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大豆品种承豆5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瑞霞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62-63,143
简述了大豆品种承豆5号的选育过程,并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膨化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体成分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450尾虹鳟鱼,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试验期90 d.选择初始条件一致、体重为(4.00±0.04)g的虹鳟为试验对象,基础日粮中含50%的鱼粉,以膨化豆粕为替代蛋白源并进行植酸酶预处理,各组分别含有0(对照组)、13.60%、27.20%、40.80%和54.40%的膨化豆粕,相应替代基础日粮中0、20%,40%、60%和80%的鱼粉蛋白.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虹鳟的脏体比、肥满度、全鱼和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膨化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虹鳟的各项生长及饲料利用指标在对照组与20%~60%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80%的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80%的试验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通过二次多项式同归分析,膨化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最适比例为26.90%.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膨化豆粕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60%,当替代比例为26.90%时获得最佳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53.
<正>花荚脱落严重影响着大豆生产,一般花荚脱落数占总花数的40%~70%,脱落比例大致为花蕾占10%,幼荚占10%,花朵占50%,尤其是干旱年份表现更严重。现将脱落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总结其在食用菌研究上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同时也为企业输送着高素质一线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是职业素质教育的落脚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个人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食用菌抗病毒蛋白、凝集素、核糖体失活蛋白、免疫调节蛋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食用菌生物活性蛋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7.
亩产突破800 kg强筋小麦泰科麦33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科麦33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连续2年多点实打亩产突破800 kg.本文作者基于泰科麦33在山东省区试和高产攻关的表现,从培肥地力、氮肥后移、适期适量播种(10月7~15日,90~120 kg/hm2)、分类科学管理、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泰科麦33的超高产栽培措施,以期为优...  相似文献   
58.
以晚清报刊上刊载的真菌和大型真菌栽培的40份(专篇、专著或章节)文献为依据,梳理分析后发现:1890年西方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经傅兰雅在《格致汇编》撰写的《西国名菜嘉花论》一文传入我国,该文首次在食用菌栽培文献中使用了"菌种"一词。1903年连载在《农学报》上的《农作物病理学》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真菌"一词,并介绍真菌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地位、本质特征、大型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繁殖等。晚清时期西方栽培的大型真菌只有双孢蘑菇1种。晚清文献报告日本栽培的有香菇、双孢蘑菇和松口蘑3种。报告晚清时期我国传统栽培的大型真菌有茯苓、木耳、香菇、草菇、银耳5种,还有口蘑等多种食用菌及数种毒菌。晚清时期的真菌及大型真菌栽培的文献,具有真菌学萌芽的学术价值,对大型真菌栽培技术发展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正5民国时期香菇"段木栽培"概念的形成及其技术改良5.1"段木"的概念与定义"段木"作为食用菌栽培尤其是香菇栽培的一种基质,最早提出时间尚无确切考证,但是在近代出现则是无疑。在民国时期最早的香菇论文为曾济宽1921年撰写的《香菰培养法及其培养经过》,并未使用"段木",而是用"培养木"。林木1934年撰写的《森林副产物之香菰栽培法》也未见"段木"二字。两篇文献作者都是从日本留学回国后经实践撰写,可间接说明"段木"这个名词不是来自日本,而是民国时期我国科技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中华红叶杨种条不同木质化程度、贮藏方式的对比观察,从采集种条、整地施肥、扦插、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红叶杨育苗技术,指出选择木质化程度高的种条可促进中华红叶杨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