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2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5篇
  29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91.
为了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根系自毒物质、缓解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并储备有益菌种资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草兰根际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株,并测定其在液体培养基和连作土壤中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平板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从香草兰连作种植园根际土壤筛选到6株可降解酚酸类自毒物质的菌株,分别为真菌BM-5、FD-21、BD-8和细菌ZD-4、ZH-19、ZH-20。菌株FD-21在摇瓶培养72 h时对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的降解率分别为78.87%、89.5%和93.62%;但在香草兰连作土壤中接种该菌株恒温培养7 d后降解率分别为43.5%、34.2%和67.28%。平板抑菌效果试验表明,该6株菌对香草兰土传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nillae)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其中菌株ZH-19、ZH-20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82.87%和82.94%;FD-21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45.49%。16S rRNA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ZD-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H-19...  相似文献   
592.
绿孔雀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孔雀,其种群分布及数量经历了剧烈的缩减,当前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省,种群十分濒危.本文基于考古遗迹、史料记载、适宜栖息地分析研究,对中国绿孔雀分布的历史变迁进行考证,同时梳理了国内对于绿孔雀的研究和保护进展.结果显示:历史上绿孔雀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且分布地区及种群数量一直减少;近年来绿孔雀保护出...  相似文献   
593.
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害虫,以幼虫啃食树木叶片进行危害.幼虫适应性强,食性极杂,主要危害杏树、杨树、榆树、核桃等树种,在伊犁山区野杏林内以危害野杏树为主,发生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本文结合调查介绍黄刺蛾的形态特征,总结黄刺蛾在伊犁山区野杏林的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为今后伊犁山区有效防控黄刺蛾提供参...  相似文献   
594.
生物质酶解木质素直接碳化后得到的硬炭通常具有低比表面积和孔隙不发达等特点,作为阳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容量低。为了提高储锂性能,将原料酶解木质素和活化剂氯化锌一步热处理制备多孔炭,通过调节氯化锌用量和活化温度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炭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氮气吸脱附等温线及孔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热解碳化后最终产物多孔炭的晶相、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形貌进行研究,同时对多孔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热解碳化温度700℃、酶解木质素与氯化锌的质量比为1∶3时,制备出的多孔炭材料电化学综合性能最优,表现出优越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50 mA/g时的放电比容量高达722 mAh/g,在电流密度1 000 mA/g时的放电比容量为350 mAh/g;在电流密度100 mA/g时,经过100圈循环后电极容量保持率为74.7%。这种由低成本废弃物酶解木质素制备的多孔炭材料有望大规模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上,为废弃物酶解木质素增值化利用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5.
虹彩病毒是造成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工厂化养殖中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力极强,感染后的斑石鲷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斑石鲷养殖产业发展。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GF-β1在斑石鲷被虹彩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运用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对TGF-β1进行了基因克隆,并对其进行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斑石鲷TGF-β1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3157 bp,5’非编码区长712 bp,3’非编码区长1278 bp,开放性阅读框长1167 bp,编码388个氨基酸,基因组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同源分析发现,TGF-β1和鱼类相似度较高,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同源性最高,为76.67%。TGF-β1在斑石鲷健康组织(肝脏、脾脏、肾脏、头肾、心脏、鳃、胃、肠和皮肤)中均有表达,在头肾、肠、肝脏和皮肤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表达量较低。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对健康斑石鲷注射虹彩病毒进行刺激,随后比较了TGF-β1在脾脏、肝脏、肾脏、头肾4个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在头肾、脾脏和肝脏中,病毒刺激后TGF-β1的表达量均出现升高,但在脾脏和肝脏中,峰值出现在刺激后第4天,而在头肾中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的第10天。在肾脏中,病毒刺激后的TGF-β1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0 d表达量最高,4、7 d依次降低,7 d降至最低,10 d有所恢复。以上研究表明,TGF-β1可能响应了虹彩病毒对机体的刺激,可能在对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而病毒感染后不同组织中TGF-β1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6.
