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15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柽柳rd22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从抗逆植物柽柳中克隆得到的rd22基因的耐盐能力。【方法】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烟草进行rd22基因的遗传转化,将分子检测为阳性的6个转基因烟草株系和非转基因对照烟草的组培苗进行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设为0(CK),110,220和330 mmol/L)试验,通过观察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和相对生长量的变化,研究rd22基因的耐盐能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来自柽柳的rd22基因属于BURP蛋白家族。分子检测证明,该rd22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在mRNA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相对电导率和SOD活性分析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各转基因烟草株系的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均小于对照烟草,在盐胁迫浓度达到330mmol/L时,非转基因对照烟草的相对电导率高达16.49%,而各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最大为14.91%。各转基因烟草株系的SOD活性也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且均大于对照烟草,在盐胁迫浓度达到330 mmol/L时,转基因烟草SOD活性是对照烟草的1.10~1.39倍。相对生长量分析表明,盐胁迫浓度达到110,220,330mmol/L时,各转基因烟草株系相对生长量均高于对照株系,非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生长量分别为59.92%,36.99%和12.72%,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生长量平均为67.00%,44.05%和17.47%。【结论】rd22基因的导入,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2.
文章选用两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研究蘖穗氮肥追施比例对水稻灌浆成熟期叶片衰老相关化合物、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影响。结果表明,灌浆过程中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等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减少分蘖肥施氮量和增加穗肥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灌浆各时期叶片全氮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SOD和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显著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和叶片氮浓度衰减速度及叶绿素和酶活性降解速度与幅度,减缓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下降幅度,延长基因上调表达时间;叶片全氮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含量、SOD和POD活性及Rubisco家族基因转录表达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水稻优质高产减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3.
以6个洋葱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洋葱植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等指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葱15号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昆山地区当地栽培。瑞葱5号商品性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4.
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土壤性状和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盟  蒋芳玲  王珊  唐静  吴震 《土壤》2017,49(3):534-542
本试验以南方地区设施黄棕壤为供试土壤,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番茄的产量品质等指标,研究生物质炭施用量对菜田土壤性状及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在蔬菜栽培中合理使用生物质炭提供依据.试验设3个生物质炭施用量处理,分别为200(T1)、400(T2)、600 kg/667m2(T3),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能提高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番茄生长前期,以T1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但3个处理的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到生长后期,T1处理的蔗糖酶活性依然保持最高,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也逐渐提高且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生物质炭可提高番茄单株坐果率,降低单株僵果率,以T1处理的单株坐果率最高,T3处理的单株僵果率最低.3个生物质炭施用量均可提高番茄产量,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5157.99、4539.05和4610.31 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20.44%、5.99%和7.65%,以T1处理产量最高.在本试验中,以生物质炭施用量为200 kg/667m2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5.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导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冠层导度(gc)是影响植物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参数,对环境变化敏感。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法于2015年5—10月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潜热和显热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观测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含水量(VWC)、降雨(PP)等气象因子,结合Penman-Monteith的冠层导度逆转方程,了解gc时间动态与变异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蒿群落gc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5—8月)gc达到峰值的时间比秋季(9—10月)早约2 h,约在10:00左右达到峰值,比水汽压亏缺(VPD)和PAR的峰值分别提前3~4 h和1~2 h,秋季gc在中午12:00达到峰值后直接下降。PAR、VPD均对gc有显著的调控作用,PAR和VPD对gc的调控阈值分别是1 200 μmol/(m2·s)和1.5 kPa,小于阈值呈正相关,大于阈值呈负相关。30 cm土壤含水量(VWC_30)是调控gc的重要因子,当VWC_30大于0.16 m3/m3时,gc与VWC_30呈正线性关系。在高的土壤含水量条件(VWC_30≥0.16 m3/m3)下,gc对PAR和VPD的敏感性高于低土壤含水量(VWC_30 < 0.16 m3/m3)条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是调节荒漠生态系统冠层导度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为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过程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6.
以白菜品种青蓝为试材,以常规氮肥施用量的50%为对照,设置申祗、养耘牌和时科竹炭3种土壤调理剂3种不同施用量的处理,探讨氮肥减量施用条件下配施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白菜生长、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时科竹炭土壤调理剂处理可增加植株株高,申祗土壤调理剂处理可增加叶宽,2个处理均可增加植株地上部鲜质量,3种土壤调理剂处理均可显著增加白菜产量,其中时科竹炭土壤调理剂和养耘牌土壤调理剂可显著增加其经济效益。配施3种土壤调理剂可增加白菜可溶性糖含量,减少硝酸盐含量,改善其营养和安全品质。综合分析,以施用纯氮90 kg/hm~2+时科竹炭土壤调理剂60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57.
两油品间的混油过程是二维对流占优的扩散过程,常用的数值方法存在较大的数值扩散或较大的非物理性振荡现象。将特征线方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求解对流占优扩散方程新的数值解法——双时间分裂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存储量小且无条件稳定等优点。应用该算法对成品油顺序输送中的混油进行了分析,对对流占优扩散方程进行了求解,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操作经验相符,合理地解释了混油的形成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8.
应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猪源肠球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病猪分离的11株疑似肠球菌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经克隆后测序,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相关肠球菌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绘制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株临床分离株鉴定为粪肠球菌(E.faecalis),7株为屎肠球菌(E.faecium)。首次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猪肠球菌在河南省的存在,为临床诊断及分子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9.
对蒙古裸腹溞M oina m ongolica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两种裸腹溞(蒙古裸腹溞和多刺裸腹溞M oi-na macrocopa)滋养盘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描述了胚胎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速度。在水温为(28±0.5)℃时,蒙古裸腹溞从亲体中产出(第一幼龄)到有卵母细胞排到孵育囊整个发育时间共经历了43~44 h,从卵排入孵育囊开始到发育成幼溞(若虫,neonate)排出体外,共经历了(39.33±1.01)h。该溞的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卵裂期(A)、多细胞期(B)、“T”型胚胎期(C)、触角原基期(D)、胸肢原基期(E)、2复眼期(F)、复眼重合期(G)和离开母体期(H)共8个期。蒙古裸腹溞和多刺裸腹溞都有滋养盘,二者的滋养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分离纯化芫荽籽亚临界萃取物,以达到提高芫荽籽油得率并提纯主要成分芳樟醇的目的.[方法]采用两级分子蒸馏技术对亚临界芫荽籽萃取物进行分离,收集轻组分,通过正交试验对分离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馏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结果]蒸馏温度对芫荽籽油中芳樟醇的提纯影响较大,最优的亚临界芫荽籽油一级分子蒸馏处理工艺为蒸馏温度55℃、蒸馏压力300 Pa、进料速度1.5 mL/min、刮板转速200 r/min.分子蒸馏结合亚临界提取的芫荽籽油中芳樟醇相对百分含量为69.23%,且提取率可达2.91%.将所得轻组分进行二级分子蒸馏分离,得到轻组分中芳樟醇相对百分含量为98.15%,最终提取率为1.53%.[结论]分子蒸馏结合亚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芫荽籽油提取率较高,且能有效提高芫荽籽油中芳樟醇含量和产品香气质量,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