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常规棉品种为对照 ,通过对江苏盐城农区Bt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系统调查 ,明确了天敌种类主要涉及 6个科共 16个常见种。从各种群所占比重来看 ,2类棉田内 6类天敌的分布数量依次表现为蜘蛛类 >瓢虫类 >草蛉类 >捕食蝽类>捕食螨类 >食蚜蝇类 ,但棉田间各天敌种群占天敌总量的比例略有差异 ,其中Bt棉田内依次占 79.3 2 %、18.76%、0 .98%、0 .76%、0 .13 %、0 .0 5 % ,常规棉田内分别占 77.3 6%、2 0 .14 %、0 .79%、1.3 6%、0 .2 6%、0 .0 9% ,可见比例略有差异但达不到显著水平 ,而且分布趋势一致。 2类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的累计虫量比较 ,Bt棉田的蜘蛛类、瓢虫类、捕食蝽类和天敌总量分别增加78.2 6%、61.91%、114 .2 8%和 73 .85 % ,经t检验 ,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草蛉类和捕食螨类分别减少 2 .78%和 14 .2 9% ,这 2类天敌差异不显著 ;食蚜蝇在 2类棉田间虫量相等。面上普查结果表明 ,Bt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总量比常规棉田增加 2 5 .63 %~47.5 0 % ,差异均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 ,与系统调查田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2.
以改造开发成县土石山区大面积次生林,营造优质丰产用材林为目的,于1995-1997年从小陇山林科引起日本落叶松种子,苗木和技术,在成县赵坝林场改造山地次生林70hm^2,建立山地苗圃3.3hm62,育苗试验圃1.3hm^2,培育苗木126万株。  相似文献   
63.
1发病情况2005年6月初,阳原县西城镇某獭兔饲养场饲养的700多只獭兔,出现大量幼龄獭兔死亡现象,尤其是断奶小兔更为严重。兔主带病兔到我局求诊,经县兽医专家门诊诊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临床证状小兔主要表现为发病时突然倒下,肌肉痉挛,背部肌肉抽搐,后肢强直,前肢作不随意的划动,头向后仰,惨叫而死。成兔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伏卧不动,精神委靡,虚弱消瘦,眼鼻及唾液分泌物增多,腹泻尿频,腹围增大,肝区触诊疼痛。3病理剖检及诊断3.1解剖:肠黏膜充血并有点状瘀血,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大量黏液。大肠透明,肠黏膜上有许多小而硬的白色结节,有时…  相似文献   
64.
2005年6月初,阳原县西城镇某獭兔饲养场饲养的700多只獭兔,出现大量幼龄獭兔死亡现象,尤其是断奶小兔更为严重。兔主带病兔到我局求诊,经县兽医专家门诊诊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5.
层积纤维板是用特制的硬质纤维板,经涂胶,热压制成的两面光硬质纤维板。该种产品具有强度高、防潮、防水性强、变型小等特点,适于军工产品的包装和水泥模板。  相似文献   
66.
江苏沿海棉区蜘蛛优势种在转Bt基因棉的棉田动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以常规棉苏棉9号为对照,调查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棉中棉所29田内捕食性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T纹豹蛛和三突花蛛为两种棉田蜘蛛的4个优势种群,其中八斑球腹蛛占蜘蛛种群的比例为59.00%~63.00%;两种棉田内常见的捕食性蜘蛛有6种,依数量大小排序为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T纹豹蛛、三突花蛛、斑管巢蛛、爪哇肖蛛,两种棉田各种蜘蛛的比例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在数量方面,转Bt基因棉棉田与常规棉棉田相比,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爪哇肖蛛和蜘蛛总量分别增加46.90%、94.09%、100.00%和55.38%,斑管巢蛛减少85.7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T纹豹蛛增加10.59%、三突花蛛减少9.52%,但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7.
系统普查资料表明 ,豆秆黑潜蝇在江苏沿海地区大豆田每年发生 4代 ;不同熟期大豆的受害程度依次为秋大豆 >夏大豆 >春大豆 ;该虫在本地大豆上的为害大体可分为过渡、扩散和重发三个阶段 ;大豆营养期 (播种后 30d左右、主茎出现 9节 )和花期 (播后 5 0d左右、花开至顶部第 2节 )是其成虫选择产卵的最佳生育期。从夏大豆不同播期的被害量来看 ,表现为播种越迟 ,受害越重。针对豆秆黑潜蝇的发生特点和灾变规律 ,提出“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 ,控前压后”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8.
江苏沿海地区防治甜菜夜蛾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2~2004年的室内外药效暨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4%美满(虫酰肼)SC、0.2%甲氨基阿维菌素苹甲酸盐EC等系列产品、15%安打(茚虫威)SC、75%拉维因(硫双威)WP+4.5%高效氯氰菊酯EC、30%万福星(灭辛)EC+2.5%功夫菊酯EC等农药品种和混配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效均在85%以上,且上述各药剂的安全性能也较好,都可以作为江苏沿海地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在当地生产上推广并且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9.
江苏沿海地区B型烟粉虱的寄主分布与扩散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3~2004年通过调查,共记录江苏沿海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31科109种(变种),其中锦葵科4种、豆科12种、葫芦科9种、茄科7种、十字花科14种、旋花科4种、菊科24种、苋科3种、胡麻科1种、伞形科1种、天南星科1种、蔷薇科2种、葡萄科1种、山榄科1种、桑科1种、大戟科3种、唇形科5种、茜草科3种、夹竹桃科1种、半儿苗科1种、风仙花科1种、毛茛科1种、早金莲科1种、柳叶草科1种、报春花科1种、仙人掌科1种、藜科1种、玄参科1种、大麻科1种、蓼科1种和酢浆草科1种;从植物类型分有农作物及水果46种,花卉35种,杂草28种;以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植物上分布较多。同时研究探讨了烟粉虱的危害特点、时空分布和扩散转移规律,认为趋嫩性特征是导致该虫再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0.
研究总结出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为盐城农区Bt棉田的优势种群、两种棉盲蝽在棉田的交替危害可影响棉花的一生、发生代次多且转移频繁增加了棉田的防治难度、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随Bt棉种植比例的上升而加大、有利的气候条件加重了发生危害、立体间套种导致棉盲蝽在棉田的集中为害等Bt棉田棉盲蝽的灾变规律;并相应提出了确定科学合理的综防策略、加强虫情监测的力度、抓好农业防治这个前提、制定切实可行的天敌保护利用措施、认真开展化学防治控制种群密度等当地Bt棉田棉盲蝽的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