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169篇
  164篇
综合类   883篇
农作物   166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91.
马力  王辉  杨林章  夏立忠  李运东 《土壤》2014,46(3):526-533
物联网能够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将任何物体联系起来,为进行实时跟踪监测、管理和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该技术在土壤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但在国内发展滞后亟待深入研究和拓展。本研究将物联网技术与土壤生态环境因子监测研究相结合,选择三峡库首地区典型土壤和不同施肥条件下的脐橙为对象,通过野外安装土壤剖面温度水分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硬件,同时定制开发了一套远程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构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土壤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是利用交叉学科优势对土壤生态因子监测和研究手段在时空范围上拓展和探索,克服了传统原位采样和测试方法带来的滞后和误差,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利用该系统特点通过进一步研究脐橙生长过程对土壤剖面温度水分实时动态的响应机制,可深入探讨脐橙高效生产和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措施,验证物联网技术在土壤生态因子研究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将为三峡库区优质脐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壤干旱预警、水土流失以及面源污染监测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筛选适宜的荆条经营技术。[方法]以多年生山区生物质能源树种实生荆条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其干质量热值、连续平茬和栽植密度等经营技术研究,分析不同处理的荆条地上部生物量。[结果]采取平茬高度控制在10 cm左右,平茬2年后要休养2年以上,种植密度为1 m×1 m,轮伐期控制在3年1次以内,能有效提高荆条基部新萌发枝的地上部生物量。[结论]通过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干热值连续平茬和栽培密度等处理,可有效提高荆条枝条地上部生物量。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一种基于物联网与无线局域网通讯技术的新型移动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克服了传统温室系统借助固定终端访问和控制管理的局限性,使温室生产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可以访问、接收温室内环境因子、作物生长因子及图像的信息,并给出生产建议,达到了决策控制指令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目的。实践测试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实现温室移动式控制、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温室管理效率,充分展示了新兴技术引入温室控制所具有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94.
当今我国林业发展讲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林业的发展兼顾可持续发展原则,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正是充分的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来进一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发展模式是在原来传统林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力求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5.
白龙江上游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设置试验样地12个,对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63~9.10,土壤有机质含量1.32~29.53%,土壤全量N、P、K含量分别为0.11~3.13、0.47~4.79、8.70~14.70g/kg,速效N、P、K含量分别为43.80~625.96、0.85~17.13、43.80~625.96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减小,土壤全N、全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全P含量在海拔3 090m以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海拔3 200m以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与速效N、速效P、速效K、全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与全K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全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速效N含量与土壤速效P、速效K、全P、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速效P含量与全P含量、速效K含量与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96.
采用 N2、O2两种等离子体气体分别处理木材,处理功率为300 W,处理时间为5 min,将处理后的木材采用 MUF胶粘合起来,测试了胶合强度,对冷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木材表面接触角、表面能能进行分析;并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处理前后木材表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 N2、O2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木材表面的接触角明显减小,表面自由能明显增大;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胶合板的平均干状胶合强度和湿状强度均有明显(50%以上)增大;XPS的分析结果表明,经 N2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材表面的氧/碳原子浓度比增加,产生了大量含氧官能团或过氧化物,同时引入了 N元素,推测有-NH2生成。  相似文献   
997.
为抓住国家和省市出台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政策的历史机遇,加快宝鸡肉牛产业发展,我们对全市肉牛生产情况,包括肉牛市场价格、存栏量、出栏量、肉牛规模养殖成度、生产模式及肉牛养殖合作组织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了宝鸡肉牛生产现状,如生产方式落后、比较效益低,养殖主体逐步转向山区退缩,组织化程度不高,指出肉牛发展中存在良种繁育体系后滞,疫病风险依然较大、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从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加强良种繁育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推广肉牛保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98.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奥尼罗非鱼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27.0±1)℃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碳水化合物(0、6%、12%、18%、24%和30%)对奥尼罗非鱼仔稚鱼[初始体重(0.069±0.02)g]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在6%时达到最高值,饲料碳水化合物在0~24%时,各组增重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高于30%组(P<0.05),特定生长率的变化与增重率相似;全鱼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随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升高无显著变化(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上升,灰分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脂肪酶活力在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而胰蛋白酶活力则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徐州市时空尺度下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与脱钩效应,为江苏省徐州市及其周边资源型城市未来农业的绿色高质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的良性增长提供理论与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2000—2020年时空尺度下徐州市农业碳排放总量、强度和结构,而后基于Tapio脱钩模型分析其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结果] ①徐州市农业碳排放变化趋势总体呈“快速上升—波动上升—快速下降”3阶段,从2000年的1.61×106 t先增后减至2020年的1.69×106 t,形象地表现为“M”形。对农业碳排放贡献率大小依次是耕地利用(46.44%)、作物种植(31.90%)和牲畜养殖(21.66%),化肥是最主要碳源。②徐州市各区(县、市)农业碳排放量差异明显,经历了由升到降的长期演化进程,空间层面上总体呈现出“中部高,周边低”的分布格局,邳州市最为突出; ③徐州市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总体经历了“弱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的变化历程,且“十三五”以来主要表现为强脱钩。[结论] 徐州市农业碳排放随着低碳减排理念的不断深入而日趋合理,农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00.
为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针对市场上农业用北斗终端产品多样,作业效果差异显著的问题,参照推广鉴定大纲,开展三款产品的拖拉机用北斗终端直线度精度和起垄作业直线度精度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三款样机在不同作业速度及地块条件下均能达到合格水平,但作业效果差异性显著;直线度精度与作业速度呈正相关关系,直线度精度随作业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对比试验为鉴定大纲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