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7篇
  23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应用人工受精的技术改良地产蓝狐,使地产蓝狐的受胎率提高1.1%,胎平均产仔数增加0.25只,平均体长增加135cm,降低饲养成本,效益显著,为全省蓝狐的人工受精技术的应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3.
随着小麦、水稻机械化收获的全面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也逐渐进入农田.玉米从穗收到粒收机械化,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减少霉变,增加农民收益,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提高玉米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比起小麦和水稻,玉米机收范围还比较小,接受度也比较低,机收率仍有待提高.为了推进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分析了黄淮海玉米籽粒直收的制...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番茄群体的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规律,为优化日光温室结构、控制日光温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日光温室番茄冠层按高度均匀分为4层,观测不同冠层的太阳总辐射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太阳总辐射透光率,探讨群体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在番茄盛果期,日光温室内的太阳总辐射量南部明显高于北部,平均高出200 W/m2以上;中部略高于东、西部。太阳总辐射量在植株群体内垂直方向上随冠层高度的下降而减少,1.2,0.9,0.6和0.3 m冠层的太阳总辐射量日平均值分别为507,398,289和76 W/m2;越靠近冠层底部太阳总辐射量衰减的日变化越不明显。随着冠层高度的降低,累积叶面积指数增大,太阳总辐射量减小。净光合速率由冠层顶部向底部表现为随累积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太阳总辐射透光率的减少而减小,冠层顶部净光合速率最大,为22.59μmol/(m2.s),冠层底部最小,为8.00μmol/(m2.s)。【结论】日光温室中番茄群体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为:南部高于北部,中部略高于东、西部;太阳总辐射量分布与冠层高度、累积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5.
青贮玉米种植的意义及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贮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饲料性作物对于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青贮玉米作为饲料,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草原恶化、退化的问题,起到保持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青贮玉米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饲料作物。提高青贮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是青贮玉米种植的最终目的,因此需要掌握关键性的种植技术,现介绍青贮玉米的种植意义及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6.
20 0 4年发生棉花早衰现象的田块主要分布在老棉区。新棉区发生轻或很少发生。最初是从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零星发生 ,进入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后大面积发生 ,特别是 8月上旬暴雨骤晴后 ,棉花在很短时间内大面积出现叶脉间失绿黄化 ,叶色逐渐变褐、发红 ,叶片变脆 ,皱缩反卷 ,茎秆维管束变褐变黑 ,最后干枯脱落甚至死亡 ,对产量及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据调查 ,一般减产 1 0 %~ 30 %。1早衰原因1 .1养分缺乏和失调。棉农只注重基肥及花蕾肥的使用 ,忽视了花铃肥及盖顶肥 ,造成棉花中后期脱肥早衰。抗虫棉对钾的需求量尤为突出 ,而农民传统施肥…  相似文献   
157.
黄土高原土壤生物结皮对植物种子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对植物种子萌发出苗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于2009年7~8月在陕西省吴起县进行野外调查,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8.
冬季及早春大棚生产黄瓜时常会出现"花打顶"的生理现象,即蔓生形黄瓜在正生长期限内,植株生长点分化为多个雌株停止伸长生长及增加叶片数量,成为有限生长型,轻则在个别株上出现,重则棚室内的全部植株都会出现"花打顶",给黄瓜生产造成灾害,从而给  相似文献   
159.
<正>鸡肉是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须品,因此,提高肉鸡的生产水平,缩短肉鸡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养殖户追求的目标。笔者根据多年饲养实践,总结了一点饲养和生产方面经验,供各位养殖朋友参考。1孵化1.1孵化场1.1.1场址的选择孵化场必须处于独立封闭的地方,远离主要交通路线(原则上为500 m以上),居民区、学校  相似文献   
160.
为了检测动物原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利用氨苄青霉素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能使其脱离纳米金粒子表面的特性,并利用核酸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HCR)将信号放大,最终通过检测纳米金溶液吸收光谱的变化建立一种氨苄青霉素残留的高灵敏检测方法.首先对各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HCR放大纳米金比色法的最优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方法中,NaC1溶液最优浓度为1 mol·L-1,HCR的最优终浓度为11.5% (V/V),HCR与纳米金孵育的最优反应条件为37℃、30min.氨苄青霉素的检测范围是0~1.2 μmol· L-1,线性方程为y=0.1636x+0.025,R2=0.9953,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 nmol·L-1,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回收率是92.30%~103.27%.建立的氨苄青霉素适配体的HCR放大纳米金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氨苄青霉素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