【目的】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 botrana是新入侵我国吐鲁番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揭示其在新入侵地吐鲁番成灾的原因,对葡萄生产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葡萄花序、幼果和成熟果实饲养幼虫,测定各虫态生长指标、发育历期、成虫产卵量、存活率等,并对饲养材料中的物质变化与葡萄花翅小卷蛾生长发育及田间数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取食成熟果实的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幼虫和蛹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取食花序的个体;取食成熟果实的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卵历期、幼虫历期和蛹历期显著短于取食花序和幼果的个体,雌虫产卵量也相对较高,而取食花序的单雌产卵量不超过15粒,存活率也最低。可溶性糖含量与葡萄花翅小卷蛾的数量变化、产卵量和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氨基酸、单宁、黄酮等物质含量与其产卵量和存活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取食成熟果实可以缩短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发育历期、提高成虫产卵量及存活率,成熟期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是导致葡萄花翅小卷蛾田间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7.
为了科学评价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参试甘薯品种(品系)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及试验点的鉴别力、代表性,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2019年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10个甘薯品种(品系)在2年9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丰产、稳产甘薯品种(品系)及鉴别力、代表性较好的试验点。结果表明,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均极显著,其中环境效应占比最大,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基因型效应占比最小。湘菜薯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均较高,最接近理想品种(品系),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黔菜薯2号、薯绿2号、EC15、海大7798、福菜薯25的丰产性较好,但稳定性一般,适合在特定区域推广,湖南长沙地区最适的甘薯品种(品系)为薯绿2号,其次是海大7798、福菜薯25;湖北武汉、重庆、海南琼海、福建福州和广东广州地区的最适甘薯品种(品系)为黔菜薯2号,其次为EC15。海南琼海、福建福州是菜用甘薯茎尖产量鉴别力、代表性均较强的试验点,更适合作为菜用甘薯的鉴定试验点。研究首次在菜用甘薯产量分析中同时使用AMMI和GGE 2种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598.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甬青8号为试材,采用软腐病菌叶基部刺伤接种法,开展了不同温度、湿度和接种量对不结球白菜软腐病发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和接种量对软腐病的发生均有显著性影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上升,30和35℃处理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都分别达到100%和10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20℃处理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分别为52.67%和36.48,均显著低于25℃处理;湿度是影响软腐病发生的关键因子,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RH为80%~100%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分别达到100%和10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RH为0%~60%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仅为2.67%和1.52,均与清水处理(CK)无显著性差异;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接种量(菌液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菌液浓度为1×106和1×108 CFU/mL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分别达到100%和10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菌液浓度为1×102 CFU/mL处理的软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仅为6.00%和5.05,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99.
探索我国当前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对揭示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现状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原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州同城化区域的“一市三县”为对象,结合2020年的统计年鉴[33-36]数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21年区域乡村人口调查等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Moran’s I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乡村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与GWR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乡村人口流动规模总体呈现围绕优势发展区域集聚的空间特征。乡村人口流动的冷热点区空间由河谷向外呈明显的“热点区-次热点区-冷点区”梯度分布格局;热点区乡村在发展水平较优河谷圈层所占比例最高,冷点区乡村在发展水平较差的“高山-二半山”圈层所占比例最高。2)乡村人口流动的活跃程度沿地理圈层呈现“净流入活跃型-平衡活跃型-非活跃型-净流出活跃型”线性梯度分布格局;按城镇体系的规模与等级结构呈现“向心集聚-距离衰减”的空间特征。3)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地形高程的负向影响最强;在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中,“交通区位、距产业园区距离、距城镇距离”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呈负相关,“耕地条件、城镇发育度”因素对乡村人口净流动系数的影响呈正相关。综上,凉山州同城化区域“一市三县”乡村在优势因素产生的“拉力”和劣势因素产生的“推力”共同驱动作用下形成了当前乡村人口流动非均衡性总体空间特征。本研究可为后脱贫时代凉山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0.
通过基质栽培的方式,分析了大颗粒肥料+有机无机液体水溶肥对小果型西瓜苏梦6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大颗粒肥料+有机无机液体水溶肥在促进西瓜植株生长、改善西瓜果实品质及提高西瓜产量等方面效果明显。施用2粒绿色肥隆丸以及2粒黑色肥隆丸为底肥的组合对提高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的叶长及叶宽方面作用显著;施用3粒绿色肥隆丸以及3粒黑色肥隆丸的2组处理在增强茎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糖度、提高产量方面表现突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种肥料处理的13项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评价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FG3> F1> FB3> FB2> FB1> FG1> FG2> F0,其中施用3粒绿色肥隆丸效果显著排名第一,该处理的2种糖度较对照分别提升了31.9%和44.5%,折合产量和小区产量分别提升了82.80%和77.13%,施肥次数比传统施肥减少了3次,节本增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