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2篇
  9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高光谱数据和SVM方法的土壤盐渍度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壤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350~2500 nm)内包含了大量可以表征土壤盐度的相关性信息,通过土壤盐渍化检测反演模型的建立,可以定性定量分析土壤盐渍度。本文探究了信息不完备情况下,机器学习算法在土壤盐渍化检测模型反演中的适用性,分别使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SVM模型来反演土壤盐渍化检测。结果表明,SVM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9.41%,是三种模型中精度最高的模型,适用于分析土壤复杂光谱信息和高精度土壤盐渍化反演。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不同剂量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的抗热应激效果,选择264只25周龄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6组(常温对照组、高温对照组及高温处理1、2、3、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3、4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剂量为3.32 g/kg的中草药复方,再分别添加0、5、10、15 g/kg剂量的生姜粉,测定不同剂量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对高温环境中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方面,与高温对照组相比,处理1、2、3、4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3.81%、22.65%、25.46%、24.58%;产蛋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9.49%、21.67%、24.40%、23.66%;料蛋比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平均蛋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51%、3.33%、8.97%、6.44%。在抗氧化性能方面,与高温对照组相比,处理1、2、3、4组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37.84%、45.95%、44.59%、35.14%;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2.92%、17.50%、17.50%、20.00%;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NO含量均有所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6.02%、28.05%、27.37%、23.98%。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均能起到抗热应激作用,提高生产性能,改善抗氧化机能,添加量以10~15 g/kg生姜粉与3.32 g/kg中草药复方配伍适宜。对生姜粉的添加剂量与生产性能拟合结果进行分析,推荐适宜配方为11.17 g/kg生姜粉与3.32 g/kg中草药复方配伍。  相似文献   
33.
为探明骆驼斯氏副柔线虫雌虫和雄虫的转录组差异,挖掘出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功能基因,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分别对其雌虫和雄虫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构建cDNA文库,通过建库质量评估和组装效率评估后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比较雌虫和雄虫的转录本,获得6 43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131个基因上调;4 299个基因下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有341 328和714个Unigenes分别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三大类41个分支中。KEGG数据库分析,有1 116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到198条KEGG通路中,显著富集在机体免疫调节,卵母细胞成熟等通路。功能聚类分析中,雌虫样本在生殖发育、产卵、生殖行为中高表达;雄虫在主要精子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磷酸酶中高表达。此外,在雄虫和雌虫中筛选出Tab-3,Tab-5、Fem-1和Mog-3等10种线虫性别决定相关基因,以及8种雄性性别特异表达基因和4种雌性性别特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在虫体性别决定和性别特异性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出雌虫和雄虫差异表达基因在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等方面的生物学特征,挖掘出性别决定基因和性别特异性表达相关基因,为进一步开展斯氏副柔线虫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药物靶点预测和疫苗候选基因筛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34.
为考察生殖营养对后备母猪发情和受孕的影响,选择日龄、体况较一致的二元杂(长白×大白)后备母猪56头,随机分为3个组,母猪头数依次为25、25、6头。试验1组添加有机硒生殖营养750g/t饲料,试验2组添加纳米硒生殖营养750g/t饲料,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在配种前饲喂20d。结果显示,在开始给药至用药结束后20d,试验1、2组已分别有19、15头后备母猪发情,发情率依次为76%和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1、2组后备母猪的发情多集中在给药第5天至给药后10d的这段时间,分别占各组发情母猪头数的89.5%和73.3%,其中给药后10d的母猪发情率最高。所有发情母猪均无返情病例出现。试验表明,生殖营养在促进后备母猪发情和受孕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高温对不同早籼稻品种(食用稻株两优611和饲用稻湘早籼24号)开花后籽粒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室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进行高温(昼/夜温度为34℃/29℃)和适温(昼/夜温度为25℃/22℃)处理,光照13 h/d,对2个早籼稻品种灌浆成熟期籽粒重、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个早籼稻品种花后在高温下籽粒增重快,增重持续时间短,成熟后粒重较适温处理低;蛋白质含量较适温处理高;灌浆过程中GS和GOGAT活性先升后降,均在开花后10 d出现峰值。适温下籽粒增重慢,持续时间长,粒重高于高温处理;花后GS和GOGAT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花后高温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高温条件下湘早籼24号花后25 d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比适温条件下增加4.45 mg/g,株两优611增加2.23 mg/g。以上结果说明,灌浆成熟期高温有利于提高早籼稻尤其是饲用早籼稻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在生产中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使籽粒灌浆成熟期处于适宜高温度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早籼稻稻米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6.
为科学计算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弃土弃渣、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等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以神府东胜煤田为研究背景,将未经人为扰动撂荒地作为自然侵蚀本底值的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原地面的侵蚀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地面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形式有3种,平缓型、单峰型和多峰型.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关系均呈幂函数相关,径流流速和流深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相关,径流量与降雨强度、产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7.
以机器人自动控制烘烤作为处理组,人工控制烘烤作为对照组,在福泉羊堡烟叶烘烤工场进行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烘烤系统,可以达到甚至略好于常规人工控制的烘烤结果,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集中控制和一定程度上减工降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牛皮蝇蛆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纹皮蝇Ⅰ期幼虫粗提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方阵试验确定了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80倍,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6.64μg/mL,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试验,建立了牛皮蝇蛆病间接ELSIA诊断方法。再以建立的ELISA诊断方法对采自内蒙古地区的233份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牛皮蝇蛆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可用于牛皮蝇蛆病的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39.
神府东胜煤田扰动地面水流水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扰动地面,形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人为扰动地面水流的水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速与放水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在上、中、下3个断面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水流流态属于紊流,雷诺数与放水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弗劳德数值在0.59~0.88之间,Fr<1,水流属于缓流;阻力系数随坡度增加而增大;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分别与放水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并随坡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0.
木通引种栽培土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湖南、湖北两省木通产地的28个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弃去杂物、磨细以及过筛处理,分别测定28个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等6项农化指标.结果表明:木通产地土壤pH值为4.89~6.62,平均为5.63;有机质含量为5.2~85.6g/kg,平均为45.3g/kg;全氮含量为0.64~3.10g/kg,平均为1.95g/kg;速效氮含量为7.19~140.55mg/kg,平均为77.59mg/kg;速效磷含量为5.57~16.00mg/kg,平均为10.15mg/kg;速效钾含量为5.56~47.54mg/kg,平均为31.95mg/kg.因此,可以初步确定,养分含量比较丰富的酸性土壤适合木通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