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蚕豆作为湟中县大宗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湟中县海拔高、气候冷凉干燥、光照充足、空气洁净、水质纯净,具有适宜的蚕豆生长自然条件,多样的地貌组合使光、热、水、温资源形成良好的分配,从而为多种喜温耐凉和具有高原特色的优质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衍环境,生产的蚕豆具有粒大饱满、光泽好、无虫蛀、无污染、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种植蚕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湟中县生产的“湟中蚕豆”是青海省对外贸易的主要特色产品,商品品质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蚕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32.
以蝴蝶兰品种‘郑农鸿运’的丛生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以及幼苗的生根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与生长素(NAA),椰子汁、香蕉泥、土豆汁、蛋白胨对蝴蝶兰丛生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3MS+3.0 mg/L 6-BA+0.5 mg/L NAA+150 mL/L椰子汁,蝴蝶兰丛生芽增殖倍数最高,蝴蝶兰壮苗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3MS+1.0 mg/L 6-BA+0.2 mg/L NAA+150 mL/L椰子汁;培养基上添加椰子汁能提高增殖倍数,利于苗子生长。  相似文献   
33.
巨菌草在淮河源地区地上部分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巨菌草(Pennisetum sp.)在淮河源地区不同生长阶段,地上部分茎与叶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以实现巨菌草加工利用最大效益。[方法]通过巨菌草的田间试验,研究苗期、生长初期、生长加速期、生长中期、生长末期茎与叶部位以及全株干物质、粗蛋白含量(CP)、有机碳(C)和总氮(N)含量变化的差异,根据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巨菌草饲用、菌用性能分析。[结果]巨菌草在淮河源的干物质积累先慢后快,植株粗蛋白、总氮含量初期较高,生长末期最低,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叶部干物质量占全株比例苗期最高,整个生长期逐步降低,植株粗蛋白主要在叶部,茎部叶部粗蛋白和总氮含量随生长期均逐步降低。[结论]作为动物饲草在淮河源地区适合每个生长季收割2次,分别在栽植后20周和生长季末期。作为食用菌培养基适合每个生长季收割1次,在生长季末期,但植株碳氮比较高,在培养基加工过程中需要补充含氮肥料。  相似文献   
34.
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生叶片衰老调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结荚期喷施0.01mM赤霉素,0.05mMN^6-苄基腺嘌(6-BA),5mA脯氨酸,3mM抗坏血酸,10mM甘氨酸,6mM乙烯利等生长调节物质均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度,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持含量,降低叶片内丙二醛积累量,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延缓花生叶片衰老,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5.
为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添加氮素抑制剂是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大田试验,在减氮10%的条件下,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氢醌(HQ)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双氰胺(DCD)对小麦产量、土壤肥料、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尿素对照相比,DCD、DMPP、NBPT和HQ氮肥抑制剂均增加了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其中DMPP处理的小麦产量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均增加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影响不大,其中硝化抑制剂DCD、DMPP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脲酶抑制剂NBPT和HQ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DMPP和HQ增加了小麦植株氮、磷含量,DCD和NBPT降低了小麦植株氮、磷含量,4个氮肥抑制剂均降低了小麦植株钾含量。总之,DMPP和HQ的减肥增效效果最理想,能够有效增加小麦产量,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缓解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36.
山东省林木种苗繁育中心郭店基地于2000年秋从韩国引进黄金梨苗木.建立高标准“Y”字型架示范试验梨园。试验园面积13.3公顷.属于山前平原和小清河冲积平原过渡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壤土,地下水位21m。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3.4℃,极端最低温为22℃.板端最高温为42.5℃;平均无霜期为210天.日照时数为2640.2小时,  相似文献   
37.
以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胚囊植株当代(R0)及其自交一代(R1)、自交二代(R2)的部分植株为试材,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各世代胚囊植株的第一雌花节位、雌花节率以及果实性状等有良好的整齐度,并与供体及杂交组合亲本的相关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胚囊植株的育性有一定程度的分离.  相似文献   
38.
紫叶李叶片花色素及花色苷HPLC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首次定量分析了紫叶李鲜叶片中芍药色素(Peonidin)、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Cyanidin 3,5-di-O-glucoside)、天竺葵色素3,5-二葡萄糖苷(Pelargonidin 3,5-di-O-glucoside)、芍药色素3-葡萄糖苷(Peonidin 3-O-glucoside)、飞燕草素(Delphinidin)、花青素(Cyanidin)和锦葵色素(Malvidin)的存在。花青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芍药色素和色素12是紫叶李鲜叶片中三种重要色素,其相对含量均超过检测到色素总含量的10%,分别占检测到色素总含量的27.54%、24.08%和14.95%,鲜叶片中实际含量分别为3.396、2.969、2.108 mg/g。除芍药色素3-葡萄糖苷极微量外,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锦葵色素、飞燕草素、天竺葵色素3,5-二葡萄糖苷和花青素在鲜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0.005、0.0075、0.0185、0.3590、0.0360 mg/g。其它28种色素的结构和含量需要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检测法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药材中辛弗林、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7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浓度为50%的甲醇-水溶液超声制备样品。以Hypersil C18(5μm,250 mm×4.6 mm)为色谱柱,以乙腈-乙酸(V/V,1%)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54 nm波长下检测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在270 nm波长下检测辛弗林和吴茱萸碱的含量;在340 nm波长下检测吴茱萸次碱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辛弗林、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各成分分离效果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均接近100%,RSD均小于3.1%。[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吴茱萸药材中辛弗林、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为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0.
赤麦6号(赤99-45)是赤峰市农科院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肥力低,灌溉条件差,并普遍存在着品质上不去,商品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点,以优质、高产、抗病、中早熟、适应性强为育种目标选育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