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58篇
  80篇
综合类   664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青皮核桃果仁营养成分、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相关代谢物质含量、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方面阐述了青皮核桃果实采后的生理特性,并从物理、化学、生物保鲜技术三个方面对青皮核桃贮藏保鲜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展望了青皮核桃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青皮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小麦的研究相对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生物技术的出现对杂交小麦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为杂交小麦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分子标记技术依靠提供准确、稳定可靠的DNA水平的遗传标记,在杂交小麦育种研究中已用于构建遗传图谱、标定和定位恢复基因和育性相关基因、探寻杂种优势的机理和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机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方面,为杂交小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针对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进展,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小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选用云烟87,研究4种种植密度(16 665、15 150、13 875和12 825株 hm-2)对烤烟下、中、上3部位叶片光合及其同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比叶重以及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成熟期(移栽60 d以后)明显表现出密度效应。随着群体生育进程的推进,密度对3个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增大趋势。降低种植密度可以减小叶片Pn下降率,延缓光合功能的衰退,延长同化产物的积累时间。下部叶除12 825株 hm-2外,其他3处理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而上部叶片均出现“午休”现象; 较高种植密度能够减轻中部叶片“午休”的程度。在15 150株 hm-2的种植密度下,中部叶片日光合总量较高,光合产物也达到较高水平,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也达到最为协调的状态,有着较高的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4.
玉米突变体vp-like8具有明显的穗发芽性状且能稳定遗传,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用vp-like8与自交系郑58杂交构建F2遗传定位群体,利用BSR-Seq方法,将基因初定在玉米第3染色体160.4 Mb~165.6Mb区间内。参考玉米基因组信息,发现已报道的穗发芽基因Vp1位于此定位区间内。分别利用vp1、vp-like8的杂合突变体进行等位测验,发现杂交后代中正常与穗发芽籽粒符合3∶1遗传分离比。经序列分析,发现vp-like8突变体中Vp1基因在第2内含子有343 bp碱基的缺失,且第3内含子有222 bp重复序列的插入,而已报道的vp1突变体只在第2个内含子有343 bp碱基的缺失。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与正常籽粒相比, vp-like8与Vp1突变籽粒中Vp1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以上证据表明, vp-like8是一个新的Vp1基因等位突变体。  相似文献   
995.
用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的高粱品系K35-Y5与分蘖明显高于主茎的高粱恢复系1383杂交, 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构建两混池,采用BSA (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和SLAF (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将高粱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基因定位。遗传分析表明,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参考已公布高粱基因组设计酶切方案,构建SLAF文库并测序。对高粱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电子酶切预测,确定限制性内切酶为Rsa I+Hae III,酶切片段长度为364~414 bp;测序Q30为91.70%, GC含量为45.79%,达到测序要求;与水稻的测序数据相比,高粱的双端比对效率为93.35%,酶切效率为90.60%, SLAF建库正常。共获得30.80 M reads,开发出133,246个SLAF标签,再通过分析SLAF标签的多态性,检测到319,428个SNP位点。利用SNP-index法和Euclideandistance法及取两者交集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得到一个关联区域,位于第9染色体上的54,788,026~56,740,873区间内,关联区域长度1.95 Mb。分析关联区域内的基因在2个亲本之间SNP,对这些SNP进行变异的注释,发现4个非同义突变的SNP。经验证,这4个SNP位点和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性状相关。对应到Sobic.009G197901.1、Sobic.009G213300.1和Sobic.009G221200.1三个基因上,这些基因可能是与性状直接相关的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996.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为探讨不同田间环境条件下,同一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各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GH01为材料,研究了由播期与密度形成的9种田间环境条件下粒色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黄籽度与胚含油量、种子含油量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6617和r=-0.7458*),胚含油量与胚蛋白质含量、种子含油量之间仍保持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71**和r=0.8973**)。【结论】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度、种子含油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随供试基因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另一些品质性状(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因供试基因型间的差异而改变。  相似文献   
997.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42个和尚麦/豫8679的F7:8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最高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 2007)、安徽合肥(2007)和四川成都(2007)4个生态环境下的性状表现, 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 对这3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54个QTLs, 涉及小麦1A、1B、2A、2D、3A、3B、3D、4A、4D、5A、5B、6D 和7D染色体。其中, 17个与平均灌浆速率相关, 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17%~20.83%; 16个与最高灌浆速率相关, 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31%~15.95%; 21个与千粒重相关, 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36%~16.80%。另外, 在1A、1B、2A、3B、4D、6D和7D染色体上发现10个涉及“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位点的基因组区段, 有助于了解籽粒灌浆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将食品级惰性粉防虫杀虫技术与低温储粮技术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发挥综合技术应用效果,实现绿色储粮。食品级惰性粉对储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和触杀作用。低温储粮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粮温,一方面可以减弱粮食旺盛的呼吸作用,降低干物质的消耗,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有效保持粮食的新鲜度、营养成分及其生命力;另一方面可以抑制虫害的生长繁殖,减少粮食损耗。将两项技术综合应用,实现大型浅圆仓夏季免熏蒸绿色储粮目的,达到低温、准低温储粮目标,降低保管员的劳动程度,减少单仓吨粮费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浓度臭氧处理对采后猕猴桃货架期间质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浓度臭氧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质地的影响,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0±0.3)℃冷藏条件下贮藏120 d后进行货架试验,研究果实的腐烂情况,并应用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对猕猴桃果肉质地参数差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能够抑制猕猴桃果实腐烂率的上升,浓度为200 mg/L的臭氧处理对果实腐烂率的抑制效果最好,货架结束时(12 d),果实腐烂率仅为13.71%;果实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相互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作为评价猕猴桃质构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臭氧均可更好地保持猕猴桃果实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质构性能,其中200 mg/L臭氧处理效果优于浓度为100 mg/L和300 mg/L的臭氧处理组。因此,采后用200 mg/L臭氧处理猕猴桃能够保持果实较好的保鲜效果,更好地维持果实的质构性能。结果还表明,猕猴桃的腐烂率(x)与果肉硬度(y)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拟合回归方程(y=0.244x2-24.39x+708.8,R2=0.915)用于臭氧处理猕猴桃货架期果肉质地变化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选育出适应山东省种植的高产、稳产、抗逆小麦新品种,以‘3262’为母本,‘皖麦38’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泰山28’。于2013年11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和省区域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优质中筋、适应性广的特征。选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杂交组合配制、组合分类鉴定、扩大鉴定圃与多点鉴定结合、农艺性状与生理性状结合的育种实践和思想可为广大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