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堤基管涌是造成鄱阳湖区圩堤险情乃至溃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机理上研究并揭示鄱阳湖区圩堤堤基管涌的致灾机制,对于应对管涌险情、科学开展应急抢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鄱阳湖区某圩堤典型堤基结构,采用堤基原型土和自行设计制作的模型槽开展管涌物理模型试验,完整模拟了原型多层复杂堤基管涌发生、发展及致溃的全过程。结合试验现象对管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水力条件、堤基破坏机理和土体颗粒侵蚀速度等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圩堤堤基结构中管涌破坏集中于下伏砂层,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上覆弱透水层被渗流击穿,于砂层与上覆层的接触面形成管涌通道后加速土体颗粒的侵蚀,最终导致堤基溃决;鄱阳湖区某典型圩堤堤基中夹于黏土层中的壤土层无法起到强弱透水层间过渡层的作用,土体颗粒侵蚀规律与无壤土过渡层的堤基结构相类似,形成表面管涌出口和堤基开裂的土体颗粒累计侵蚀量增长速率均低于0.1 g/s;该圩堤发生管涌的堤基平均总体临界水平坡降约为0.1。  相似文献   
12.
蔬菜生产中硼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硼素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 ,硼肥对蔬菜生理作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蔬菜缺硼症状及防治方法 ,蔬菜对过量硼毒害生理机理研究现状 ,提出了硼在蔬菜生产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天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引进了两个荷兰彩椒品种塔兰多和曼迪,并对其有机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辣椒白粉病及其抗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有关辣椒白粉病的病原菌、抗病性鉴定、抗病遗传及抗病性育种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天然绿色蔬菜——番杏露地及保护地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羊瘤胃液中筛选出可高效利用尿素的菌株,试验采用平板涂布法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对健康小尾寒羊瘤胃液进行初筛,对得到的变色圈较大的菌株进行脲酶活性检测和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与相应种属的标准菌株进行比对,利用MEGA 5. 0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羊瘤胃液中共分离得到83株具有变色圈的菌株,经纯化后得到9株变色圈较大的菌株,其中脲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NS-3,经鉴定和比对,NS-3菌株与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的相似性达到100%,二者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因此最终鉴定NS-3菌株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高产疫苗株,研究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删除Clade 7.2 H5N2亚型AIV A/chicken/Shanxi/Q6/2013(wt-Q6株)血凝素(HA)基因多碱性氨基酸序列,以wt-Q6株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为供体,结合A/Puerto Rico/8/34(H1N1)(PR8)AIV的6个内部片段骨架,构建针对此种变异的H5亚型AIV疫苗株,成功拯救出一株重组病毒r Q6/PR8。该病毒在鸡胚和MDCK细胞上均具有较好的繁殖滴度,对SPF鸡胚和鸡无致病性,具有低毒高产的特性,符合疫苗候选株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丽蚜小蜂和黄板诱杀防治温室白粉虱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白粉虱是温室内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危害,提高产品安全性,笔者通过丽蚜小蜂的天敌防治方法和黄板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就丽蚜小蜂的最佳释放时机、释放密度、黄板悬挂高度、黄板防治效果等四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株番茄上有0.5头温室白粉虱时,连续两次以150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天敌防治,即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有效率可达95.6%。同时使用黄板诱杀这一物理防治方法,也可有效减少温室内白粉虱数量,并且确定了植物顶端上方5~15cm处是白粉虱较活跃的区域,因此黄板应尽可能多的覆盖这一区域,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齐大山铁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壤剖面土壤养分元素的分布情况,同时结合各复垦单元的特点和条件,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齐大山铁矿的植被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树种对新渡户树蜂共生真菌的种类影响,及寄主樟子松体内死亡新渡户树蜂幼虫体表的优势内生真菌对新渡户树蜂共生真菌的拮抗作用,从微观角度探索寄主内新渡户树蜂幼虫死亡的原因,为新渡户树蜂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不同寄主树种内新渡户树蜂的共生真菌种类,通过平板对峙和发酵液试验及显微观察判定优势内生真菌大伏革菌Phlebiopsis gigantea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对新渡户树蜂共生真菌Amylostereum chailletii和A.areolatum的拮抗能力。【结果】不同寄主树种中均能分离到新渡户树蜂的共生真菌A.chailletii和A.areolatum,但2种共生真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在樟子松中新渡户树蜂更易携带A.chailletii,而在油松中则更易携带A.areolatum。2种内生真菌的生长速率均快于共生真菌,其中绿色木霉的生长速率最快,共生真菌A.areolatum的生长速率最慢。绿色木霉和大伏革菌均能抑制共生真菌菌丝生长,并缠绕、寄生或穿插生长在共生真菌菌丝上,使得共生真菌菌丝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