝酸盐含量降低28.16%。此外,KWE喷施后,彩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93.7%~128.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25.78%~30.73%。KWE10处理和KWE30处理可提高茭白株高增长量7~9 cm,在分蘖期平均增加1~2个分蘖,但对叶面积无显著效果。喷施试验浓度的KWE对茭白品质的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质粒DNA注入棉花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从1978年即开始应用花粉管道法将外源DNA导入植物,目前已在棉花、水稻、油菜、甜瓜等作物中取得成功[1]。由于棉花组织再生较困难,一些转化法(如农杆菌介导法)在棉花上不易成功,而花粉管通道法避开了再生的障碍且容易操作,因而近几年利用花粉通道法将...  相似文献   
100.
极地环境是一个潜在的、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极地环境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微藻作为极地环境中最主要的初级生物量生产者,其种质资源的选育、培养及抗逆性研究倍受关注。低温、季节性光照与温度波动、强紫外(UV)辐射等是极区生境重要的环境特征。极地微藻经过长期的适应与进化对该生境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机制:其细胞内合成积累多种具有特殊生理、药理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蕴含与之相对应的新基因。本文综述了南、北极地区的微藻抗逆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对温度、光照和UV辐射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抗逆机制,以及组学技术在微藻逆境生物学上的应用,有助于人们了解极地微藻适应极端逆境的机制及其在极地生境中独特的系统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