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14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41.
王大鹏 《现代园艺》2023,(13):120-122
观赏果树同时具备果树和观赏绿植的优点,是当今庭院设计的主流植物,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基于此,从观赏、社会与经济、生态三方面阐述观赏果树的价值,说明庭院设计中应选择符合庭院设计风格的品种,优先选取当地乡土观赏果树作为基调树种并适当引种,最后从设计布局、色彩搭配、组合方式三方面提出了观赏果树栽培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42.
土壤有机质和盐基饱和度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土壤调理剂与配施化肥对热带地区酸化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明确土壤调理剂配施配方肥改良酸性土壤和提升土壤肥力的最佳方案,本研究在海南省儋州市木薯园开展田间试验,采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土壤调理剂并配施不同梯度配方肥的改良方式,对比分析不施肥、常规施肥和土壤调理剂与化肥配施对木薯地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良酸性土壤、减肥增效、缓解土壤环境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结果表明:与CK(不施肥)相比,土壤调理剂配施配方肥(100%、75%、50%)处理的pH分别提高了0.29、0.24和0.44(P<0.05),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了20.82%、22.04%和20.49%(P<0.05),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提高了20.62%、21.25%和48.75%(P<0.05),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分别降低了17.65%、15.38%和30.43%(P<0.05),在所有处理中以Tr50(土壤调理剂+50%配方肥)处理的改良效果最好。因此,在土壤改良中推荐施用土壤调理剂+50%配方肥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243.
为了提高梅花鹿人工输精受胎率,充分发挥良种优势,研究选择辽宁地区3个鹿场分别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常规(试情)输精试验和定时输精试验,每个鹿场均选择3~8岁、健康、营养状况良好、体型大小一致、繁殖机能正常的经产母鹿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其中同期发情试验分为同期组Ⅰ、同期组Ⅱ、同期组Ⅲ,常规(试情)输精试验分为常规组Ⅰ、常规组Ⅱ、常规组Ⅲ,定时输精试验分为定时组Ⅰ、定时组Ⅱ和定时组Ⅲ,通过同期发情试验(CIDR+PMSG方法)探究不同剂量PMSG对母鹿发情率、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通过常规(试情)输精和定时输精试验探究不同输精时间对母鹿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发情试验中,母鹿发情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Ⅲ(86.67%)>同期组Ⅱ(73.33%)>同期组Ⅰ(46.67%),且同期组Ⅱ、Ⅲ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同期组Ⅰ(P<0.05);受胎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Ⅱ(81.82%)>同期组Ⅰ(78.57%)>同期组Ⅲ(11.54%),且同期组Ⅰ、Ⅱ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同期组Ⅲ(P<0.05);双胎率的表现为同期组Ⅱ(16.67%)>同期组Ⅰ(9.09%...  相似文献   
244.
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比较分析天然橡胶主要国家在12个研究前沿的科研表现与创新水平。从农业与植物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三大领域,揭示各国研究前沿进入创新卓越、创新前列和创新行列的位势,以及处于创新追赶和创新空白的状态。结果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研究的主要国家,其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位居全球首位;美国得分约为中国的65%,位居第二;法国、德国、泰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分别排名3~7,法德泰、印马分别在同一个活跃梯级。中国当前在100%研究前沿上已经进入创新卓越位势,美国、法国在绝大多数研究前沿(50.00%以上)处于创新卓越位势。德国、泰国、印度、马来西亚与中国、美国、法国在前沿研究上有较大差距,有16.67%的研究前沿仍处于创新追赶状态。中国在3个学科领域均进入创新卓越位势,均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其他6个国家在不同学科领域上的表现有所差异。在农业与植物科学领域,美国、法国进入创新卓越位势,德国、泰国、马来西亚进入创新前列及行列位置,印度处在创新追赶状态,美国、法国的表现优于德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落后。在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美国、德国进入创新卓越...  相似文献   
245.
为研究龙胆石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刺激隐核病的防治技术,从病鱼中分离出刺激隐核虫并进行体外培养,利用获得的各生活阶段刺激隐核虫进行了硫酸铜、铜铁合剂、甲醛和自制中草药剂的高、中、低浓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活阶段的刺激隐核虫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甲醛对幼虫的杀灭速度最快,而自制中草药剂对包囊的杀灭效果最佳。对龙胆石斑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用甲醛和中草药剂进行治疗,试验结果,中草药剂在60 mg·L-1浓度下可完全杀灭包囊,且浸泡时间在龙胆石斑的耐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46.
为探究辽育白牛无角性状的形成原因,本研究通过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和扩增产物测序对182头无角和122头有角辽育白牛的P202ID和P219ID位点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71头无角辽育白牛携带P202ID位点的插入突变,其中164头携带1个拷贝为杂合突变型,7头携带2个拷贝为纯合突变型;3头无角辽育白牛携带P219ID位点杂合突变;其余8头无角辽育白牛则未携带P202ID和P219ID位点突变。未发现同时携带P202ID和P219ID位点突变的无角辽育白牛。122头有角辽育白牛均无P202ID和P219ID位点突变。另外对4头无角夏洛莱牛进行了鉴定,发现均携带P202ID位点杂合突变。本研究所鉴定的无角辽育白牛中93.96%的个体携带有P202ID位点突变,结合辽育白牛的培育历史,推测该突变很可能源自夏洛莱牛。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