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55篇 |
免费 | 1290篇 |
国内免费 | 119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03篇 |
农学 | 2016篇 |
基础科学 | 2497篇 |
1792篇 | |
综合类 | 14973篇 |
农作物 | 1974篇 |
水产渔业 | 1406篇 |
畜牧兽医 | 8424篇 |
园艺 | 3040篇 |
植物保护 | 10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1篇 |
2023年 | 881篇 |
2022年 | 936篇 |
2021年 | 1077篇 |
2020年 | 1073篇 |
2019年 | 1169篇 |
2018年 | 1298篇 |
2017年 | 623篇 |
2016年 | 776篇 |
2015年 | 826篇 |
2014年 | 2018篇 |
2013年 | 1442篇 |
2012年 | 1582篇 |
2011年 | 1557篇 |
2010年 | 1509篇 |
2009年 | 1646篇 |
2008年 | 1523篇 |
2007年 | 1474篇 |
2006年 | 1429篇 |
2005年 | 1317篇 |
2004年 | 1263篇 |
2003年 | 1103篇 |
2002年 | 1048篇 |
2001年 | 944篇 |
2000年 | 1010篇 |
1999年 | 955篇 |
1998年 | 953篇 |
1997年 | 965篇 |
1996年 | 900篇 |
1995年 | 846篇 |
1994年 | 816篇 |
1993年 | 747篇 |
1992年 | 680篇 |
1991年 | 610篇 |
1990年 | 628篇 |
1989年 | 503篇 |
1988年 | 228篇 |
1987年 | 195篇 |
1986年 | 211篇 |
1985年 | 203篇 |
1984年 | 178篇 |
1983年 | 160篇 |
1982年 | 113篇 |
1981年 | 121篇 |
1980年 | 70篇 |
1979年 | 44篇 |
1965年 | 18篇 |
1962年 | 22篇 |
1959年 | 25篇 |
1957年 | 2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治理措施在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云南省抚仙湖流域澄江尖山河小流域坡耕地建立了野外标准径流小区,并布设了1.2m宽等高反坡阶和2.0m宽草带两种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观测次降雨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并与原状坡耕地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1)两种措施之间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差异性均显著。修筑等高反坡阶的地表径流深为113.64mm,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61.9%,土壤流失量为714.7t/km2,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77.4%;布设草带的地表径流深为82.76mm,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72.2%,土壤流失量为370.1t/km2,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88.3%。(2)两种措施之间的减流和减沙效益差异性均显著,等高反坡阶的减流和减沙效益指数平均分别达0.57和0.97,草带的减流和减沙效益指数平均分别达0.79和0.76。(3)两种措施均大幅削减了地表径流和泥沙的氮、磷养分输出总量,发挥了较好的保肥作用。与原状坡耕地相比,等高反坡阶对总氮削减率为81.9%,对总磷削减率为44.3%;草带对总氮削减率为74.7%,对总磷削减率为83.7%。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乙烯利对烤烟上部叶烘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NC89上部叶喷施不同质量分数的乙烯利,结果表明,烟叶的生理特性、变黄特性、定色特性和脱水干燥特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田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限和脱水在烤烘过程中,脱水速度较快,变黄加速尤其显著,200mg/kg、400mg/kg、600mg/kg处理分别比CK提早18h、24h、36h达到基本变黄。 / 相似文献
998.
氮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诱变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种不同剂量的N+注入三个具有不同特征特性的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考察各品种在M2主要性状的变异规律,寻找N+注入的最佳引变剂量,探索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育种方法,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11-2012和2012-2013年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20 cm (D1)、0~40 cm (D2)、0~60 cm (D3)和0~140 cm (D4) 4个土层测定土壤含水量,以各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拔节期65%和开花期70%为目标相对含水量,全生育期不灌溉为对照处理 (D0),研究依据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测墒补灌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D2的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上旗叶叶面积、开花后7 d和14 d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而气孔限制值低于其他处理;D2的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量和开花后同化物分配对籽粒的贡献率亦高于其他处理。两年度D2的籽粒产量分别为9367.4 kg hm-2和9727.5 kg 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D2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D0、D3和D4处理,与D1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依据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测墒补灌是同步实现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